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汉华教授基于“伏风”理论治疗脑小血管病*
2020-01-09姚鹏宇陶汉华吕翠霞
姚鹏宇 ,陶汉华 ,吕翠霞
(1.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沈阳 110847;2.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陶汉华传承工作室,济南 250014;3.山东中医药大学金匮教研室,济南 250355)
陶汉华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专家,山东省五级师承教育项目第五批指导老师,师从山东中医药大学创校“九老”之刘献琳,从事科研、教学、临床工作40余年,主要从事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规律研究。
脑小血管病(CSVD)是指影响大脑表面和颅内小血管结构或功能的病理过程,包括颅内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毛细血管等在内的一组疾病,其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国内外临床及流行病学根据其病理改变分为腔隙性脑梗死、脑白质病变、脑微出血和血管周围间隙扩大4型[1-3]。主要以卒中(深部小梗死、脑出血)、认知和情感障碍及总体功能下降为主要临床表现,影像学上则主要表现为腔隙性梗死、脑白质病变、血管周围间隙扩大及脑微出血等CSVD[4]。其具有发病隐匿难识别,症状复杂多变,病情严重的特点,常归属于络病体系中脑络疾病的范畴。伏邪是一种发病机制,指邪气潜伏于体内,伺机发作的病理过程,外感六淫、内伤七情、虫毒戾气皆可为伏邪。伏风是伏邪理论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风邪为致病因素的一种伏邪。
1 理论解析
“伏风”是伏气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伏气为病的一般规律,伏气学说又称伏邪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发病学说。伏气学说的产生是以《黄帝内经》理论为依据,经过后世医家不断阐释发挥而明确的,意指人体感受邪气不即刻发病,病邪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有外邪引动的作用下,逾时而发[5]。伏风是指感受风邪,伏藏于脏腑经络,不能即时发病,逾时而发者。伏风发病具有风邪“善行数变”“易动难静”“兼夹他邪”“病位偏上”的基本特点。
在中医古籍中关于伏风的论述十分丰富,刘吉人《伏邪新书》载:“伏邪为病者十居六七,其本脏自生之病不兼内伏六淫者十仅三四。”强调伏邪为病以外感六淫居多,而“风为百病之长”其发病概率较其他邪气更高,《伏邪新书》立“伏风”一篇,详论风伏经络之证治,为伏风的六经辨证奠定了基础。伏风因所伏病位的差异,而表现不同,治法迥异。《曹仁伯医案》言:“肝有伏风,善行数变,不惟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也。”论述肝脏伏风的病理特点,《重订广温热论》亦有“肝络之伏风”之论述;《读医随笔》载:“肺中伏风,有专寒者,有挟温者。”论肺中伏风,兼夹特点;《丁甘仁医案》载:“程女,肺有伏风,痰气壅塞,脾有湿热,不能健运,以致咳嗽气逆,面浮四肢肿,食入腹胀有形,小溲不利,苔薄腻,脉浮滑,势成肿胀。急拟疏风宣肺,运脾逐湿,庶免加剧耳。”此案对肺有伏风论述详备,风可伏于五脏六腑,外风多袭肺,内风多伤肝。基于伏风病位、病性等特点,衍生了伏风专药这一概念,针对伏风的专病专药,内容十分丰富,《本草求真》载:“有风在少阴肾经。