APP下载

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红磷的制备及改性

2020-01-09杜仕国鲁彦玲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19年6期
关键词:着火点红磷感度

程 晨,杜仕国,鲁彦玲

(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 弹药工程系,石家庄 050000)

红磷(RP)是一种常用的军事发烟剂,燃烧产生的烟幕可有效屏蔽可见光,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也具有吸收效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在现代战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1-2].然而,红磷在实际使用过程也存在着诸多问题:红磷自身无毒,但在空气中易吸湿歧化,释放剧毒PH3气体,对人员及环境造成一定危害;红磷着火点低,感度高,存储运输过程中易燃烧造成事故[3].

微胶囊技术被认为是对红磷进行表面处理的一种有效手段,经囊壳包覆后的红磷与外界环境相隔离,提高了红磷的使用性能.Cao等[4]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密胺甲醛树脂微胶囊红磷,所得样品吸湿性下降,着火点上升;Yu等[5]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改进微胶囊红磷的制备流程,改进后工艺的耗水量相对于原位聚合法降低了约2/3;Liu等[6]制备了酚醛树脂微胶囊红磷,实验结果表明,微胶囊红磷的着火点显著提高,摩擦感度下降,红磷性能得到加强;Jian等[7]制备了聚硅氧烷包覆微胶囊红磷,所得样品具有良好的耐热耐湿性能.此外,Al(OH)3[8]、Mg(OH)2[9]等无机材料也常用作微胶囊红磷的制备.然而,上述微胶囊红磷的制备工艺对温度、pH值等反应条件要求严格,生产流程较为繁琐;甲醛作为有机囊壳的必备原料,对人员及环境危害较大.

本文采用工艺简便的相分离法,在常温、中性条件下制备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红磷(MRP).乙基纤维素是一种热塑性有机材料,成膜性良好[10-12],自身无毒且能够生物降解,在样品制备及后续处理过程中对环境和人员危害较小[13-14].与此同时,为提高样品热稳定性及安定性,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对MRP进行改性,制备SiO2凝胶/EC复合囊壳微胶囊红磷(SiMRP),进一步提高了MRP的使用性能.

1 实 验

1.1 实验试剂

红磷(纯度>99%,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乙基纤维素(分析纯,山东优索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乳化剂OP-10(工业纯,天津恒兴试剂有限公司);无水乙醇(分析纯,天津市永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浓氨水(工业纯,天津恒兴试剂有限公司);TEOS(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硅烷偶联剂KH-570(分析纯,天津市博迪化工有限公司);蒸馏水(自制).

1.2 样品制备

1.2.1 红磷预处理

将适量红磷加入球磨机中,加入适量丙三醇与水混合溶剂,在100 r/min的转速下湿法研磨2 h,干燥后待用.红磷的粒度分布曲线如图1所示,红磷的D50粒径为91.58 μm.

图1 红磷粒径分布曲线

Fig.1 Diameter distribution curves of red phosphorus

1.2.2 MRP样品的制备

取100 mL无水乙醇于烧杯中,加入0.6 g EC粉末,滴加0.4 mL 乳化剂OP-10,于65 ℃下搅拌30 min至EC完全溶解.

将上述分散体系冷却至室温,加入2 g红磷粉末,以1~2 mL/min的速度滴加100 mL蒸馏水,滴加完成后保持匀速搅拌2 h.

减压过滤,使用无水乙醇冲洗所得样品,于90 ℃下烘干12 h,即得EC包覆微胶囊红磷,标号MRP.

1.2.3 SiMRP样品的制备

取100 mL无水乙醇于烧杯中,加入0.6 g EC粉末,滴加0.4 mL KH-570,随后加入1 mL TEOS,65 ℃条件下搅拌30 min至EC完全溶解.

将上述混溶液冷却至室温,滴加6 mL氨水,加入2 g红磷、0.4 mL乳化剂OP-10,搅拌10 min.

保持匀速搅拌,以1~2 mL/min的速度滴加100 mL蒸馏水,滴加完成后继续搅拌2 h.

减压过滤.使用无水乙醇冲洗所得样品,于90 ℃下烘干12 h,即得SiO2凝胶/EC复合囊壳微胶囊红磷,标号SiMRP.

