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额尔古纳市红水泉银铅锌矿床地质特征
2020-01-09贾战国刘吉平
贾战国,刘吉平
(内蒙古矿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1 区域地质
内蒙古额尔古纳市红水泉银铅锌矿床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境内,隶属额尔古纳市黑山头镇行政管辖,红水泉矿区距离黑山头镇约60km。
研究区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额尔古纳加里东褶皱系和内蒙古—大兴安岭华力西中期褶皱系的衔接部位,成矿区带划分属额尔古纳加里东褶皱系得尔布干成矿带。(见图1)。
区域上出露地层主要有青白口系佳疙疸组、震旦系额尔古纳河组、下奥陶统乌宾敖包组、下石炭统红水泉组。区内以北东向构造为主,北西向构造属于次级构造。北东向构造主要表现为断裂构造、褶皱构造、韧性变形及北东向展布的构造岩浆岩带。北西向构造则仅表现为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
图1 内蒙古大地构造分区示意图
2 矿区地质
研究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震旦纪额尔古纳河组地层,其次为下石炭统红水泉组,第四系全新统主要见于低洼沟谷之中,震旦纪额尔古纳河组地层主要岩性为绢云母石英片岩、纹层状结晶灰岩、块状结晶灰岩、大理岩夹薄层粉砂质绢云母板岩等,该组岩性较为单一,区域上横向变化不大,为区内主要赋矿地层[1]。
3 矿床特征
红水泉银铅锌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在震旦系额尔古纳河组三岩段的碳酸岩中或碳酸岩与板岩、片岩的过渡带中。成矿特征如下:
(1)总体看,矿体的时空分布具层控性(指矿体的产出与上述三岩段碳酸盐岩地层的分布范围密切相关),但形态上多不具层控性,后生特点明显(容矿空间均为成岩后形成的构造空间,如各种断裂构造、褶皱转折端的虚脱部位、古溶洞等)。矿体的形成不仅晚于赋矿围岩,且晚于各类赋矿空间。
(2)矿体附近无岩体出露,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应无直接联系。
(3)围岩蚀变现象很弱或不明显(范围小、蚀变矿物少,显示低温环境),主要为白云石化、方解石化、硅化。
(4)区内已发现矿体较多,产状较陡,品位较富,但规模小,形态复杂,呈透镜状、楔状、鞍状、不规则的脉状等。现有证据表明:矿体的赋存状态与成岩后早期构造作用形成的空间形态及后期的岩溶作用关系密切[2]。
(5)矿物组合简单(原生矿物主要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局部含少量天青石,氧化物主要为褐铁矿、菱铁矿、铅矾以及少量毒砂、异极矿等),硫化物通常交代碳酸盐岩或充填开放孔隙空间,组构变化较大,矿石由粗粒到细粒,由块状到浸染状、角砾状[3]。
上述特点表明该矿床很可能是一类属于目前争议最大(至今仍无统一的成矿模式)的碳酸盐岩型铅锌矿床。
4 成矿规律
4.1 赋矿围岩
发现矿体均与额尔古纳河组灰岩有关,成岩后形成的各类构造空间都有可能成为赋矿构造。
4.2 赋矿空间
垂向上:已发现Pb、Zn、Ag矿体分布在三个不同高度段上,地表至以下20m(赋矿标高710m~730m)为第一层赋矿空间,地表以下70m~110m(赋矿标高625m~660m)为第二层赋矿空间,地表以下170m~180m(赋矿标高530m左右)为第三层赋矿空间。换句话说,从地表以下70m~200m这一区间应是我们今后重点找矿空间(无论现代地形如何起伏变化,从地表70m以下才有可能成矿,这一成矿特点说明很可能与古地下水活动范围有关)。
水平方向:横向上产于灰岩中的矿体数量多,品位富,产于不同岩性分界(灰岩/板岩、片岩)处的矿体数量少、品位低;纵向上主要集中产于地层走向转折端(说明成矿与灰岩、构造关系密切)[4]。
4.3 成矿类型
依据本区成矿地质特征,结合赋矿围岩、成矿有用元素组合来看,初步认为本区工业类型以碳酸盐岩型铅锌银矿为主(密西西比河谷型-MVT型),次为黄铁矿型铅锌矿。
5 结论
(1)主要在震旦系额尔古纳河组三岩段的碳酸岩中或碳酸岩与板岩、片岩的过渡带中寻找(地表70m以下)。
(2)围岩蚀变现象不明显,有些地方可见到弱的白云石化和硅化。
(3)在断层、褶皱转折端附近,寻找有无古岩溶现象和白云岩化作用存在。此外,结合地质、物探资料,要高度重视基底隆起边缘地区。
(4)注意寻找和识别岩溶成因的角砾岩(地下水溶解崩塌的或塌陷的),查明古溶洞发育规律。
(5)物探标志:重力(隐伏构造、基底形态)、电法(低阻高极化、高阻高极化)。
6 建议
本次工作对矿床成因分析及推断比较浅薄,矿化带附近未见岩体及脉岩,成矿物质深层来源难以定论;经前期野外工作,认为矿床成因似另有可能,从深部矿体及地表成矿条件较好的矿化带分析,其走向、倾向、形态变化等受地层控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