症见伏风攻头之当用以独活。”《本草撮要》载:“细辛治少阴伏风头痛头晕目眩。”论述少阴伏风专药独活、细辛;《外科全生集》载秦艽“搜肝胆伏风”。关于伏风治法,根据病位不同治法各异,孙鲁川伏风头痛宗尤在泾“宜射而去之”之理,用胡善庐“治偏正头风熏蒸法”[6]。刘献琳强调“风自外入,当散而祛之”运用风药治疗头风(头风系病证名,指头痛经久难愈者)[7]。张子衡治疗“伏风”(风邪留于孙络,伏而不出,遇风凉则极痒,搔之呈显著之抓痕,良久方失,与近世所称之划格症类似)立法疏风和血,并有经验方(荆芥、防风、蒺藜、苍耳子、川芎、白芷、桂枝、白芍、甘草)[8]。严苍山针对咳嗽病伏风化热,肺气失宣证,以清宣法治之,拟加味麻杏石甘汤[9]。汪受传认为“伏风”是一种来自先天禀赋,深伏体内的风邪。伏风在小儿过敏性疾病病因病机中占有重要地位,湿疹发病以伏风内潜为夙因,提出以“消风”为法治疗小儿湿疹[10]。
对于“伏风”为病的论述,主要集中于皮肤类疾病,病位以风伏于皮腠经络之间;其次是头痛、眩晕等头面疾病,病位以风伏于脑络等处。但对于伏风理论,不同医家持不同观点,《重楼玉钥续编》载:“若谓伏气,惟伏寒、伏暑、伏火、无容别辨,至于伏燥、伏风、伏湿,其义牵强矣。”认为伏风临床较少见。伏风是指风邪侵袭人体,留而不去,俟时发病的病邪状态。
2 病因病机
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元神为生命活动的枢纽,脑具有主宰精神、意识、感知、思维的功能,“为一身之宗,百神之会”,传统中医学对于“脑”的认识与西医学的脑在部位和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脑为清净之官,体阴而用阳,现代影像学发展对于脑实体的了解,极大促进了对脑功能的研究。CSVD主要影像学包括急性腔隙性梗死、腔隙、脑白质病变、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和脑萎缩。从中医学角度而言,CSVD主要集中在脑络病变和脑髓病变两个方面,均以脑“体”病变为主。目前CSVD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可以肯定血管性危险因素均会增加CSVD的发病率,可以明确,凡导致脑络结构、功能异常的因素,均是CSVD的病因。
脑血管疾病发病及病情变化具有季节性、地域性的差异。如不同季节,脑卒中发病率有差异性[11]。而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从不同区域来看,中国各省脑卒中病死水平存在差异[12]。这些差异性除了与体质差异、饮食习惯等因素有关外,也与地域气候所导致的流行邪气有关。陶汉华教授认为风邪伤人具有明显病位特点。《素问·太阴阳明论》言:“伤于风者,上先受之。”强调风为阳邪,同气相求,易伤于头面、胸肺等上焦病位。《灵枢·海论》言:“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其盖,下在风府。”风府顾名思义指风邪易侵之处,《素问·风论》谓:“风气循府而上,则为脑风。”可知风邪易自风府穴侵袭脑。《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载:“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法度”,即病位、病机、证候特点,风邪为阳邪,故多中于午前[13]。《王旭高医案》言:“风伤于上。”头为诸阳之会,风为阳邪,同气相求,风邪易于侵袭头面,CSVD的发作多与风邪有着密切联系。风有内外之分,外风起源于自然因素的变异,内风则与肝脏的功能失调有关[14]。叶天士强调季节、节气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言“春令地气主升,肝阳随以上扰”“凡春交,地中阳气升举,虚人气动随升,络血失养,诸气横逆”“春月病发”“当春地气上升,最虑风痱”“夏秋气泄而病”“夏令大气主泄,因烦劳病发”“秋令,天气下降”“秋分寒露,天气令降”“冬藏根蒂未固,春升之气泄越”,强调春季阳气变动,夏季气机发泄,秋季气机下降,冬季气机闭藏,根据病性的不同,其病四时轻重不同。伏风为病亦是如此,风邪为病四时皆作,然伏风于春季阳升之际,最易发作,病情较重。