1.2.4 MRP与SiMRP制备机理

EC可溶于乙醇,难溶于水.在EC的乙醇溶液中逐滴滴加蒸馏水,由于水与乙醇可以任意比例互溶,乙醇的浓度逐渐降低,EC不断析出并附于红磷表面,形成了EC囊壳结构.

MRP样品成壳过程受pH值影响较小,因此可在成壳过程中完成囊壳的复合改性.在溶液中添加氨水,使得反应体系中存在大量粒径小、电负性大的OH-.OH-攻击TEOS中心硅原子的裸露部分,造成硅原子表面电子云偏移,酯基脱落,完成TEOS水解过程,生成Si(OH)4等水解产物.水解产物在碱性条件下进一步交联聚合,产物多以无定型晶核结构存在.这种晶核粒径小、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容易与EC分子形成复合囊壳结构,制得SiMRP样品.

1.3 测试与表征

FT-IR分析(TENSOR II,德国布鲁克公司):制备样品溴化钾压片,扫描波长范围设置为400~4 000 cm-1,测定红外透射光谱.

SEM分析(JSM-7001F,日本电子):样品表面喷铂处理,加速电压设置为5 kV,观察样品表面形貌.

颗粒粒径分析(Bettersize2 000,丹东百特仪器有限公司):测定红磷及微胶囊红磷D50粒径,观察微胶囊包覆对红磷整体粒径的影响,并以此计算微胶囊红磷的平均囊壳厚度.

XPS分析(PHI Quantera II,日本Ulvac-Phi Inc):测定样品表面元素,并根据灵敏度因子法计算样品包覆率.

TG/DTG(SDTQ600,美国TA电子)及着火点分析:升温速度设置为15 ℃/min,温度15~600 ℃,氮气氛围;随后分别取一定量样品于陶瓷坩埚中,放置于马弗炉,以5 ℃/min升温速率测定样品着火点.

吸湿性测试:实验样品的吸湿性依据GBT16913—2008[15]进行测定,连续测定10 d,绘制吸湿率曲线.

感度测试:分别采用锤式撞击感度仪(HGZ-1型,湖北天力敏科技有限公司)及摩擦感度仪(MGY-1型,湖北天力敏科技有限公司)测定样品撞击感度及摩擦感度,感度测试试验依据GJB772A—1997[16]进行.

2 结果及分析

2.1 FTIR光谱分析

图2是样品的红外光谱图.由图2可知:由于样品中结合水的羟基伸缩振动,RP在3 450 cm-1处出现宽吸收峰;1 260及1 050 cm-1处的吸收峰是由RP表面存在的少量H3PO4所产生.在MRP样品中同样出现了结合水羟基伸缩振动峰,除此之外,在2 965 cm-1附近的吸收双峰来自于EC分子结构中亚甲基的伸缩振动;1 380 cm-1处的特征吸收峰是由甲基基团伸缩振动,而1 120 cm-1处的吸收峰可归属于脂链醚C—O—C键伸缩振动峰,1 030 cm-1处的吸收峰归属于脂环醚C—O—C键伸缩振动峰[17].因此可以判断,通过相分离法在红磷表面引入了EC结构.相对于RP和MRP,SiMRP在3 469 cm-1处的特征峰发生了峰位偏离,这是Si—OH反对称伸缩振动特征峰与水的羟基伸缩振动特征峰叠加的结果;2 965及1 380 cm-1处存在EC特征峰,而由于Si—O—Si键反对称吸收峰与C—O—C键伸缩振动峰的叠加,SiMRP样品仅在1 076 cm-1出现一个较强吸收峰;此外,由于Si—O键伸缩振动,SiMRP在462 cm-1处新出现特征峰[18].根据图1可以说明经TEOS改性后的MRP样品已引入了硅凝胶结构.

图2 样品FTIR光谱图

2.2 SEM分析

图3是RP、MRP及SiMRP样品的SEM照片.由图3(a)可以看到,RP表面光滑,棱角分明.经EC包覆后的MRP样品照片如图3(b)所示,由于EC添加量较少,因此MRP样品整体形态仍为RP的不规则形状,但棱角基本消失.根据图中放大部分观察到EC囊壳结构,表面较为粗糙,存在裂纹及孔洞,呈颗粒堆积形态,与红磷光滑表面存在明显差别.这是由于EC微溶于水,随着水含量的增多,EC以小液滴的形态从无水乙醇中析出,无数液滴粘附、堆积于红磷表面形成了微胶囊壳,这种颗粒堆积成壳方式导致囊壳形态粗糙、多孔洞.由图3(c)可以发现, SiMRP样品表面光滑,出现了片层结构,根据图中放大部分可以发现相对于红磷,在SiMRP表面出现了少量纳米微球结构.这是由于在碱性条件下TEOS水解形成无定型晶核结构,在成壳过程中晶核填补于EC囊壳的孔洞中,形成了表面光滑平整的SiO2凝胶/EC复合囊壳结构,而部分水解产物自身交联复合形成纳米SiO2微球,进而附着在样品表面,形成了图3(c)所示的表面形貌.

