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韵需细品 诗香更有味
——浅谈人文精神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渗透

2020-01-09杜炳卿

课外语文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古典人文精神

杜炳卿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第二中学,宁夏 银川 750000)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 课程目标第十条明确指出:“通过学习祖国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体会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和人文精神。”正值花季的高中生心理渐趋成熟,他们开始关注自我与他人、自我与社会的关系,并对社会现象有了自己的思考与评判,进入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未来以备国家选拔的人才,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对其自身发展乃至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但是在当前以升学为主的教育大背景下高中生人文精神堪忧,如普遍表现出格调眼界不高、家国意识淡薄、缺少情怀担当、注重物质享受、审美世俗化等一系列问题。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要“立德树人”,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也决定了其最能体现育人功能,因此,在新一轮教育改革背景下,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是社会、时代、国家乃至民族发展的需要。

古典诗词意象精美、韵律和谐、意境深远,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与伦理观念,是中华文明重要的精神标志。今天,在重塑文化自信、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古典诗词为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与素材。在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占比较大,内容广泛,从讴歌忠贞不渝的爱情到眷恋真挚纯洁的友谊,从抒发自由高尚的人生追求到表达浓郁炽热的家国情怀,从享受人与自然的宁静和谐到笑看人生苦难的从容淡定……可以说,古典诗词浓缩着古代诗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蓄积了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胸襟和修养,凝结着华夏民族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放慢教学节奏,关注细节,细嚼慢咽,落到实处。那么,如何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呢?

一、深情吟诵,放飞想象

我国的古典诗词有独特的韵律,以抒情言志为主,而情意常从深情吟诵之中玩味而得。孟子云:“人言不如人声之入深也。”清代东方树《昭昧詹》曰:“诗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吟诵是主动体验的过程,想象是思维参与的过程,二者结合能创设出真实的情境感,利于学生进入诗境,触摸诗心。吟诵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给学生带来乐音的愉悦感,让学生在高低长短的声音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尤其是那些含蓄蕴藉、隐晦幽深的诗歌,无法用具体的语言表述,有时教师的讲解反而破坏了诗歌的意境,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在吟诵中涵泳,在涵泳中想象,在想象中悟情。吟诵和想象是鉴赏诗歌的主要通道,它就像鸟儿的双翼,能带着学生在诗情画意的天空和境界里“逍遥游”。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情景理水乳交融,明月初升,夜色澄澈,春江浩浩的画面,游子盼归的相思、人类永恒的哲理,教师只能点到为止,需要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味把玩,调动想象再现画面,触摸诗中的情思,感受春江月夜的美妙诗境,聆听盛唐之音在诗人心中的回响。李商隐的《锦瑟》,华美朦胧,诗人把华年逝去的留恋、仕途不顺的惆怅、理想破灭的伤感隐晦地寄托于庄周梦蝶、望帝化鹃的典故和明月、珠、泪、烟、蓝田玉等意象之中,朦胧美丽的画面,含蓄深沉的情思需要反复吟诵,展开想象,仔细体味,才能逐渐意会诗歌的情感,进入审美的境界。

二、含英咀华,表达交流

课程目标第7条强调语文学习要“增进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美感体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独特的美,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古典诗歌“言约旨远”“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诗人的情感就隐藏在语言的外衣下,要想触摸到诗心,就得通过揣摩语言掀开这层外衣,进入诗境,使之心有所动、情有所触,并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发现。尤其是关键词句要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反复推敲,交流发言,从而细致深入地领悟诗歌丰富的意蕴,甚至达到刻骨铭心、难以忘怀的效果。