伏风为病,根据病位差异性,而有主次之分,CSVD的病因,以外感风邪为主。陶汉华教授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发现腔隙性梗死等CSVD多有受风着凉病史,风袭脑络,导致络脉一过性收缩、痉挛,影响络脉结构,风邪入络,阻碍气血运行,导致气血失衡,络脉功能失调。邹润安《本经疏证》言:“风之病人也,大率有三。有感而即发者;有既入人身,盘旋气血间,久乃成病者;有人身阳气自应风化为患者。感而即发,如伤寒、温热、时气等类是已。既入人身,盘旋气血间,久乃成病,如风眩、头面风等类是已。”伏风导致的CSVD即为邹润安所论“既入人身,盘旋气血间,久乃成病者”,包括风眩、头面风等内容。风邪窃据脑络,随情绪变化、将息失宜、饮食损伤、节气变动等诱因而诱发,肝为风木之脏,有外风引动内风之论,亦有内风引动外风者。“风可兼夹,伏可生变”,《素问·风论》言:“故风者百病之长也,至其变化,乃为他病也,无常方,然致有风气也。”陶汉华教授遵《黄帝内经》之理,强调风为百病之长,常兼夹邪气,风伏脑络,日久生变,气血运行失常,往往变生痰瘀等邪,此时敌巢窠囊已成,治之尤为棘手。
3 治法方药
陶汉华教授针对CSVD伏风所致的特点,以祛风通络为基本原则,强调据病因而治,确立了透散外风、扶正祛风、平息内风3则治法。以法统方,据法用药,药必有据,方必有出是陶汉华教授临床的特点,以3则治法,归纳方药经验,可起到执简驭繁作用。
对药学服务实施前后药物使用情况观察,包括用药准确性、用药依从性、处方不合理以及药物质量问题等。同时,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对实施前后患者满意情况调查,问卷满意评价指标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与一般,满意率计算取其中满意与非常满意例数。
3.1 透散外风 风为阳邪,外风侵袭头目,首犯肌腠,病情日久,继而延及脑络,易入而难出,叶天士言:“外邪头风,已留数月,其邪混处,精华气血,咸为蒙闭,岂是发散清寒可解,头巅药饵,务宜清扬,当刺风池风府,投药仍以通法,苟非气血周行,焉望却除宿病。”以清扬透散法为治疗伏风所致CSVD的第一要法,风伏于脑,病在于上,以轻药清扬疏泄,开达腠理经络,使邪气外出,这种治法又称为宣络。宣络治法首见于叶天士,是叶天士提出的络病治法,以透散邪气,宣畅络脉气血为目的的一类治法。针对风邪特点,而选用的质轻性浮善行而散之品,常被称为风药。
陶汉华教授常用透散外风药包括羌活、川芎、防风、独活、蔓荆子、葛根、藁本、薄荷、荆芥、柴胡、细辛、麻黄、菊花、白僵蚕、蝉蜕等药,其中以川芎应用最为频繁,川芎为CSVD第一要药,以其味薄气雄,能上入巅顶,搜达脑络伏风,通利头目阳气。《卫生易简方·头风》有以川芎一味疗头风“治头风脑中冷,面上游风,目泪涕唾用川芎苗,细嚼,茶清送下”。陶汉华教授临床常用方剂包括九味羌活汤、川芎茶调散、菊花茶调散、芎芷石膏汤、羌活胜湿汤等。风邪袭于脑络,常兼夹他邪,其中以风痰于CSVD最为多见。《丹溪心法》云:“头风属痰者多,有热、有风、有血虚。”风痰为病,痰为风之窠臼,风为痰之向导,痼结脑络最难祛除,常加用白芥子、半夏、天南星、苍术、竹茹等,或合二陈汤、温胆汤、半夏白术天麻汤等方。风挟寒邪,则风寒入脑,则在祛风同时加用温阳散寒品,如细辛、附子、桂枝、干姜、生姜等,《伤寒杂病论》于风寒为病论述详备,陶汉华教授师法张仲景,常应用麻黄汤、桂枝汤、桂枝附子汤等经方化裁加减,麻黄为发散风寒之常用药,然麻黄有升压之弊,对于高血压患者当慎用,风寒欲散常以汗法,汗法为驱散风寒邪气之法,而非目的,麻黄不去节则可缓峻止汗,故炮制需细致鉴别。风邪虽有兼夹变化之长,然百变不离其宗,无论其兼夹何邪,变化如何,均当把握透散一法。