图3 RP(a)、MRP(b)、SiMRP(c)样品的SEM照片

2.3 XPS分析

图4是3组样品XPS全谱图,可以看到,相对于RP,MRP样品中属于单质磷的P2s峰及P2p峰强度明显削弱,说明红磷表面已包覆有EC囊壳结构,且包覆效果较好.添加TEOS改性后的样品新出现了Si2s峰与Si2p峰,说明微胶囊红磷表面已经出现硅凝胶结构;与此同时改性样品的P2s与P2p峰强度进一步削弱,在谱图中几乎观察不到这两组峰,说明相对于MRP样品,SiMRP包覆效果进一步提升.

图4 样品XPS全谱图

为进一步探究样品囊壳结构组成,对3组样品的O1s峰进行分析,结果如图5.由图5(a)可得,红磷表面的O元素大多来自于H3PO4的P—O键与P═O键;由图5(b)可知,经EC包覆后的微胶囊红磷样品,O1s峰形对称性好,峰位位于532.3 eV,可以判断O元素大部分来自于C—O键,说明EC已包覆在红磷表面.SiMRP的O1s峰位较MRP发生偏移,对此进行分峰分析如图5(c),结果表明囊壳表面的O元素来自C—O键和Si—O键,说明已形成SiO2凝胶/EC复合囊壳结构.

图5 RP(a)、MRP(b)、SiMRP(c)样品的O1s峰位图

根据样品表面磷原子数分数,计算微胶囊样品包覆率,计算公式为

(1)

式中:M为微胶囊红磷的包覆率,%;PMRP为MRP或Si-MRP样品表面磷原子数分数,%;PRP为红磷样品表面磷原子数分数,%.

RP、MRP、Si-MRP样品表面的原子数分数及包覆率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可以看到:采用相分离法制备的MRP样品包覆率为88.2%,包覆效果良好;添加TEOS改性后的SiMRP样品包覆率进一步提高至94.1%,这是由于形成的SiO2凝胶/EC复合囊壳结构致密,在囊壳成型及后续干燥过程中不易形成裂纹或孔洞,对红磷实现有效包覆.

表1 样品原子数分数与包覆率

Table 1 Interface atom fraction and coating ratio of the samples

样品原子分数/%COSiP包覆率/%RP6.3220.17-71.53-MRP56.3635.17-8.4788.2SiMRP39.3147.249.224.2394.1

2.4 样品粒径测定

采用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RP、MRP及SiMRP的D50粒径,并依据此结果计算微胶囊壳平均厚度,结果见表2.经EC包覆后的红磷样品的D50粒径较红磷有所上升,据此计算EC囊壳的平均厚度约为3.03 μm;添加TEOS改性后的样品粒径较MRP增加不明显,这是由于TEOS添加量较少,SiMRP形成的是复合囊壳结构而非双层包覆结构,因此,囊壳厚度与MRP相近.由实验结果可得,由于囊壳材料添加量较少,囊壳厚度较薄,红磷的比表面积基本不变.因此,在后续工艺中若采用微胶囊红磷做烟火剂,其燃烧速度受囊壳影响较少.

