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画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2020-01-09陈彦艺
陈彦艺
(陈彦艺陶瓷艺术工作室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中国画与陶瓷绘画都是拥有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它们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国画具有鲜明的民族形式和独特风格,在描绘物象上,主动运用线条、墨色来表现形体、质感,有高度的表现力,并与诗词、款赋、书法篆刻相结合,达到“形神兼备”气韵生动的效果。另外中国画,还有着独特的装裱形式,起到衬托画体的作用。随着时代的推移,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鲜明文化特征的在很多方面都对陶瓷绘画产生影响,无论是从作品表现手法及形式上来看,陶瓷艺术家们都在汲取中国画的优良基础上进行再创作,取其精华,从而创造出独具韵味,具有新奇美感的陶瓷艺术品。中国画艺术与陶瓷艺术又有其不同,国画是属于纯艺术、纯绘画的一门艺术,陶瓷绘画,顾名思义就是在陶瓷上绘画的意思。陶瓷绘画分类繁多,而釉上彩绘画程序比较简单,直接用笔蘸取色料在瓷上绘画,颜色丰富,表现力较强,可以任意画出浓淡条理,并可随意调配颜色,反复修改,在画完烧过之后,还可以反复罩色,多次回炉烧制。在技法的运用上,可广泛吸收[1]中国画、油画、水彩画以及木刻、剪纸等画种的表现手法,可丰富新彩的艺术风格。无论工笔、写意,创作者均可尽情发挥,局限性小,可拓宽创作者的创作思路。
陶瓷的艺术,即是二维艺术,又是三维艺术,这是陶瓷的魅力之一。二维艺术,就是瓷器上的绘画,陶瓷绘画其实还不同于国画,国画是平面作画,而陶瓷上的绘画是多面体的作画形式,这也是一个非常大的不同之处。而陶瓷艺术却是一门工艺美术,它是将工艺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从设计到制作以至于成型,要经过一系列的工艺过程。国画艺术也可以在瓷上表现,属于架上艺术范畴。瓷画的前身来自原始彩陶器皿装饰,漫长的发展历程,瓷画能够透彻表现中国画的神韵和意味,部分陶瓷绘画艺术,不及有装饰效果,还有生活实用价值,符合中国人传统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其构图、线条、色彩、意境等,均吸收了中国画的画风,又烙上瓷画的印记。
1 国画构图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瓷的高贵典雅的审美特征,只有通过装饰、绘画,现代工艺才能全面呈现,而瓷画的出现是艺术家通过富有感染的艺术创作,进一步提升瓷的审美品格。在传统国画中,最经典的构图方式就是留白,山水画常把云和水作留白处理,白与黑、空与物,即所谓“计白当黑”,才能“虚实相生”。透视规律中的三远法,及疏密、开合在瓷画中依然受用,[2]因陶瓷造型丰富,多样化,因表现载体不同,将中国画这些构图搬到陶瓷绘画中会有很好的效果,再加上创作着本身理念及个性,陶瓷作品的立体会形成一种空间感,留给观者想象的余地。
2 国画线条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中国画的造型达意,是以线为主来表现的,在国画中,每一根线就是一个空间,画得好的国画的线条不是僵化的平面,一根线暗示出了三维转换上的所有变化。看一幅国画用笔的好坏,主要是看这幅画中线条的好坏。黄宾虹总结前人经验,提出五笔之说,即平、圆、留、重、变。平是指运笔时用力均匀,笔笔送到;圆是指行笔转折处要圆而有力;留是指运笔要含蓄,要有回旋,不浮不滑,要“如屋漏痕”;重即沉着而有重量,如“高山坠石”;变是指用笔要有变化,根据需要随机应变。陶瓷绘画中也有很多用线的地方,并且瓷画中线条具有写形和传神的作用,也是展现画家思想感情和审美的地方,例如常用的高古游丝描、铁线描、钉头鼠尾描和兰叶描等。高古游丝描多用于流云和人物飘带;铁线描多用于竹竿、亭台楼阁等;兰叶描多用于人物衣纹上等,这其中粗细浓淡也可给人一种刚硬或柔和之感。比如当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戴荣华老师作品,把中国画和陶瓷古彩作品相结合,运用双勾填色法勾勒衣纹,用工笔分染,平涂等技法来进行上色,其笔下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态自然,形神皆兼备。
