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洪水镇八一小学展秀娟

天津教育 2020年33期
关键词:竖式树人计算能力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洪水镇八一小学 展秀娟

自素质教育理念被提出以来,基础教育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立德树人成为小学教育阶段的根本教学目标。数学作为最关键的学科,是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知识的基础,教师必须在讲授该部分知识的过程中积极践行新课改要求,将提高他们的思维品质、道德素养与计算能力的培养同等对待,以此实现协同发展、立德树人的任务目标。也就是说,在向小学生传递科学的计算方法时,数学教师必须注意道德品质思维的渗透,通过思想与学习能力的同步培养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倡导自主性学习

首先,教师应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即无论是立德树人还是素质教育,都应立足学生的素质提高,以学生为中心。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时刻坚持这一认识,将学生放在学习活动的中心位置对待,简言之,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教师应尊重小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形成“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计算需要自己去思考”的认识。对此,在实际授课环节,教师应适当退出课堂,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将传统的“主导”变为“引导”,鼓励学生自行探索知识,使其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形成并保持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成为随时随地都能根据自己遇到的陌生现象展开思考、探寻未知的人,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同时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平。

二、落实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差异

数学计算教学不仅要有目标,更要有方法、有区分。教师应意识到一个问题:受生活经验、成长环境、知识积累等多因素的影响,同一个班级中的不同学生在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学习兴趣、计算能力等方面往往有着极大的差异。如果只是单一地以同一种手段去指导、以同一个标准去要求,难免会使他们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造成严重两极分化的不良后果。对此,针对学生发展的不平衡特征,教师应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综合性分析,从客观角度出发,有区别地对待、有针对性地提供指导。例如,对学习兴趣不高、计算能力不足的学生,应适当降低目标任务难度,并以相对宽松的标准衡量、评价他们的表现,将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培养其计算自信心作为首要目标。对于综合能力比较突出的学生,就要加大任务难度,并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他们,将目光放在素质素养与计算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上。

事实上,这一手段的运用与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是不谋而合的,当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他们发展需要的教学方法、制定适合他们的培养目标,学生就会在自信心增强、自尊心受到尊重的条件下形成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主观意识,积极调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完成高层次的任务。如此,通过不断学习,在主观能动性完全发挥出来的作用下,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可能实现道德素养、思维品质的深化。

三、教师完善自身素养,以饱满热情引导

在基础教育时期,教师不仅扮演着“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还扮演着“行为引导者”的角色。尤其对心智发展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他们更容易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模仿教师的行为举止。因此,想要在讲授计算方法的同时高效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就必须完善自身的素质素养。

以两位数乘两位数“11×18”的题目为例,可以在多媒体工具上列出竖式,以“同学们,看一看这个竖式,你们能想到什么呢?”“它和我们之前学习的两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有什么不同呢?”等语言积极引导学生猜测计算方法。在教师的积极影响下,学生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去思考,并得出“可以将竖式第二行的两位数18的十位数1和个位数8分别与11相乘”的猜想。此时,教师要肯定他们的猜想,并以“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等鼓励性语言与他们一同尝试计算。鼓励学生分析竖式计算的规律,使其发现需要使竖式第二行的个位数8与11的乘积末位数字与因数个位数字对齐,让竖式第二行十位数1与11的乘积末位数字与因数的十位对齐,即“个位乘积对个位,十位乘积对十位”的规律。

如此,教师利用自己对数学知识和计算的学习热情影响学生,利用语言和行为的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认知知识、形成联想思考的能力,使其爱上计算、爱上数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换言之,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受教师积极性与科学逻辑思维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从而实现计算能力、思维品质、德行修养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适当组织小组合作,衔接生活与数学

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计算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可以将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利用现实呈现知识、引导计算,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与数学知识的密不可分,提高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终身学习习惯,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时,新的社会环境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具有合作意识及相关能力的学生往往会更受欢迎。因此,教师应意识到合作意识培养在计算教学与立德树人工作中的重要意义,在计算课堂上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以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除法》一课为例,教师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分蛋糕”的场景设计“小明在过生日时买了一个圆形蛋糕,他将蛋糕分成了8份,其中3份留给了妈妈,爸爸和小明分别吃了剩下蛋糕的一半,他们各自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的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探讨。通过探讨并裁剪圆形纸片进行模拟操作,他们能够轻松借助的计算得出的正确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对数学和生活之间关系的认知也变得更加清晰,可以形成更积极的学习计算意识,立德树人的目标得以实现。

五、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是学习技能、积累知识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科学思维模式、良好道德品质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数学教师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计算能力的培养,更应将时间与精力分配在道德品质、逻辑思维的培养上,在讲授知识的同时渗透立德树人的理念,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与思维品质、道德意识的同步提高,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竖式树人计算能力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竖式趣题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竖式填数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