表2 样品D50粒径及囊壳厚度测定结果

2.5 TG/DTG及着火点测定

图6是红磷与微胶囊红磷的TG/DTG曲线.据图5(a)可得,红磷仅在430~530 ℃内存在热失重现象,热失重速率约为2.8%/℃.而在此温度范围内,MRP样品的红磷热失重速率约为1.7%/℃, SiMRP的红磷热失重速率约为0.7%/℃,热稳定性较RP明显提升.微胶囊红磷样品在200~300 ℃内存在囊壳失重峰,MRP在175 ℃处出现囊壳最大热失重速率,而SiMRP 280 ℃左右出现囊壳最大热失重速率,较MRP提升约105 ℃.EC分子中存在大量取代基,键能破坏需要吸收热量,使得EC分子的热稳定性增强,进而提高了MRP样品的热稳定性[19-20].而经过TEOS改性后的复合囊壳引入了Si—O键,键能高于乙基纤维素C—O及C—C化学键能,在加热过程中能保证囊壳结构不被破坏,进一步提高了囊壳热稳定性[21].综上所述,EC囊壳与SiO2凝胶改性EC囊壳能均能提高红磷的热稳定性,且改性囊壳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根据图6(b)及图6(c)计算SiMRP样品中SiO2的含量.在微胶囊红磷制备过程中,MRP与SiMRP样品EC添加量相同,且当温度在500 ℃以上时,EC及RP已热分解完全,SiO2仍未分解.根据MRP与SiMRP在500 ℃之后的质量差,计算得SiMRP样品中SiO2的质量分数约为14.5%.

图6 RP(a), MRP(b), SiMRP(c)样品TG/DTG曲线

表3是样品着火点测定结果.MRP着火点较红磷提升50 ℃,这是由于在马弗炉加热过程中,EC发生形变需要吸收一部分热量,且EC属于热塑性树脂材料,加热后不易脱落,附着在红磷表面,因而减少了红磷与氧气的接触,表现为着火点温度升高.经硅凝胶改性后的囊壳耐热性能进一步提升,在加热过程中囊壳保持原有形态,减少红磷与氧气的接触;当温度足够高时囊壳结构才被破坏,红磷裸露燃烧,因此SiMRP样品着火点进一步提升至400 ℃.

表3 样品着火点温度

2.6 吸湿性分析

图7是样品吸湿率曲线,可以看出,红磷10 d后吸湿率约为24%,经疏水性EC囊壳包覆后的红磷吸湿率下降,10 d后吸湿率约为6.8%.SiMRP样品包覆率提升,因此,吸湿率较MRP进一步下降至4.5%.囊壳结构减少了红磷与空气和水分的接触,降低了吸湿率,保证了红磷在潮湿环境下仍能保持较好的使用性能.

图7 样品吸湿率曲线

2.7 感度测试

为测定样品的安定性,对样品进行撞击感度及摩擦感度测试.在撞击感度试验中,红磷及微胶囊红磷均未发生爆炸或燃烧现象;对样品分别进行两组(每组25次)摩擦感度实验,计算得摩擦感度结果见表4.

红磷是一种高熔点、低燃点材料,未处理红磷表面棱角多,摩擦产生的热量容易在某一点聚集,进而引起整组样品的燃烧,表现为摩擦感度较高[22].当红磷表面引入EC囊壳结构后,摩擦产生的热量一部分用于囊壳的形变,热点不易形成,因此MRP摩擦感度较红磷明显下降.当采用TEOS改性囊壳后,囊壳结构更为致密,耐热性能进一步提高,囊壳结构在外力作用下不易被破坏,降感效果更为显著.

表4 样品摩擦感度测试结果

3 结 论

1)以可降解材料乙基纤维素为囊壳,采用相分离法在常温、中性条件下制备了乙基纤维素微胶囊红磷,工艺流程环保高效.制备的微胶囊红磷样品包覆率达88.2%,热稳定性增强,着火点较红磷提高约50 ℃;MRP样品10 d后吸湿率降至6.8%,摩擦感度降至34%,使用性能较普通红磷有明显提升.

2)以氨水为催化剂,在MRP制备过程中添加1 mL TEOS,实现了EC囊壳的复合改性.制得SiO2凝胶/EC复合囊壳微胶囊红磷包覆率达94.1%,着火点较MRP进一步提升约90 ℃,10 d 后吸湿率降至4.2%,摩擦感度降至20%,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着火点红磷感度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包覆红磷的制备工艺
聚焦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方法
塑胶材料阻燃剂红磷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人工智能:资本圈的最佳“着火点”
关于提高活性炭除碘性能的浸渍剂的几点讨论
阻燃成炭剂trimer和微胶囊红磷复配阻燃聚甲醛的研究
专题Ⅳ 化学与社会发展
红磷膨胀阻燃体系阻燃聚甲醛的研究
高感度活性稀释剂丙烯酰吗啉的合成研究
FOX-7晶体形貌对感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