3.2 扶正祛风 脑体阴而用阳,其体所成赖人身气血精以养之,《医学衷中参西录·论脑贫血治法》言:“血生于心,上输于脑。”国医大师任继学谓:“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奉于脑,温养祖窍。”[15]其用所达必赖人身脏腑经络以行之,程杏轩言:“脑为元神之府以统全身。”凡人身气血精亏虚,影响脑髓,则脑络空虚,邪气易入,络损髓伤,神机失用。《素问·刺法论》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言:“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两句条文,阐明正、邪对立统一的联系性。陶汉华教授认为伏邪为邪气聚集不散,其根本在于正气亏虚,若气血充盛,营卫司职,邪虽袭表而不致发病,虽入里而不能久踞,虽痼结而不致变化,然若正气不足,邪犯表可入里,入里可盘踞,盘踞而变化,正虚一分,则邪涨一分。《银海指南》言:“至诸内风所伤,切不可升提发散。盖气血大亏之人,邪中于里,不能发泄,宜大补气血,使邪外越。”扶正祛风即根据气血阴阳精津液亏虚,风邪乘虚而入所确立的治法,包括益气祛风、养血祛风、填精祛风、温阳祛风等内容。
益气祛风,即在透散外风的基础上,配合益气的中药,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等品,其中黄芪一味,《神农本草经》谓其能疗“大风”,益气祛风代表方如玉屏风散、补阳还五汤、防己黄芪汤等。养血祛风,血虚则络空,风邪易侵,血虚则阳气变动,内风自生,遵《医宗必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以生地、赤芍、当归、丹参、何首乌养血滋阴药配合祛风之品,代表方如当归饮子、荆防四物汤等。肾主生髓,脑为髓海,精亏则脑髓空,不仅外邪易入、内邪易生,法当填精养络祛风,滋水涵木,多在祛风通络基础上加用填精养髓之品,如熟地黄、生地、山药等品,选方如金匮肾气丸、斑龙丸、六味地黄丸等。叶天士言:“辛温通络。”确立了温阳通络的治法内容。《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阳气为人身主宰,卫气者即人身阳气的局部表现,脑络内行气血,必赖阳气以鼓舞而行之,阳气虚则气血怠惰,卫气失司,邪气易入,故温阳以通络,固卫以祛风,选用温阳药与祛风药结合,其代表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四逆汤等,然温阳不可骤用,骤用则气血变动过速,引起络痉,当徐徐图之,以缓治为法,当在药量上用小剂求其缓,在配伍上用相反得制约。张仲景《金匮要略》开卷首篇言:“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强调保养调护的重要性,陶汉华教授也强调日常调护未病先防,十分重要,《圣济总录·首风》言:“夫诸阳之脉,皆会于头,平居安静,则邪无自而入。”CSVD患者要宁心修身静养,日常需注意自我保护,冬春季节可戴帽子、裹围巾,《证治汇补·头风》就强调:“妇人多患此者(头风),因无巾帻以遇风寒也。”冬春之际风邪肆虐,未加避护头面,邪气侵入,往往发为伏邪。
3.3 平息内风 伏风为病,邪踞于络,非只外风,亦有内风。《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烦劳则张。”人身气血变动,阴阳失衡,引发内风,风性阳行上,非止外风,内风亦如是,其内风变动,病及于脑,导致脑络气血变动异常,络脉运行不利。《素问·至真要大论》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以内风多责之肝。《临证指南医案》载:“身中阳化内风,非发散可解,非沉寒可清。与六气火风迥异,用辛甘化风方法,乃是补肝用意。”据肝体阴用阳生理特点,养肝体达肝用,以平息内风。
