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一隔二隔三”治疗肺癌理论浅析

2020-01-09陶智会徐振晔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之治肺病心火

陶智会 徐振晔 李 敏

1.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肿瘤科,上海 201899;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科,上海 200032

肺癌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一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及社会发展[1]。针对肺癌的治疗,目前医学重心有向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前沿的精准治疗倾斜,这与中医的个体化治疗有相似之处,同时手术、放化疗等作为肿瘤治疗主要手段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由放化疗、精准治疗等带来的毒副作用、耐药、局限性等问题亦不容忽视。中医学作为具有整体观和个体化辨证论治的独特的诊疗体系,在肺癌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其中根据五行相生相克规律所确定的 “隔一隔二隔三”之治,在肺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笔者在参阅各家医话医案及临床应用中,认为“隔治”在肺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提炼概括者甚少,今且以浅析妄言,以求同道前辈不吝指正。

1 “隔一隔二隔三”立法及沿革

“隔一隔二隔三”最早可追溯至《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篇》“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经曰:勿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余脏准此。”原文以肝虚为例,列举了肝虚用本味之酸以补的正治法;用焦苦入心,补心气,“子能令母实”的隔一治法;甘药入脾,益脾所以胜肾,而使火旺以刑金,则使肺金不伤肝木之隔二隔三治法[2-3]。其后“隔一”针对本脏生我和我生之“母子”关系,因归纳为“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等补虚泻实等疗法故而少有提及,而“隔二隔三”则散见于各代意见著作中有所论述。“隔二隔三”首见于《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此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化生不病之理,隔二隔三之制,故曰此肝病补脾之要妙也。”“隔二隔三”治法进一步扩大应用可见于癃闭的治疗中[4-5],如李中梓《医宗必读·小便闭癃》云: “夫主气化者,太阴肺经也,若使肺燥不能生水,则气化不及州都,法当清金润肺,……。如脾湿不运,而精不上升,故肺不能生水,法当燥脾健胃,……。如肾水燥热,膀胱不利,法当滋肾涤热,……。夫滋肾泻膀胱名为正治,清金润燥名为隔二之冶,健脾燥胃名为隔三之治。”汪昂《医方集解·八正散》云:“小便不通,……如不因肺燥,但膀胱有热,则泻膀胱,此正治也。如因肺燥不能生水,则清金,此隔二。如因脾湿不运而清不升,故肺不能生水,则当燥脾健胃,此隔三”。

其后针对《金匮要略》的注解中,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刘渡舟《金匮要略诠解》等对“隔二隔三”有所论述,进一步明确了“隔二隔三”为根据五行制化而确立的治疗原则。

2 “隔一隔二隔三”之含义

“隔一”治法,是以五行相生理论为基础,针对生我和我生的“母子”关系中的脏腑虚实变化进行治疗,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经曰:“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隔一”治法“虚则补其母”从其母治之和 “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 从其子之治。在肺病治疗中“培土生金”即蕴含隔一之法。

“隔二”治法,是以五行乘侮理论为基础,治我胜之脏。《素问·五行运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根据五脏传变规律:本脏邪实,我胜之脏气虚,宜泻本脏,补我胜之脏,在我胜之脏未被克伐太过时,即以补益,制约本脏之气盛,使复归于平衡;本脏及我胜之脏虚衰,宜双脏双补;我胜之脏气实宜补本脏泻我胜之脏。如肺病治疗中“佐金平木”即有此意。

“隔三”治法,是以五行乘侮理论为基础,治胜我之脏。是针对 “克我”的脏腑进行治疗, 以达到治疗本脏的方法。本脏气不足时, 己所胜之脏持强凌弱而乘之, 即产生相乘关系;若本脏气有余时, 对己所不胜之脏反而侮之, 即产生相侮关系。出现相乘关系时, 宜“泻其有余”;出现相侮关系时, 宜“补其不足”;同时对本脏的气不足或气有余的病变加以纠正。“补火生土,土旺以生金”即为隔三之治[6]。

3 “隔一隔二隔三”治疗肺癌

3.1 “隔一”之治

《杂病源流犀烛》云:“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有块。”说明正气虚损,邪乘于肺,郁结胸中,肺气膹郁,宣降失司,积聚成痰,痰凝气滞,瘀阻脉络,久而成块,乃致肺癌。肺之母为脾,子为肾。脾肾多不足之证,脾肾不足影响着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临床治疗肺癌,“隔一”之治,具体而言可有“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等方面[7-9]。

《素问·经脉别论》曰: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食气入胃,……,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脾气虚弱,则运化失职,气血津液生化乏源,精微无以上承于肺,日久肺必虚衰;肺病日久,子盗母气,累及脾脏,脾虚运湿无力,肺虚清肃无能,出现一系列肺脾气虚的本虚标实病证。病理上,肺与脾两者相互影响,《活法机要》 谓:“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胃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生化乏源又可生诸病,从中不难看出肺癌的发生发展与脾胃虚弱有着密切的关系。李东垣先生曾言“脾胃一虚,肺气先绝”,肺脾相关,土旺则金健。临床上肺癌的“隔一”之“培土生金”即通过调理后天之本脾胃的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脏腑机能得以恢复正常。广义的“培土生金”是应用调理脾胃的方法,来改善肺功能。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肺生皮毛,皮毛生肾”,《类证治裁》提出了:“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肺金为肾水之母,肺阴充足,下输于肾,使肾阴充盈;肾阴为诸阴之本,肾阴充盈,上滋于肺,使肺阴充足。肾阳为诸阳之本,肾阳充足,资助肺阳,推动津液输布。病理上,母病可以及子,子病亦可犯母,如《类经·卷十四》云:“肺病连肾,以气陷下部而母病及子也”。肺阴不足或肾阴亏虚既可互为因果,又可同时出现,终致肺肾阴虚内热之候。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说:“命门,先天之火也,肺得命门而治节,无不借助命门之火而温养之”,肾阳虚衰,无力温助肺阳,肺阳亦虚,宣发无力,津液不能四布,停聚肺中为痰为饮,壅塞气道。肺癌之症常见肺肾阳虚及肺肾气阴虚,临床治疗咳喘、痰饮病证时,多温补肺肾之阳;干咳无力,五心烦热等证时,多以补益肺肾之阴。肺肾同治,即所谓的“母能令子壮,子能令母实”。

