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问题链”教学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以《概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教学设计为例
2020-01-09孙兆静
■孙兆静
(合肥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061)
一、“问题链”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通过问题来学习的思想由来已久,从苏格拉底的谈话法到杜威的问题教学法,再到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法,虽然名称不同,但实质都是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1]。问题教学是一种被广泛认可的教学方法,但是传统的问题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问题的思维质量不高、问题缺乏系统性、学生被动回答等问题。“问题链”教学法也是一种问题教学,是根据一组或多组问题组成的问题系统展开教学。“问题链”教学法又不同于一般的问题教学,“问题链”不是教师提几个问题加上学生的回答,而是师生双方围绕环环相扣的问题情境,进行多元的、多角度的、多层次的探索、学习和发现[2]。
“问题链”教学法不是要抛弃“问题”,而是更加重视对问题的分析与设计。“问题链”教学法的教学设计关键就在于“链”字上,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不应该是一个个孤立的问题,而应该是一连串、有关联、成系列的问题。“问题链”教学法是用“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用“链”的形式将问题引向深入。它有如下特点:从形式上看,“问题链”是一问接一问,一环套一环;从内容上看,“问题链”是问问相连,环环相扣;从目标上看,“问题链”是步步深入,由此及彼[2]。“问题链”教学法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缩短了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学生的能力随着问题的深入不断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具有吸引力和效率。
二、“问题链”教学法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3]。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当今世界价值观念多元化,在教学中,我们深感大学生是思想十分活跃的群体。他们直面社会问题,勇于思考,敢于质疑,有时会产生一些认识上的困惑甚至偏差。为了应对这种挑战,高校思政课只有积极回应学生的问题诉求,为学生释疑解惑,用理论的科学性征服学生,才能真正使思政课入耳、入脑、入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其学分最多,分量最重。《概论》课内容丰富、时代性强,涵盖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的全过程。《概论》课教材理论性强,语言表达抽象,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把“问题链”教学法运用到《概论》课教学中,在深挖教材的基础上,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现实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体系进行重新编排,形成环环相扣的“问题组合”,使《概论》课的教学内容从抽象走向具体,实现了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活动紧紧围绕如何回答并解决这些问题而展开,实现了精准教学,提高了教学的针对性。教师通过问题的创设、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解决、问题的感悟及新问题的生成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问题。以互动为纽带、以“问题”为桥梁,学生不断沉浸在被追问的氛围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课堂紧凑高效,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
三、“问题链”教学法示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一)“问题链”的准备
1.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
2018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材突出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把教材分成三个部分。第八章第一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下设“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新时代的内涵和意义”三个目录。本节内容作为教材第三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开篇,可以看作是第三部分的总论。能否讲授好这一节内容,不仅关系到学生对本章内容的把握,而且关系到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认识和学习态度。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取得的新成就带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性变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产生新矛盾,新矛盾引领新实践,新实践催生新思想。本节内容我们可沿着新成就、新时代、新矛盾、新思想的内在逻辑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授课对象是在校大二学生,他们时代感强,思维活跃,有很强的独立自主意识。通过课前的教学信息反馈,了解到学生对新时代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新时代从何而来?因何而立?以何而成?这些问题需要教师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解答。
2.教学目标
依据《概论》课教学大纲要求和学生已有知识基础、认知能力,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第一,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完整准确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依据、主要标志和重要意义。
第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理性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方位,能有针对性地回应质疑、纠正误解,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理解与认同。
第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认识到新时代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课前准备
借助手机“学习通”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课前推送相关的文字、视频、网页等资料,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学习通”讨论板块发起讨论,要求学生针对本节课内容提出问题。
(二)“问题链”的形成
首先,收集学生问题,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和困惑。通过“学习通”平台,收集到学生关注的问题如下:新时代从哪里算起?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什么?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吗?什么是美好生活?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依据是什么?新时代你身边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其次,围绕教材重难点,结合学生关注点,提炼教学主要问题,形成“问题链”。问题的选择应具有指向性和递进性,问题的选择和设计要遵循重视教材又超越教材的原则,深度挖掘,紧扣教学目的,选择重点问题。同时,应细化、分解教学问题,从而形成一个内容相关、层次分明、逻辑递进的问题体系,形成“问题链”。本节课教学应遵循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相统一的原则,立足问题导向,强化逻辑分析,按照“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如何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新时代的内涵“新”在哪里,意义重大“重”在何处?等问题顺序,层层追问,突出内在的逻辑联系。
(三)“问题链”的教学实施
1.课程导入: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教学一开始,教师播放短视频《新四大发明之歌》,要求学生谈谈自己对新时代最直接的感受是什么?教师借助“学习通”摇一摇功能请学生分享感受,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变化认识到新时代的变化,把抽象的理论生活化、形象化,激发学生的理论学习兴趣。
2.课程第一部分教学:讲解讨论,初识新时代
教师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教师分析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形成都会有它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实践基础就是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
教师让学生用手机扫码观看《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网上成就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有哪些极不平凡?”教师以五年成就的案例和数据进行诠释,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的答案:正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历史性成就和深层次的、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夯实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雄厚基础,从而说明做出这一重大政治判断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教师发挥引领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我国发展的瞩目成就,对祖国的日新月异充满自豪感,同时推动教学内容向下一个知识点延伸。
3.课程第二部分教学:深度讨论,释疑解难
首先,教师在提问中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最主要的变化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总结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进而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教师剖析关键问题,结合党在历史上根据社会发展变化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调整与深化,讲清楚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极端重要性。教师进一步以大量典型鲜活的事实数据,分析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的“需要”和社会“供给”的总体状况,来说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依据。
教师用“学习通”讨论板块提出问题“什么是美好生活?”学生用手机回复,表达看法。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指出,只讲“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真实反映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需求状况。教师运用例举法,说明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生产力水平总体上并不落后,再说“落后的社会生产”已经不符合实际了。由此学生得出结论:新时代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于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
其次,教师用“学习通”的抢答环节提出问题,“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是否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也发生了变化?”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学生通过手机抢答回答问题,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剖析关键问题,明确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体现,而不是超越了这个阶段。”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我们仍要牢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最后,教师发挥引领作用,罗列并分析两种错误倾向的危害,一种倾向是强调“变”,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去追求美好生活;另一种是强调“不变”,不思进取,不能按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去创新。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用生动活泼的案例加强对新时代的理解,彰显思政课的价值引领功能。
4.课程第三部分教学:明确内涵,启思导行
首先,教师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第三个问题“新时代的内涵‘新’在哪里,意义重大‘重’在何处?”教师分析指出这个新时代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变革意义上的新阶段,也不是历史学上时代划分的概念,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教师剖析关键问题,立足“五个是”,从历史脉络、实践主题、人民性、民族性、世界性五个维度加以分析,讲清楚新时代“新”就新在续写新篇章、战略新安排、生活新向往、梦想新征程、国际新地位上,教师在解答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播放视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让“历史终结论”破产》,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教学情境。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结论:走向现代化的路径不是唯一的,中国道路开创了一条迥异于西方的走向现代化之路。由此,教师进行思想引导指出:“三个意味着”是指从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人类文明进程三个方面侧重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最后,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领,强化学生对新时代的理论认知,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大学生要增强紧迫感,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锤炼品格,使自己的思维视野、思想观念、认识水平跟上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5.课程第四部分教学:强化认知,深化情感
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所学知识点,并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在新时代新矛盾衍生出的新实践的理论总结的基础上形成的,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工作。布置思考题:“做怎么样的时代新人?”引导学生要把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勇于担当,敢于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