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儿童哲学的教育价值

2020-01-09张方雪

昆明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成人哲学智慧

张方雪

(河南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提起哲学,人们的首要印象往往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由一些枯涩难懂的概念和术语构成的逻辑体系,是哲学系专家的一项精致的学术研究。普通大众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进行哲学研究,更何况是懵懂无知、少不更事的幼童。但从20世纪起已经有学者明确提出了儿童有自己的哲学这一观点。哲学的本义意味着对智慧的追求,目前这种离开了哲学本义的哲学概念是承认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这一命题的障碍。[1]83

一、儿童哲学的内涵

雅思贝尔斯于1951年内隐地提出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李普曼1969年在《聪聪的发现》一书中首次提出并使用了“儿童哲学”这一概念。随后马修斯从理论的角度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将其上升到学科领域。目前我国相关学者认为,儿童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其定义和内涵十分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儿童的哲学”,即儿童的哲学思想。儿童的哲学可以理解为儿童对世界万物产生的好奇、困惑与探究。儿童最初时处于主客体混沌不分的“非二元论”状态,在儿童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之后才产生了主客体的微弱对立和自我意识,开始探索周围新奇的事物。但儿童作为生理和心理均不成熟的特定主体,是孤立地处理每个问题而没有将其做出的各种解释统一起来的人,其哲学观念缺少反思性思维,有着不同于成人哲学体系的生命色彩。

第二,“儿童哲学探究计划”,即李普曼提出的儿童哲学教育模式。20世纪60年代中期,李普曼对美国公民之间辩论的质量感到不满,并由此发现到大学再教学生逻辑推理为时已晚,因此开始将目标转向儿童。李普曼及其同事研究、设计出儿童哲学课程教材和哲理小说并配有相应的教师手册,通过不同的练习和课堂活动促进课堂上探究团体的形成,帮助儿童独立思考,提高儿童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第三,“童年哲学”,即马修斯的儿童哲学模式。马修斯的儿童哲学倾向于欣赏儿童,认为年纪小的儿童更容易提出哲学问题,成人应该倾听儿童的声音并努力挖掘童言童语中的哲学意蕴。他为童年哲学建构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在霍利约克山学院开设并教授了“童年哲学”这门课程。[2]在西方国家,童年哲学作为哲学研究的领域之一已经逐步得到认可。本文的儿童哲学只取其第一种内涵即儿童的哲学作为其基本定义。

二、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

(一)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

在希腊文中,“哲学”(philosophy)一词是由“爱”(philein)与“智慧”(sophia)这两个词演变而来,其本义是对智慧的热爱、探索和追寻。“爱智慧”是一种对人生持久探究的激情和渴望,是一种积极地探索世界、认识自我、追求智慧的意向性活动。亚里士多德认为求知是人类的天性,求知亦是源于对智慧的爱,因此儿童的哲学是儿童的一种天性所在。儿童初临人世,面对周围陌生的环境充满了惊奇、困惑和不安,总是提出一些成人容易忽略、习以为常或是无法回答的问题,迫切地想知道天地的形状、物体的名称和事情的真相,甚至是在对成人给出的答案感到困惑时继续追问,从而满足自身在智力上应对外部环境的渴求。这些都是儿童对外部世界或是自我的积极探索、认识和理解,是儿童特有的哲学,是经过儿童头脑思考批判的活的知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就其天性来讲,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发现者。”[3]而儿童探索、发现事物本质的方式和爱智慧的表现就是玩耍,玩耍和爱智慧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儿童在游戏中展开对事物的提问,发展自己原始的哲学思维。儿童的这种天性决定了儿童天生就是个哲学家。

(二)哲学起源于惊讶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的产生必须要有两个条件,一个是惊异,另一个则是闲暇。[4]由此可见,惊讶是哲学活动的发端,也是哲学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人们由于受到惊讶的驱动而开始思考、探索和进行相关的哲学活动。然而惊讶和哲学探索并不是少数成人哲学家的专利,相对于成人而言,儿童更是对世间万物充满了惊讶,其精神世界没有成人对事物的先入之见和刻板思维。周围的环境甚至于自身对儿童来说都是新奇和不可思议的,导致儿童天然地具有这种可贵的惊讶情绪。他们通过不断地发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是这样?”“世界从何而来,世上第一个人是谁生的?”等一系列希腊先哲们争论不休的哲学基本问题,来满足自己内心的好奇。惊讶是一种能动的哲学意识,它所凸显的是一种基于兴趣的好奇心,是一种主动思考、积极追问的探究活动。然而由于种种影响,儿童的这种天然的惊讶情绪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萎缩甚至消失,马修斯、李普曼等人正是观察到了这一现象才创立了儿童哲学。由此观之,虽然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但想要保持儿童的这种哲学探究精神,更需要成人创造环境来呵护儿童的这种天性。