陶汉华教授遵循叶天士学说,认为肝体阴用阳是对肝脏生理、病理的高度概括,并承袭其师刘献琳意,重视脏腑联系性,认为脏腑之间联系为立体网络式结构[16],提出整体治疗,多脏调肝则治内风原则。肝体阴用阳,欲平肝风,必养肝体,即补肝阴、养肝血,选用熟地黄、当归、川芎、黄精、山茱萸、乌梅等品滋养肝体,选方如芍药甘草汤、四物汤、滑氏补肝散等;欲息肝风,必达肝用,即解肝郁、制阳亢、清肝火,选用柴胡、青蒿、磁石、龙骨、牡蛎、石决明等品,选方如丹栀逍遥散、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叶天士言“肝为风木之脏,因有相火内寄,体阴用阳,其性刚,主动,主升,全赖神水以涵之,血液以濡之,肺金清肃下降之令以平之,中宫敦阜之土气以培之”,据此又有滋水涵木以息风,选方六味地黄丸、滋水清肝饮等。清金制木以息风,叶天士言“肺热不生水,阴愈亏而阳愈炽”,滋肺金生肾水,以养肝阴息肝风,为陶汉华教授常用治法,其多选用麦门冬、沙参对药参入息风方中。培土制木,木横则侮土,法当培土制木,选用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
4 典型病案
4.1 中风 患者女性,49岁,2005年6月24日初诊:患者3个月前于当地医院检查,确诊腔隙性脑梗死,现右上肢麻木疼痛,活动不灵活。患者曾有头部受风病史。舌淡苔黄,脉沉细。
2005年10月17日2诊,患者自行取药,坚持服用上方,自述感觉良好。近日头痛,自述有受风着凉史,考虑可能是感冒引起。
处方:川芎15 g,蔓荆子10 g,薏苡仁30 g,牛膝10 g,地龙 10 g,黄芪 20 g,当归 10 g,桃仁 10 g,红花10 g,葛根 15 g,羌活 10 g,炒白术 10 g,豨莶草15 g,炙甘草 6 g,夜交藤 10 g,30 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
2007年3月23日,3诊,患者一直间断服用上方,感觉良好。近来感觉全身乏力,四肢沉重,检测血压(BP)120/70 mmHg(1 mmHg≈0.133 kPa,下同)。舌淡苔黄,脉沉细。
处方:党参 20 g,茯苓 20 g,炒白术 10 g,黄芪20 g,当归 10 g,赤芍 15 g,川芎 15 g,炙甘草 6 g,生竹茹 10 g,红花 10 g,肉桂 10 g,熟附子 15 g,葛根 20 g,菊花 10 g,蔓荆子 15 g,30 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用。
患者服药30剂后,活动不利症状消失。后患者间断服药,电话随诊,自述病情稳定,未觉不适。
按语:患者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明确,中医辨病为中风病-中经络,辨证络脉空虚,风邪入中。症见右上肢麻木疼痛,活动不灵活,非为风邪中于肢体经络而发病,乃风邪袭于脑络,风动扰络,神机不用而为病。陶教授提出凡CSVD者皆有受风于头目之经历,或觉察其异,或不知所受,以现代人群因生活方式问题,少有戴冠御风、裹头防邪之习惯,需知头为诸阳之会,受风而中,留而不去,伏而发之,症见诸身。患者舌淡苔黄,脉沉而细,上实而下虚。风有自外来者,有自内生者,伏邪自新感而生,新感诱伏邪而发,内外合邪,新宿互衍。初诊立法养血祛风,扶正祛邪,达邪外出,参黄芪桂枝五汤、补阳还五汤、桃红四物汤3方化裁,“络以通为用”,血充则络活,气血相依,补气则生血行血,邪正对立,正胜则邪却,方中黄芪、桂枝、芍药、川芎、当归调营卫,和气血,达邪外出,扶正祛风;通络以辛润,久伏以搜剔,桃仁、红花、地龙活血脉,通经络,搜剔伏邪;风火斡旋,相互为病,虑其内热尤存,黄芩、豨莶草、钩藤清热通络,息内风之逆乱,头目为清空,当以轻剂入其所在,钩藤亦有引经之功;石斛、生地、川牛膝填下以养精髓,充脑络。全方扶正祛邪,清上实下,息内风达外邪,兼顾其全,观其用药皆常见之品而立意深远。