3.2 “隔二”之治

肝郁多是肺癌的始因与后果。根据藏象学说“气血相依,五脏相关”的理论,气滞、血瘀可互为因果,又可相互兼夹为害。《金匮要略心典》云: “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两者结滞可蕴而成毒成积,毒留日久化热,火热毒邪灼伤阴液。在肺癌病程中,肝郁、肝肺功能失调多是始动环节,此为因郁而病,因此肝肺气机郁滞将贯穿该病始终。临床治疗肺癌,“隔二”之治,具体而言可有“清肝润肺”“疏肝理肺”等方面[10-12]。《内经·刺禁论》“肝生于左,肺生于右”,肝脉贯膈上肺,肝升肺降,一升一降,升降协调则阴阳协调。若肝升太过或肺降不及,此谓“左升太过,右降不及”。清·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肺气从右而降,肝气由左而升,肺病主降日迟,肝横司升日速,呛咳未已,乃肝胆木反而刑金之兆。”肝者,风木之脏,其德在散,其体宜柔,其气宜顺;其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柔而性刚。若肝之阴血不足,刚亢之性失其柔和之体,肝郁化火,木火偏旺或金不制木,木火刑金,则可气火上逆犯肺,即唐容川《血证论之脏腑病机论》所论述“金不制木,则肝火旺”。《丁甘仁医案》:“肺若悬钟,撞之则鸣,水亏不能涵木,木叩金鸣。”。肝木病变殃及肺金而致病者,病本在肝,病位在肺,张景岳称:“内伤之咳,先伤他脏,故必由他脏以及肺,此他脏为本而肺为标也。”木亢侮金、木火刑金为其基本病机,治疗时可参合佐金平木、滋水涵木、抑木扶土等大法。

3.3 “隔三”之治

心肺之疾,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心肺二脏从脏象、阴阳、五行、气血等方面密切联系、紧密相关,而气血相关是心肺同治的核心。生理上,心肺同居上焦清阳之地,位置相邻,经络相连。《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复从心系却上肺。”《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也,……。肺者,相傅之官,……。”清·喻嘉言《医门法律·明切脉之法》云:“心为阳,父也。肺为阴,母也……心君无为而治,肺为相傅,……。”说明心肺之间经络相连,有“君相”“父母”的关系,生理上相互协调,促进气血的正常运行,维护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病理上相互影响,心脏因素在肺癌的预后及转归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心与人的精神活动相关,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肺则治理调节周身之气,辅助心脏调节周身气血。《难经·十四难》“呼出心与肺”。清·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上卷》亦云: “心火温肺,……,无寒饮咳痹之证,故心火者,乃肺之主也。”又曰: “心火恐其太过,则肺有清气以保护之”,心肺气血阴阳平衡自然无病,如心肺气血阴阳失衡,心肺之间发生乘侮则会出现各种症状,造成病变的复杂化。《灵枢·病传》曰: “……病先发于心,一日而之肺”, 清·叶天士《温热论》曰: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素问·咳论》曰:“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说明心病可传肺,肺病可以传心。《灵枢·经脉》曰: “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说明喘咳等肺系疾病可影响至心神。同样《证治准绳》谓:“复有心火因逆气不得下降,奔迫于上者”,说明心火迫肺可致喘促,心火过旺,乘克肺金亦可致劳嗽,心阳不足、肺失温煦可致肺气虚冷。 “隔三”之治,“心肺同治”[13-14]一方面通过清心润肺以治疗心火气逆侮肺之肺部症状,另一方面可以补益心肺治疗心肺之气虚,同时亦可通过“补火生土,土旺以生金”,从而在心、脾、肺阴阳平衡上来治疗肺癌发病过程中的复杂症候。

近代多数中医名家均认为肺癌多为因虚致病,因虚致实,为全身属虚,局部属实的疾病。肺癌虚证以阴虚、气阴两虚为多见,实证则为气滞、血瘀、痰凝、毒聚[15]。病位在肺,但因肝主疏泄,脾主运化水湿,肾主水之蒸化,心主神明、统血,故与肝、脾、肾、心有密切相关。《内经·咳论》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同样五脏六腑皆可令肺病,肺癌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病之初及中晚期多有肺、脾、肾之不足兼以毒邪凝聚;术后、放化疗多以肺、脾、肝、肾之不足兼有余毒留恋;病程日久,多见肝郁,心气不足,气滞血瘀等表现,因此在肺癌的治疗中,应以中医整体关键为出发点,根据五脏相生理论,结合临床上各个脏腑的不同表现,灵活应用“隔一隔二隔三”治疗肺癌,以恢复肺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以期充分发挥中医中药治疗肺癌优势,在中医药治疗肺癌领域取得更大的进展。

猜你喜欢

之治肺病心火
中国之治铸就经济新优势
十八大以来“中国之治”研究综述
降心火不能单用“苦降”
营养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病在微信平台的延伸护理效果观察
牛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猪年生人终之气运气养生
推动“中国之治”与“全球之治”的良性互动
“中国之治”制度“密码”:13 个方面显著优势
老肺病你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