(三)每个人都进行着自己的哲学创造

从哲学的本义上讲,每个人都是哲学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哲学,儿童亦不例外。许多哲学家如葛兰西、雅思贝尔斯等均秉持这一观点。“任何拒绝哲学的人,他本身就是在不知不觉地实践一种哲学”。[5]一些人类学家如莱维·斯特劳斯等更是认为原始人也是作为“哲学家”出现的。哲学不仅仅指“智慧”,更是“爱智慧”这一活动,我们应当抛开对哲学的偏见而树立一种“人人都有自己的哲学”的观念。究其根本,哲学只是人脑运转思考后的产物,离开赖以存在的人类个体,哲学是无法产生、保存和发展的。无论个体是否承认或意识到,哲学早在儿童产生主客体对立和自我意识时就已经产生,并与之相伴相随直到最终。孔子也是在晚年才明确意识到自己早在15岁就开始刻意地探索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了。“哲学的本质并不在于对真理的掌握,而在于对真理的探究……哲学就意味着追寻。”[6]5哲学是一条追寻之路,我们自儿童时期踏上这条道路,便开始认识他人、探索世界、认识自我,穷其一生在这条道路上进行着自己的哲学创造以达到内心设定的最高境界。儿童对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认知和探索,也是人生哲学创造的一部分。

三、儿童哲学的独特性

(一)具有浪漫幻想的性质和浓厚的生命色彩

儿童的哲学探索始于对生活的惊讶,他们对成人嗤之以鼻的动画、童话和神话都表现出极强的兴趣和爱好正是因为这其中包含着许多令人惊讶的事物。儿童的生活简单质朴,对动画、童话和神话的喜爱传达了其对智慧的追求和浪漫的幻想。成人习惯了接受权威知识,用已有的经验和标准来回答问题。小孩的思考是散点式的,不会走你事先规划的路径,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独来独往。[7]他们的知识经验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丰富、发展起来的,面对问题时没有形成功能固着和思维定式,而是采取一种意想不到的视角和方式对成人习以为常或是视而不见的事物产生质疑:大卫(5岁)担心苹果究竟是不是活着的,他断定苹果在地上时是活的,但带进了室内便不是活的了。[8]8这是儿童对“生命”这一概念独有的思考和探究。皮亚杰认为儿童在最初具有极强的自我中心主义,很难离开主观感情去客观地认识和判断事物,这种生命的内在的特点导致其哲学探究也带有浓重的生命色彩,直到儿童思想的逐渐成熟才被后来发展强大起来的客观性所取代。这也是儿童哲学不同于成人哲学的特性所在。

(二)纯真质朴,通过概念游戏的形式展开

儿童哲学起源于儿童对生活问题的困惑,其形式或是严肃的提问、或是沉重的思考,但在通常情况下,儿童的哲学是一种概念游戏,是儿童对概念的追问和探究。早餐时詹姆斯对儿子母亲抱怨“大惊小怪的人们制订出关于早起等等的东西。”儿子丹尼斯(6岁1个月)慢条斯理但不无敏锐地说:“早和迟都不是东西,他们不像桌子、椅子和杯子一类——你能摸到的东西!”[8]20丹尼斯通过对“东西”这一概念的故意曲解玩了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提出了一个具有概念性和哲理性的观点。从这一事例可知,儿童通常从生活经验中初步建构自己对语言和概念的理解,进而发展自己的哲学思维。对词意概念、语言逻辑的理解亦是儿童哲学的重要任务之一。雅思贝尔斯认为,孩子们通常具有某些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后反而失去的天赋。[6]2儿童的生活是朴素而简单的,他们单纯的内心在面对环境中的自然事物时往往能做出本能而直接的反应。在没有丰富的语言形容下,儿童的很多观点和想法只是一种浅显而通俗的表达,但在这纯真而质朴的表达里往往蕴含着许多成人值得思考的东西,透露出哲学的光辉。

