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做法和体会

2020-01-09河北省海兴县育红小学宋超越

天津教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读书笔记课外阅读小学生

■河北省海兴县育红小学 宋超越

课外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效果直接影响语文教学的质量。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有更加宽阔的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我国,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认识到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将课外阅读作为重要的教学活动,但是也不乏一些教师对课外阅读教学存在错误的认识,因此,需要对阅读教学进行必要的研究。因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开展好课外阅读。

一、从激发兴趣入手

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真正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并在此过程中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的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应该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不但要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还要在阅读内容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都比较强烈,会逐渐对千篇一律的文章产生抵触心理,因此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引入一些丰富、新颖的内容,让学生充分感受到阅读的趣味性。这种新颖有趣的阅读内容更容易满足小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需求,让他们更加渴望对课本知识进行进一步探索,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学到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对阅读有浓厚的兴趣也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课内容的时候,我们可以在正式讲解课文之前,给学生普及一些课外知识,让学生阅读一些日本侵华的短文和资料,这样更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对课文讲解的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理解周总理的伟大志向,进而树立强大的报国情怀。在课前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课本知识的欲望,同时通过课外阅读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渲染,更容易与课文所表达的情感产生共鸣。

二、开展好课外阅读要培养好阅读的方法

(一)合理选择课外阅读材料

小学语文教师在选择课外阅读材料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情况,以此为基础加强研究,选择形式丰富、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趣味性强的材料,这样才能让学生愿意阅读、喜欢阅读。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宽了人们获得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的阅读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教师可以向小学生推荐像《经典美文》的这类图书,引导小学生将优美的词句勾画下来,自觉摘抄并运用到实际写作上,这就为小学生积累了很好的写作素材,并且一定程度上还锻炼了小学生组织语言和科学思考的能力,为小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小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的差异性

小学生的成长环境、家长受教育的程度都有所不同,这些都会对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等产生很大影响,学生的性格、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区别。这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掌握与学生发展相关的一手资料,然后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在阅读方面取得的进步和变化对培养计划做出适当调整,选择更加适合的阅读材料,为小学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阅读基础。

(三)明确阅读目的,提出有目的性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信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都得到了明显改善,虽然方便人们获取信息,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弊端,良莠不齐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视野。因此要想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阅读课堂能够更加高效地开展,就需要明确小学生的阅读目的,对学生提出具有强烈目的性的阅读要求。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阅读教学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这样才能让他们逐渐提升阅读能力。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有步骤、有目的地开展课外阅读。

(四)做好读书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要想更好地巩固通过课外阅读所获取的知识,就需要教师引导小学生做好读书笔记,要将课外阅读与读书笔记充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将自己读到的一些优美语句摘抄下来,还可以写出一些自己的感悟等。这样,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够逐渐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积累更多知识,为以后的写作奠定良好基础。做好读书笔记还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小学生养成健康的心理。

三、开展好课外阅读的一般策略

(一)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激发其阅读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课外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重课前导语的运用,使学生有强烈的阅读欲望。小学生对于知识性比较强的书籍缺乏浓厚的兴趣,更偏好于故事型和童话型书籍,因此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的时候要迎合学生的需求。例如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三毛流浪记》,让学生通过三毛的悲惨生活,学会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种迎合学生需求的课外读物,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语文课外阅读的教学中尤其如此,加强课外阅读能够逐渐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也有很大意义。只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才能促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小学语文课本当中,有一些寓意深刻的寓言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深层次的含义,除了对寓言故事进行讲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将所描述的故事表演出来,这样对于理解课文有很大的帮助。

(三)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小学语文知识的学习和生活实际有很大的关系,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因此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与生活实际充分融合。就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教师没有认识到语文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因此要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更多地去提高学生的生活意识。例如在阅读《怀念母亲》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描述一些日常中母亲对自己关爱的体现或者自己对母亲的关心举动,这样更能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深切情感,让他们充分感受到现实生活中母亲的爱。

四、构建课外阅读的长效机制

(一)建立领导机制

要想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学校领导人员应该制定相应的措施,推动课外阅读教学的顺利开展。在校园中营造一种良好的阅读氛围,让学生提高阅读意识。其次,领导人员还要为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例如可以在班级中设置“读书角”,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二)建立引导机制

在小学校园中应该加大课外阅读的宣传力度,将课外阅读引到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阅读意识薄弱,因此相关人员要建立良好的宣传、引导和监督机制,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意识和文化素养。

(三)建立激励机制

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鼓励学生阅读,促进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对课外阅读取得良好成效的学生给予一定的激励,让他们的阅读主动性更强,同时带动更多人去阅读。

五、结语

总之,加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够让学生积累更多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对于理解课文和提高语文成绩都有很大帮助。因此,我们都应该提高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通过加强阅读宣传,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猜你喜欢

读书笔记课外阅读小学生
My Own Official Account 我自己的公众号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钱锺书的读书笔记
我是小学生
钱钟书的读书笔记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