3 国画色彩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陶瓷绘画与中国画的颜色都具有强烈的装饰性,对于色彩的表现,中国画是很别致的,讲究物体固有色,然后随物象之类,在形象特征上赋以概括性的色彩表现,一般设色艳丽、沉着、明快、高雅,有统一的色调,如在画陶瓷时,国画中房屋顶的色彩可以用赭石,但在画陶瓷中,可用烧成后的色彩类于国画中填房顶色彩的紫金釉,在国画中树叶可以点红、绿、本色。在陶瓷绘制中也可以在树叶上点红料、绿料及本色料。景德镇瓷画在开始是依附于传统国画,在不断的传承与创新中,瓷的晶莹质感,瓷画的厚重感,颜色变化丰富,釉在与高温环境下,不断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以及氧化作用下,保存时间长等工艺优势,能让它形成一个完善和有生命力的生态,釉让陶瓷能够呈现不同的状态,几乎每一件作品拥有清亮耀目的光泽,有微妙变化、内涵儒雅的艺术效果,瓷画在继承传统国画的精华又兼容了中国陶瓷艺术的特点,相比于传统宣纸绘画,瓷画具有材质结实,不易褪色等优点,通过丰富的色彩,让陶瓷艺术作品更直接展现出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中国画和陶瓷绘画都具有浓郁的中国民族色彩审美对部分色彩是加以夸张和想象变化来运用的,它们在色彩方面具有鲜艳,明快,富丽堂皇的艺术效果。例如:明嘉庆鱼藻纹盖罐,这件大罐的肩部绘莲瓣纹一周,腹下部绘蕉叶一周,腹部绘荷花、水藻、游鱼等,陶瓷绘画整体图绘疏密有致。在单色釉成功之后,斗彩、五彩相继大放异彩,靖五彩较前代更加光影夺目。五彩纹饰多以青在为底色,再加红、黄、蓝、绿、紫五色。色彩对比强烈,颜色鲜艳丰富,是明代影瓷中的精品。
4 国画意境对陶瓷绘画的影响
意境在中国画中包含的内容很多。一张画的主题,其取景构图、造型和传神、情节安排与描写以及画面经营处理都须在“意”字上面下功夫。意可以说是一幅画的灵魂,中国画向来就被说成“画是无声诗”、“画有意境”。一张画常常是对象特征和画家感受的和谐表现才能产生诗意。情景交融的形象才是诗的形象,所谓“意中有意,味外有味”的形象才是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表现力强的画对看画的人能保持着广远持久的吸引力,这就是所说的中国画的意境。在陶瓷绘画中也是如此,一幅好的陶瓷绘画,要让观者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并且感到言外意、弦外音、境外味,才算是有意境。
5 结语
中国画和陶瓷绘画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绘画流传青史的多为书画家,而瓷画家往往不为人知或鲜为人知,其原因是古代的思想习惯,后者一直被人视为制作陶瓷的工匠,因此被排斥于画坛之外,故而不曾有人加以记录,加以传扬。然而在另一方面,古代瓷画家很少署名,当然也与此紧紧相关,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晚清时期,直至受程门浅绛彩瓷的影响,瓷画家在瓷器上署名之风才普遍流行,其影响至今而不变。陶瓷绘画作为本土艺术,我们从中国自身的母体文化出发,发掘中国自身的文化资源,继承中国传统绘画的精华,随着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不断增强,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的落地,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强大表现力的陶瓷绘画在传统国画的影响下用具有时代感的新的观念和新的形式,从而传达出中国智慧和中国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