(三)具有自由创造的性质但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儿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处事是简单淳朴、充满稚气的,对社会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没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这固然会给儿童的生活造成一定的麻烦,但对清规戒律认识的缺乏使得儿童摆脱了由此带来的种种束缚,从而使其心灵得到解放,获得了成人难以拥有的自由,更容易直言不讳地提出成人羞于启齿的、具有哲学意蕴的提问和言论。正如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末尾那个孩子一样,在成人装腔作势、自欺欺人、盲目从众的情况下,却一语道出了皇帝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丑态。[1]90相对于追求“虚荣”背后陷入“深度自我迷失”的成人来说,儿童具有哲理性的发现和言论为成人的生活提供了一面反思和自省的镜子。但是儿童的身心尚处于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的动态过程中,具有极强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不能像成人一般独立地谋取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其生活和成长必须依赖成人提供的外部环境和精神照料。儿童自身的健康状况、周围环境的各种刺激及其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极易影响儿童的情绪情感体验,进而影响儿童的自我认知和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即影响着儿童的哲学思考和发问,对儿童哲学的具体内容产生直接的作用。

(四)儿童早期的哲学冲动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早期经验会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决定性影响。[1]95同理,儿童早期的哲学冲动作为早期经验的一部分亦会对人生的发展起作用。67岁的爱因斯坦在其《自述》中回忆起儿时一个罗盘引发了他对指南针如何工作的思考,这件事情促使年幼的爱因斯坦开始思考隐藏在指南针背后的奥秘,并进一步强化了他对自然现象奇妙之处的好奇与探索,直到晚年时期仍对这件事情念念不忘。可见儿童早期的经历对爱因斯坦一生思想历程的影响极其深厚。无独有偶,哲学家波普尔在其著作《波普尔思想自述》中记录了他在8岁时遇到了他认为的“真正的哲学问题”——空间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他以为是由于自己年幼无知导致对这一问题一知半解,直到成年之后才发现令其烦恼的“竟会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波普尔是肯定儿童“爱智慧”的活动和探究的,他在年幼时期的哲学思考肯定对其日后成为著名的哲学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儿童天生具有成人难以企及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儿童时期对智慧的探索和对哲学的思考如同种子一般深深的扎根在他们心中,待到他们羽翼丰满、思想成熟时便破茧而出,影响日后的成长与发展。

四、儿童哲学的教育价值

(一)恢复哲学的普适性,扩展哲学的生存空间

长期以来,哲学由于被理解成晦涩难懂的学术研究而被排斥在社会大众的生活视野之外,作为一门学科也陷入被学生“敬而远之”的尴尬境遇。哲学与人们生活愈行愈远的现状导致其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被社会忽略甚至是否定,使得哲学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日益严峻的危机。而儿童哲学则强调了哲学的应用性和实践价值,力图恢复哲学的原初意义。[9]24它坚信哲学本义是一种起源于惊讶的“爱智慧”的意向性活动,承认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将哲学拓展到儿童的世界,并坚持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哲学,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进行着自己的哲学创造。哲学来源于生活,凡是有需要的人都可以反之将哲学与自身生活融为一体。儿童哲学试图将哲学从“被少数专家所把持,囚禁于科学研究的象牙塔之中”的局面中解放出来,力图恢复哲学本身的普适性,从承认儿童有其自己的哲学开始创建一种“每个人都是哲学家”的观念。儿童哲学是基于儿童的日常生活而展开的对周围世界和自我内心的积极探索,是哲学与社会大众拉近距离,展示自身对个人生活价值所在和密切联系的最佳证明。儿童哲学从其本义证明了哲学是贴近个人的生活思考,而不是脱离生活的空中楼阁,是适合于普通大众的精神追求,而不是契合少数专家的科学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恢复了哲学的普适价值,扩展了哲学的生存空间。

