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段语文小古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2020-01-09

课外语文 2020年21期
关键词:古文文言文文本

魏 虹

(江苏省南京市樱花小学,江苏 南京 21000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的小古文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我国辉煌的古代文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吸收优秀文化的过程中,增强对学生内在文化涵养的浸染,实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所谓小古文,就是文字意义上所说的短小精悍,但又意蕴深远的文言文,它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古文教学,自然具有独特的教学意义。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提升小古文阅读教学的效果,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小古文,为小古文教学注入新鲜活力。

一、小学高段语文小古文教学意义

小古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有重要的深刻的意义,因为文言文是中华文化之根,承载着璀璨的华夏文明。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深刻理解小古文,有助于促进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吸收,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针对小学高段语文小古文教学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首先,小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俗话说,文以载道,小学语文教材是经过精心选编的,其中的小古文阅读文本更是对学生学习发展的良好补充,让学生深刻阅读小古文就是引导学生跨越时空与古代圣贤对话,促进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熏陶。其次,小古文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经典,其中的精妙之处值得学生珍藏并受用一生,唯有教育才能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经久不衰,代代传承。最后,引导学生学习小古文有利于优质语言素材的积累。文言文能够让白话文更具韵味与节奏,现阶段小学生的作文通常像流水账一样枯燥乏味,而通过小古文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累、摘抄,使今后的语言表达更具韵味。同时,文言文也可以使白话文的表达方式更加精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写作技巧,提升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小古文中也蕴含着许多的经典故事,这些也可以成为学生习作中的写作素材,更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学与历史知识,让学生充分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二、小学高段语文小古文有效教学策略

(一)注重古文诵读,夯实理解基础

诵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构成环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学习文学的重要途径。通过有效的诵读,能够帮助学生提升情感体验,形成稳定的语感。在小古文阅读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同时,小古文因其短小精悍、语言凝练、节奏鲜明、朗朗上口的语言特点,为学生诵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通过有效的诵读,可以带动学生初步认知陌生文字,理解文本的大致内容,实现通过阅读促进感悟的教学目的,在提升学生阅读语感的过程中激发理解。

例如在《古人谈读书》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组织学生借助工具书,弄清文本中不认识的字词读音,让学生尝试阅读,能够做到将文章流利诵读出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诵读音频,让学生认真聆听,学习标准的诵读方法,总结其中的停顿、节奏与韵律,给学生时间练习诵读,为了给予学生更加直观准确的指导,教师还可以示范诵读,让学生模仿教师的表情和语气,使诵读更加有感情和韵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竞赛诵读或者男女生分句诵读,通过反复诵读初步引导学生理解。

(二)创新教学方式,活跃阅读思维

在小学语文小古文的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与提升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形成善于思考、反思、质疑的创新思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能。如通过语法教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抽象思维,对鉴赏品味的教学可以锻炼联想和想象思维。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小古文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想要实现促进思维发展的教学目的,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活动设计,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学手段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真正乐在其中,活跃思维。

例如在《伯牙鼓琴》一课的教学中,在学生对文意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互助学习,以游戏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小组内,在不看文章的情况下尝试讲述故事,互相谈谈对文本的理解,再每组选一名代表在班级内试讲,并选出“小小故事王”,通过合作式的游戏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手段的创新,引导学生的思维运动,促进学生自身对文言文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

(三)搭建理解桥梁,引导品味创造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认知能力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小古文还不能做到充分地自学与理解,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一定的阅读引导,为学生与小古文阅读文本之间搭建理解桥梁,实现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刻交流沟通的教学目的。由于文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有意识地链接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亲近小古文,提升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师也可以灵活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深入感悟,通过这两种有效的方式为学生搭建阅读理解桥梁,从而达到有效品味鉴赏的教学目的。

例如针对《书戴嵩画牛》一课的教学,为了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本文的哲理内涵,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阅读情境,结合文本内容呈现相对应的图片,将文本与连环画相结合,为学生展示生动形象的故事面貌,也可以呈现相关的视频影像,深化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感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基础,谈谈对文章人物的性格解读,如对牧童“拊掌大笑”和处士“笑而然之”的比较理解,引导学生从细节处细细品味作者对故事的讲述深意。

(四)加强感染浸润,促进传承理解

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是古文学习的重要目的。学生在对小古文的学习中接受文化的熏陶和浸润,逐渐形成继承与理解优秀文化的能力和品质。小古文作为文言文经典代表,短小精悍之中又有情趣智慧,教师就是可以抓住这一点,在小古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积累文化常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古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恰当的拓展延伸,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加深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的印象,使学生在浓厚的课堂氛围中继承发展文化。

例如教师可以围绕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延伸,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古文故事拓展学生阅读面和阅读量,教师可以根据一定的主题,如名著经典阅读,选择四大名著中适合学生阅读的片段进行阅读训练,教师不必一定拘泥于教材,因为教材中的小古文篇目必定有限,而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考量,运用具有故事神话特征的古文阅读素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古典文化的浸染,促进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起始阶段。小古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启蒙。古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古代文字与古代的表达方式,引领学生在传统文化中徜徉遨游,为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文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猜你喜欢

古文文言文文本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称象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