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的方法与策略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第二幼儿园刘娟娟

天津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蔬菜特色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第二幼儿园 刘娟娟

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可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幼儿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特点与外形特征,掌握生物科学知识,进而激发幼儿的积极情感,使幼儿产生保护植物的意识,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开展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的认知,还能够为幼儿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

一、构建全面的种植特色活动的教育目标

(一)重视对幼儿的生态意识的培养

幼儿园应培养幼儿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的情感,使幼儿产生初步的环保意识。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的首要教育目标在于培养幼儿的生态意识,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提供真实的种植环境,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探索学习。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自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发现植物的生长规律,感受生命的循环,进而使他们萌发热爱植物、热爱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幼儿教师需要鼓励幼儿主动照顾植物,将它们作为自己的好朋友,培养幼儿的爱心与责任意识,使幼儿能够了解植物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促进幼儿全面可持续发展

幼儿园在开展种植特色活动时,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在种植特色活动中进行主动学习。在真实的种植环境内,幼儿的认知、情感与能力等方面均可以得到发展。鉴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小班阶段的教育目标是认识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花卉等植物,能够发现植物的多样性,对其产生良好的兴趣,并愿意尝试种植与照顾植物,培养幼儿的初步观察能力;中班阶段的教育目标是认识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花卉等植物,初步掌握基本的种植技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种植活动中,并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的变化,尝试深入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奥秘,让幼儿能够初步认识到植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大班阶段的教育目标是能够了解周围环境中的植物,有意识地创造适合植物生长的条件,能够与教师共同讨论种植计划,培养学生尊重生命、尊重大自然的意识。以“豆子发芽”种植活动为例,小班需要观察豆子发芽的过程,对其产生种植与观察兴趣;中班需要观察豆子的生长变化,掌握种植豆子的技能;大班需要学会记录,观察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状况,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

二、选择合适的种植特色活动内容

(一)种植内容多样性

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内容应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既需要有幼儿生活中常见的蔬菜、花卉,还需要适当选择农作物。农作物既需要生长周期长的小麦、果树等,还需要生长周期短的小白菜、油菜花等。植物不仅需要在土壤中种植,还可以水培,让幼儿始终能够对种植特色活动内容保持新鲜感,让幼儿观察生态环境中植物的多样性,关注生命的成长与循环,进而产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根据幼儿年龄进行选择

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的内容应具有层次性特点,需要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实际发展需求,选择合适的种植特色活动内容。如小班阶段可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低矮种植蔬菜;中班阶段可选择常见蔬菜与农作物;大班可选择高大植物与多种农作物等,在春季开展种植活动时,需要避免选择在7月份后成熟的植物,因为大班的幼儿在7月份已经毕业离校,所以会失去教育的价值。除此之外,幼儿园还可根据班级特点,按照“一主多辅”原则选择种植特色活动的内容,以一种蔬菜为主,几种蔬菜辅助种植。

三、关注幼儿的主体发展需求

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应关注幼儿的主体发展需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幼儿的活动体验,让幼儿能够在种植特色活动中形成良好的能力与积极的情感态度。

(一)引导幼儿积极参与

在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中,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种植园内的小主人。因此,幼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幼儿园在制定种植计划时,可以与幼儿一起调查:“此季节适合种植哪些植物呢?”在活动开始前,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专用的表格,让幼儿在家采访家长的看法,然后通过其他调查方式谈谈自己的种植计划。当幼儿整理好调查内容后,在班级里与教师和小朋友进行交流探讨,最终通过共同研究确定种植计划。在种植播种阶段,在确保幼儿种植活动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幼儿参与整理土壤、播种与洒水等环节,并与幼儿共同讨论最好的播种方法,让幼儿能够对播种步骤产生清晰的认知。在植物成长阶段,幼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活动,耐心照顾植物,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所存在的微妙变化,进而感受生命所蕴含的魅力。幼儿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并努力寻找解决方法。例如:在种植西红柿过程中,幼儿会发现西红柿长得很快,虽然有许多果实,但是每个果实都很小。通过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发现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当地进行“修剪”,保证营养能够集中供应果实。又如:在蔬菜收获时期,幼儿教师需要让幼儿积极参与,在动手实践中观察蔬菜的类型、颜色、重量等,同时还能够掌握收割农作物的技能。如在收获西红柿时,幼儿可以学会“拧”的采摘方式,在收获土豆时,可以学会“挖”的采摘方式。

(二)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

幼儿园应积极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勇于表达对种植特色活动的理解与看法,满足幼儿的表达欲望。如在组织种植采卖活动时,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地位,与幼儿进行平等交流,通过共同讨论确定采卖活动的形式与内容,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种植采卖活动的激情,同时还能够引导幼儿回顾生活经验,提高种植活动的教育效果。又如幼儿在观察植物生长时,需要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记录,避免过多的限制。幼儿可以通过绘画、符号与数字等方式记录自己对植物生长的观察。在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善于激发幼儿的种植兴趣,作为活动的支持者,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例如:当大班幼儿的油菜花收获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丰富的油菜花食物图片,让幼儿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产生制作食物的欲望。当幼儿表达情感时,教师需要大力支持,并为他们提供制作食物的小工具,让幼儿在实践活动中制作出美味的油菜花食物。幼儿通过种植特色活动也能够深刻了解种植的价值,还能够明白种植过程的艰辛,进而更加珍惜食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重视经验获得的完整性

幼儿园种植特色活动需要让幼儿经历植物选择、播种、育苗、浇水、除草、收获等过程,让幼儿对植物的生长过程留下深刻的印象,进而获得完整的经验。植物生长需要漫长的时间,即便最短的也需要1~2个月,因此需要让幼儿始终保持良好的观察状态,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如在种植土豆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土豆暴露在土壤外,幼儿会思考为什么?对土豆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幼儿教师需要引导幼儿观察在土壤内外生长的土豆的差异性,然后分析暴露在外的原因,如下雨、浇水过多等,让幼儿能够深刻了解土豆种植过程中所需要的注意事项。此外,幼儿教师还需要重视不同阶段幼儿的经验衔接问题,避免重复开展种植活动,进而影响活动的教育效果。如当幼儿掌握土豆的“挖坑、播种、盖土与浇水”技能后,在后续种植其他植物时,需要引导幼儿对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梳理,总结出其他植物的种植要求,进而将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至新的种植活动中,让幼儿能够获得更加完整的经验。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蔬菜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奇怪的蔬菜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蔬菜
中医的特色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完美的特色党建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蔬菜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