(二)淡化哲学的权威性,认识哲学的发展全貌

目前,哲学作为研究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社会科学仍然获得了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试图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著书立说来阐释哲学理论、传播生活智慧,以期达到普及哲学的教育目的。但这些著作都只是将哲学当做一种可以传播的、权威性的学科知识,并没有帮助哲学脱离学院式哲学教育的象牙塔。儿童哲学的提出却创建了一类新型的哲学思维,它将哲学看做是一种通过游戏形式展开的“爱智慧”的探索活动,淡化了哲学长久以来的不可侵犯性,而将其与普通人的生活联系在一起,给社会大众提供了一个以积极的方式思考生活的崭新视角。另一方面,哲学作为人脑思考的产物,不仅存在于社会历史发展和变革的运动中,而且存在于人类个体生活成长的生命运动中。哲学发展史是人类种族系统和个体系统的有机统一,个体的发展是以浓缩的形式扬弃的复演了人类种系漫长的历史进程。由此推知,儿童哲学大致是人类在最初时期进行哲学探索的历史缩影。古希腊人在英雄时代结束之前的漫长时期里的思维发展,表现在原始思维和神话史诗里,就大致同儿童出生到六七岁时的情况相当。[10]这表明哲学发展的历史在特定阶段与儿童哲学的发展处于相似可比的水平,对儿童哲学的重视和研究可以帮助人类在个体生命周期中得到人类最初时期关于“哲学是如何产生的”等一系列问题的简约答案,有助于认识哲学发展的全貌。

(三)呵护儿童的好奇心,提升儿童的创造能力

儿童哲学是儿童适应环境的手段和渴望,也是儿童生存成长的方式和追求,它包括对已知世界的认识和探索,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和构建。儿童期是人类个体生命周期中的客观存在,是个体的身心由不成熟到成熟发展的必经阶段。但目前的学术界对儿童认识能力和知识掌握的关注度远远超过了对儿童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关注。传统的学校教育仍然在刻意地强调师道尊严和纪律权威,师生之间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和教育大纲的强制要求使得儿童成为接收知识的容器、权威思想的附庸,而逐渐丧失了进行独立思考和哲学探索的机会与能力。这对儿童心理品质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展开和人格境界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而儿童的哲学探索则帮助儿童摆脱了习俗惯例的约束,重新认识在熟悉事物中包含的不熟悉的一面,使儿童的好奇心永远保持最灵敏的状态。通过将自身经验与集体智慧相结合,主动建构对于未知问题的自我认知和对已知问题的全新理解,亦能激发儿童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潜能。这就需要成人保持一种“如履薄冰”的教育情怀,尊重儿童的哲学探究,引导儿童批判的看待问题,鼓励儿童通过独立思考和积极探索来展现他们对自我和世界的好奇与求知。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儿童“爱智慧”的天性,让他们的心灵永远纯净、自由而不发生“锈蚀”,使得儿童的哲学探索在不受任何标准答案的限制下永无止境地进行下去。

(四)发展儿童交往能力,推动儿童的社会成长

儿童的思想往往是充满稚气的,但他们的哲学天性却包含着智慧的萌芽,相对于成人固步自封的思维状态更能给我们以启示和力量。儿童的哲学探索并不是主张个体进行闭门造车式的思考,而是可以借助成人的力量形成哲学探究群体,以培养和提高儿童的相互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养成相互关怀的心态和自我思考的习惯,从而推动儿童的社会成长。哲学认为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重要,儿童的哲学天性启迪我们要尊重儿童发声的权利,消除牵绊儿童自由表达的枷锁,鼓励儿童主动与他人沟通交流、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认真倾听并尊重他人的观点,共同推动对某个哲学问题的阐释或理解,以期对事物作出理智的判断。在儿童哲学的探究过程中建构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共同体,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通过哲学探究的“无答案性”培养儿童的批判精神,促使儿童逐渐养成同情、理解和包容的品性和以理服人的态度,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珍妮弗·布莱斯比(Jennifer Bleazby)指出,儿童哲学认定儿童,不管其依赖的程度如何,都有为自己思考的能力,都能构建他们自身的意义。[9]28通过儿童哲学探究群体,更好的控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在哲学探究中理解和塑造儿童群体所特有的社会文化环境,从而协助儿童成长为自治能力充分发展的社会公民。

猜你喜欢

成人哲学智慧
养大成人
菱的哲学
成人不自在
小包哲学
成人学习能力研究反思
教育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望子成人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