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融入乡村少年宫大课间活动课程实施的思考

2020-01-09冉传舰

课外语文 2020年21期
关键词:少年宫课间评价

冉传舰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县上坝中学,贵州 遵义 563000)

少年宫活动的开展是对学生校园生活的极大丰富,也是促进新时期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当前少年宫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在乡村学校中的落实也有着显著的效果。其中大课间诵读作为至关重要的环节,加强对大课间诵读活动的组织优化,也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本文结合大课间诵读活动的开展实际,就新时期大课间诵读展开新的思考。

一、乡村少年宫大课间活动课程开展的意义

任何教育工作的开展本质都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就少年宫大课间活动项目的设置而言,其最大的特点与优势也在于对资源的优化配置。

(一)物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少年宫活动的开展能够高效协调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同时也能就社区以及周边的教育资源进行开发与挖掘,以此来最大限度发挥教育资源优势,继而实现教学质量的提高。借助于学校这一平台,结合不同需求学生的实际特点展开诵读、乐器、表演等活动项目是对物质资源的更深层次利用。

(二)教师资源的丰富

学校少年宫的教师不能仅是学校里的教师,也可以聘请社会上一些有资质的专家参与其中。可以说师资力量的多样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活动项目开发的多样性、降低了大课间少年宫活动的难度。最大程度上满足了学校以及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活动项目的开发。教师资源的丰富在活动的可选择性以及趣味性等层面,也会有进一步的保障,这对于丰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也不失为一条有效的途径。

(三)活动时间的延伸性

乡村学校的少年宫活动组织时间不能只限制在上课期间,而应该涵盖周一至周五的课余时间,同时囊括寒暑假以及双休日的时间。活动时间的延伸一方面会提高活动的开展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吸引更多的参与对象。特别在周末以及寒暑假期间,少年宫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更具现实意义。在这一时期的活动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校外教育的特点与实际需求,树立“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开发潜能”的教学目标,为新时期的素质教育工作提供坚强的保障。

二、经典诵读融入乡村少年宫大课间活动的思考

经典诵读与乡村少年宫大课间活动之间的融合,是新时期教育工作开展的有效方式。传统文化的力量在新的教学形势下,也必将发挥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了更好地保障活动效果,在组织相关活动时,教育工作者有必要就活动的组织形式、内容以及实际效果进行预设与思考。

(一)对诵读形式的思考

当前很多学校已经组织开展了大课间的诵读活动,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多是由语文教师教读全体学生诵读的方式来进行的。诵读现场十分壮观、声音洪亮,甚至连学校周边的商户行人也会为之吸引。客观而言,这样的诵读方式尽管声势浩大,实际的效果却不够理想。更多的是一种停留在表面的浮夸形式,试问这样的诵读方式又是否真的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诵读体验?能否满足学生诵读本体自身的发展需求呢?其实在诵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更多灵活有效的诵读方式,例如可分组诵读、相互评价,也可以将诵读活动与游戏结合,除此之外还可以播放背景音乐进行有韵律诵读。总之诵读应该坚持以人为本,不能流于形式,只有适合学生的诵读方式才是有效的。

(二)对诵读内容的思考

当前在组织大课间诵读时,诵读内容多采用固定的校本。例如《弟子规》《三字经》等,之所以选择这些内容一方面是因为文本内容节奏明快、朗朗上口,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内容中蕴藏着中华文明几千年来的修身处世哲学。当前的诵读活动开展,多是学生手捧小册子,机械地进行诵读。随着大课间诵读活动的结束,诵读也就告一段落,学生便会将这些校本束之高阁。这样的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对于诵读材料的深刻理解,也难以进一步理解这些经典材料本身所蕴含的文化精髓。诵读的目的在于感受与理解,对文本适度的理解很大程度上也能促进学生的诵读效率。为此作为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在指导学生诵读时,老师要对学生就诵读的材料进行初步的讲解与介绍,以此来保障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能够取得理想的诵读效果。选择以《三字经》《弟子规》为代表的诵读文本固然可行,但是基于学生自身发展的前提下,也可以选择更广泛的诵读材料。学生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诵读唐诗宋词中的经典名句、经典古文中的优美段落等,这些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应该成为学生涉猎的内容。

(三)对诵读效果的思考

大课间诵读活动开展的时间较为短暂,而在这短暂的时间里,诵读与活动却存在割裂的情况。学生只有诵读,没有诵读之后的后续活动。在诵读结束之后学生一哄而散,没有进行后续的深入了解与思考。这样也使得诵读的形式过于单一,学生的诵读效果自然是可想而知。实际上如果能够就学生的诵读过程进行合理的评价,不仅能够有效检验本次诵读的成果,同时还能为下一阶段的诵读活动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但是在实际活动的开展中,很多学校疏于管理,这也使得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体制以及评价活动,更进一步导致了诵读活动流于形式。实际上针对大课间的诵读活动评价也可以多元化的方式展开,例如定期地举行诵读汇报活动、故事擂台赛、经典诗句诵读会等,这些活动的开展能够将学生的诵读成果展示得一目了然,对于学生的诵读热情以及诵读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其次还可以将诵读活动与语文成绩的评价进行结合,让诵读活动的开展更为科学化和系统化。最后,也可以将学生诵读成果的评价纳入到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评价中,通过对学生诵读成果的客观系统评价,为后续的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总而言之,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应用,可以在思想上引起学生对诵读活动的认识,同时也能够有效检验学生的诵读成果,这对于激发学生的诵读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结语

学校大课间诵读活动作为少年宫活动的重要形式,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丰富学生的思维认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大课间诵读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中,受制于以往不同因素的限制,实际的诵读效果以及诵读形式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一方面是对学生自身发展的不负责,另一方面也是对教学资源的一种浪费。文章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大课间诵读活动的开展实际,就大课间诵读活动开展的几个问题予以思考,希望能够为今后少年宫活动的丰富以及大课间诵读的优化做出有价值的参考。

猜你喜欢

少年宫课间评价
北京市丰台区少年宫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南昌市少年宫学生作品展示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免费“染发”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