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2020-01-09冯献爱
冯献爱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州阜康市第四中学,新疆 阜康 831500)
引言
文学大师冰心在《忆读书》中说“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阐释了读书给人带来的好处,同时也提出了应当读什么样的书。在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此项举措意在鼓励学生多进行高质量的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但在实际学习生活中,初中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在课外阅读的开展上并不顺利,本文就内初班学生在阅读兴趣的培养和影响学生阅读兴趣以及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方面做出简单探析。
一、课外阅读对于中学生的意义
(一)语文学科的自身特点
语文学科不仅仅是一门实用性的学科,更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基础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要求不仅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和工具性,更加强调了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体现在语文学科对学生的个性、人格以及精神世界所起的重要作用,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坚定信仰以及社会主义价值观和高尚的审美。对于初中学生来讲,课外阅读不仅是上述意义,还能够陶冶情操,拓展知识面,培养正确的民族意识,有利于形成正确的文化认知,从而利于正确的文化意识培养。通过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将课外学习到的知识加以实际运用,也能够丰富他们的课外生活,使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自由和快乐,从而利于初中学生更好地将自身与生活和社会接轨。
(二)拓宽初中学生的视野
课外阅读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课外知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和培养,使得学生能够利用好课外阅读这门“工具”去探索其他的知识,从自身出发,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就语文本身而言,通过课外阅读能够增加学科内涵,激发自身对世界、对事物以及规律的认知,学生对书籍的思考越多,由书籍而激发的喜爱感越强烈。
“内初班”的学生更需要良好的课外阅读来拓展知识面,通过课外阅读来增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思考,这样在今后的发展中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教材知识的有效补充
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够弥补教材知识的不足,课堂学习时间有限,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大多是应用于考试的,而课外阅读能够很好地弥补这一缺点。通过阅读,学生能够获取到课本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对于内初班学生来讲,从课外的阅读中了解更广阔的世界,有利于扩充自身的知识体系,能够丰富精神世界,这对于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二、影响初中生课外阅读兴趣因素
(一)观念认知不够正确
在初中阶段,大部分学生还不清楚学习带给自身的意义和影响,对于他们来说,阅读是一个没有目的的认知活动。课外阅读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长期以来的不正确观念认为课外阅读是影响学习的,尤其是部分家长对于“课外书”抱有抵制态度,禁止学生接触,久而久之,学生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也对阅读失去兴趣。对于“内初班”学生来讲,他们常年在外求学,家庭生活时间短暂。因此,家长对于课外书的态度对学生来讲更为重要。只有观念认知到位,才能更好地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娱乐方式的多样性
在早期,课外阅读更多的作为一种消遣,打发碎片时间的方式存在,而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娱乐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学生在学习结束之后,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娱乐,课外阅读自然被弱化,这也不利于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与之相反的是内初班学生,他们接触智能设备、电脑和网络的机会不多,导致他们难以使用现代化技术来为提升阅读技能服务,换言之,他们没有课外阅读的技能和平台,因此,对于阅读的兴趣不高。
(三)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激发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但是大部分初中生在此方面没有正确的意识,一方面,一些学生没有正确的阅读时间观念,比如在课堂学习中看课外书,这样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另一方面,一些学生在课外书的选择上是不正确的,课外阅读的书籍应当是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在阅读之后能够对人的思想和精神有提升作用的,但是一些学生看的书籍几乎没有任何意义,反而容易侵蚀自身脆弱的三观。因此,在书籍的选择上要科学。
三、影响学生阅读兴趣的客观因素
(一)阅读渠道不够完善
图书馆是课外阅读的绝佳地点,图书馆内图书众多,氛围良好,是学生进行阅读的理想之地。但是,一些学校在初中阶段由于一些因素,很少开放图书馆,甚至有些学校没有建设图书馆,这样的做法使得学生没有完备的阅读渠道,即使想进行课外阅读,也没有相应的资源支持,这样使得学生的阅读兴趣难以得到培养。
(二)课外阅读没有目标
有目标的指引才会产生正确的行动,初中生正是对外部世界好奇的时候,正是通过阅读扩充知识体系的最佳时机,但是一些学生在平时的学校中没有对学习的学科产生兴趣。因此,在进入图书馆翻阅课外书时,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不知道自己想读什么样的书,往往拿上一本草草翻阅之后,放回原处,如此循环往复,在阅读结束之后,没有得到有效的收获。
四、培养中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调整自身观念
只有正确的观念才能产生正确的行动,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讲,学校除了正确认识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还要意识到学校的基础建设给学生带来的支撑作用,有了这样的认知,学校才会着手为学生打造完备的阅读渠道。
学生应当拥有正确的意识,什么时间段做什么事情,是学生拥有良好习惯的基本准则,在课堂上的任务就是进行课堂学习。课外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外时间进行阅读,只有把握正确的阅读时间,才能不本末倒置。针对这样的问题,学校可以为学生制定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利用制度来规范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意识。
(二)完善体制和基础设施
只有良好的基础建设,才能为学生的兴趣培养打下基础。一方面,学校应当建立完备的课外阅读渠道,例如在固定时间段开放图书馆,让学生有地方阅读。除此之外,学校应该结合发展实际,利用当下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打造基于网络的阅读平台,这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关键点,通过网络,学生能够及时了解社会动向,通过教师的引导转化为学习兴趣,例如学校可以在图书馆一角开放微机网络课外阅读平台,利用当下的网络技术来激发学生兴趣。
(三)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初中生由于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难以在一件事上进行长久的坚持,因此很难形成课外阅读习惯。教师在此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对自己进行的课外阅读做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激发学生坚持课外阅读的信心。
例如在学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之后,教师鼓励学生阅读鲁迅的《朝花夕拾》,到进行《阿长与〈山海经〉》这一课学习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对于《朝花夕拾》的阅读感悟,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对课外读物进行总结,得到新的体会,将阅读长期坚持下去。
五、结语
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阅读是他们走向社会的最佳工具。在阅读兴趣的培养方面应当从多方面着手,分析影响因素,再结合具体情况来实施相应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