学习《蜀相》时,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尾联“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中的“英雄”指何人?英雄为何而流“泪”?通过品读、揣摩可以明确此处英雄含义及流泪的原因:一指作者景仰的蜀相诸葛亮,诸葛亮为自己未能实现复兴汉室、统一中原的夙愿而痛惜流泪;二指具有英雄志向的自己,由杜甫“后半生颠沛流离,历经磨难”背景推知,诗人为自己壮志未酬而痛哭流涕;三指天下所有心怀壮志却无路可走之人,由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及整个封建时代人才的普遍命运可知,这是杜甫为普天之下所有胸怀大志却不能被重用的英才而哭泣落泪。

这样在对关键词句的推敲、揣摩中逐渐走进诗人的内心,领悟诗歌的深层意蕴。推敲揣摩语言,就是与作者心灵相遇、触摸诗心的过程;学生间的表达、交流,就是激活思维的过程,就是对诗句的解读由浅层进入深层的过程;学生敞开心扉说我所思,就是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学生在推敲、揣摩诗句时就是在感受语言文字的美,就是在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情,就是在渗透、传承人文精神。

三、情境改写,文白对话

《新课程标准》“审美与鉴赏”部分强调“学习者能够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已存在的美的体验、思考与判断”。吟诵、揣摩诗句是接纳、输入、积淀别人语言的过程,触摸的是别人的灵魂。而改写则是提取、调度、驱遣自己语言的实践活动,是“动情思而生文辞”的过程,是输出的过程,是在触摸自己的灵魂。文指诗歌语言,白指自己的语言,文白对话就是用“我”的语言描摹诗人眼中的画意,用“我”的语言书写古人的情思。文白对话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描摹、抒写古人眼中的景,心中的情。

韦庄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意境唯美,情韵深致,赏析后让学生带着理解和体验,用散文的语言形式写下感受,精美的文字令人眼前一亮:江南的水清澈透亮,绿如蓝碧如翠;江南的女子,温婉窈窕,柔情似水,润泽的面庞、洁白如雪的臂膊,莲步袅袅,笑意盈盈……来过江南的人,留恋不愿归去,因为这里是梦开始的地方。王维的《积雨辋川庄作》恬静优美,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引导学生任选一联描绘画面,学生写出的文段或清新质朴、或幽静雅致、或空灵淡远,用细腻的语言再现了诗歌的画意美,用稚嫩的文字展现出了王维诗中的禅意理趣。用文字追寻、描画自己心中的画面和情感就是在鉴赏诗歌的绘画美,就是在揣摸诗人的情思,就是在触摸自己的灵魂,就是在发现美、创造美。

四、课外补充,厚积薄发

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里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说明古典诗词的积累不是外显的实用,而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任何教育没有量的积累,是不可能收到良好效果的。培养高中生的人文精神,除了学习研读课本内的古典诗词,还需要积累背诵大量课外古典诗词,厚积薄发,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之情,唤醒学生心灵深处的诗意与情怀。

每天早读,我抽取十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诗,补充课外诗词。要求疏通句意,把握情感,并赏析最喜欢的句子,其他学生则抄古诗于积累本,在每个早读铃响前反复诵读。我想当教室常常响起琅琅吟诵声时,当学生静静聆听感受诗歌意境之美时,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学生已经进入了一种审美的境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情诗意如清泉如春雨会缓缓流过他们干涸的心田,滋润着每个人心中沉睡已久的诗情。沐浴在古典诗词的阳光雨露里,学生由外而内悄悄发生着变化:言谈举止多了几分得体优雅,表情达意多了几分洒脱深刻。每一次诵读、聆听、感受、积累的过程就是润物细无声地接受人文精神洗礼的过程。

除此之外,还可以把古诗绘成连环画,演绎成故事,改编成课本剧,利用午读借助多媒体播放《经典咏流传》等文化节目进行渗透。总之,当这些方法落实在教学的细节里,转化成教师的教学意识和学生的学习习惯时,人文精神的种子定能悄悄埋进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只待时间的春风吹过,便可以枝繁叶茂,长成参天大树,留下一片阴凉。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古典人文精神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语言文字
寻找历史的缝隙——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述评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