2诊:蒙外感之邪,又加新病,守方变通,川芎、豨莶草、牛膝、地龙、黄芪、当归、桃仁、红花前方诸药,仍用之,“治外感如将”,而甘药性滞缓,故黄芪改20 g,又加葛根、羌活、蔓荆子太阳经药,散表邪,“胃主卫”“脾主营”一论为叶天士倡导,然究其源始于张仲景,炒白术、炙甘草扶植脾胃,调和营卫,营卫和,邪气祛,夜交藤安定神志,并有通络之能,合初诊立意,又加薏苡仁清热健脾,以方测证,可知内热仍在。变通方剂,而守大意。
3诊:舌脉如前,攻邪可缓,调养为宜,以八珍、十全之意化裁,又不离去伏风邪气之“风药”,方中党参、茯苓、炒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川芎补益气血,扶正固本;赤芍、川芎、红花活血通络,“血行风自灭”意;肉桂、熟附子温阳达邪,助阳化阴,葛根、菊花、蔓荆子透伏邪外解,竹茹、菊花息内风之常用,以分解其邪。30剂患者痊愈,后自行间断服药,未见再发。伏风之病,祛其所伏,再嘱养慎是为大法。
4.2 眩晕 患者男性,59岁,2011年4月15日初诊。查体为腔隙性脑梗死。感觉头脑昏沉不清醒,偶发脑性眩晕。脉沉细,舌淡苔黄,BP:160/100 mmHg。
处方:川芎 15 g,黄芪 20 g,赤芍 15 g,当归 15 g,桃仁 10 g,红花 10 g,钩藤 20 g,天麻 15 g,黄芩 15 g,夏枯草 15 g,生竹茹 10 g,泽泻 10 g,8 剂,水丸,每次5 g,每日3次。
2011年10月21日2诊:患者自诉服上方有效,病情好转。继续服用8剂水丸。
2013年5月6日3诊:下肢沉重。患者要求继续服上方,上方去泽泻,加羌活10 g,8剂量水丸,每次5 g,每日3次。后电话问询,患者服药过程症状逐渐消失,坚持将药服完,后未再发。
按语:患者辨病属眩晕,辨证风伏于脑,肝阳上亢,“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眩晕自肝论治,始于《黄帝内经》。此患者头脑昏沉不清醒,偶发脑性眩晕,脉沉细,舌淡苔黄,西医学诊断属高血压、腔隙性脑栓塞、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即中枢性眩晕在西医学体系中是一个并不明确的诊断,这与眩晕发病机理复杂、诊断体系不完善等因素有关。中医学对于眩晕疾病发生强调整体认识,重视结构与功能病变的联系性,治疗颇有成效。内风上犯,伏于脑络,气血滞涩,化浊成瘀,络脉不利,络损失用,立法平肝息风,活血通络,息肝风,调气血,络通神清,以桃红四物汤、天麻钩藤饮合方化裁,黄芪、当归、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补气养血,活血通络,络通则邪自去,血畅则络得濡;天麻、钩藤、黄芩、夏枯草、竹茹、泽泻平肝息风,叶天士言“阳化内风”,以肝火、肝风、肝郁皆气之病,阴阳失衡,其源则一,治则兼顾,全方补气血通络,制肝阳以息风,患者首诊见功,继服其方。叶天士对于缓治论述丰富,《临证指南医案》载:“久恙非汤药可投,缓调须用丸药。”“王道固难速功,揆之体用,不可险药。”徐大椿于《徐批叶氏晚年方案真本》对叶天士缓治提出了很高的评价,曰“久病之缓剂精极”[17]。陶教授遵叶天士之论倡导“王道无近功,多服自有益”缓治,喜用丸剂,针对伏风所致CSVD患者,攻补兼施,徐徐图之,合病之情,顾人之体。伏风痼结脑络,非旬日可祛其根,缓图治之,丸药久服,又不致损脾胃,而起新疴。
5 结语
陶汉华教授基于“伏风”理论治疗CSVD,把握脑络结构特性及风邪病理特点,根据“风伏脑络”的病机,以祛风通络为治则,指导方药应用。据理立法,以法统方,形成了理法方药完备的治疗思路,为临床治疗CSVD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