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 以唐山市友谊中学为例

2020-01-09徐顺杰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校本育人核心

徐顺杰

新时代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 以唐山市友谊中学为例

徐顺杰

(唐山市友谊中学,河北 唐山 063004)

在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充分做好地方课程规范的同时,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和建设尤为重要。近年来,唐山市友谊中学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着力发挥办学特色,挖掘优质资源,开设了突出本土化和多样化的校本课程,全面提高育人水平,努力塑造每位学生“成人—成才—成功”。

校本课程;立德树人;核心素养;全面发展;评价主体

2001年,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提到:“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1]。2010年,教育部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创造有利条件,鼓励教师和校长在实践中大胆探索,创新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形成教学特色和办学风格。”[2]2014年3月30日,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为《意见》)中第一次明确使用“核心素养”概念,要求“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并“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完善高校和中小学课程教学有关标准”[3]。着眼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已成为新时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

1 校本课程与核心素养的提出

在英美等国已有多年发展史的校本课程传入我国后,随着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发展,校本课程已逐渐被广泛应用,并对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狭义的校本课程一般是指学校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依托学校自身条件和可用资源开发的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自主开发并实施的课程,是新时代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校本课程的开设应更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更善于挖掘一线教师的能动性,更倡导课程本身的本土化和多元化,更主张多主体参与课程的开发,更倾向课程过程的评价。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4]总框架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5]。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丰富了素质教育内涵,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唐山市友谊中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倡导“成人—成才—成功”的培养理念,以国家课程的基础性、地方课程的整合性、校本课程的多样性为学生搭设了多姿多彩的成长平台。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突出学校办学特色,利用优势资源进行了本土性和创造性的课程研发,以培养学生某一特长为出发点开设了“硬笔书法短课”“厨艺课”“礼仪课”等校本课程,并运用校本课程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学生的实践能力提升和个体发展,培育出既有爱国爱家情怀,又会动手能创新的优秀学生。

2 依托校本课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日本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从培养学生生存能力、适应能力的角度,将核心素养分成三个层面,即基础力、思维力和实践力,其中基础力主要受教育和学习的影响,思维力主要涉及个体的认知能力,而实践力则是指在现实生活中的解决问题能力,“这三种能力相互补充、相互作用,以期培养出能够适应21世纪生活的人”[6]。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就应把育人目标和育人实践有机结合,在实施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丰富和完善核心素养框架体系,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教育质量的持续提升,促使学生真正获得有利于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6]。学习行为是学生为达到学习目标而做出的一系列活动的结果,是其思想、情感、情绪、动机、能力等具体的表现,对学习成效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根据中学生的特点灵活开设校本课程,可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需要本土化和多元化的课程,而采取多样化、差异化的教学手段和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能够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核心素养,让学生更好地得到全面的个性的发展。

2.1 用“硬笔书法短课”提高学生注意力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学生聚精会神学习的方法”[7]。学生注意力主要表现在注意力缺乏广度、不够持续、稳定等方面,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

硬笔书法课是唐山市友谊中学为提高学生书写水平和提升学生注意力而设置的校本课程,采取的是“短课”的形式,即每天早晨利用15分钟的时间进行练习。虽然学法和教法相对单一,但以初中三年为单位整体谋划、整体设计并长期坚持,教育功效显著。硬笔书法练习分为汉字和英语两种,由学科教师和书法教师共同开发书写内容,每天有相应的练习内容,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三年下来,学生既练心又练手,大部分都养成了具有专心、耐心、细心、恒心的好性情。而专注与恒心的性格,是成就一切学问的基础。通过书写的练习可放松肌肉,一心专注可释放学习压力,静定内心使其性灵得到净化,因情绪的平复、内心的安定而大幅度提高记忆力,也有助于学生克服浮躁、做事马虎等问题。

2.2 用“厨艺课”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凯岑特米哈伊曾调查了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数千个案例,发现发挥创造力的要旨在于全身心投入生活中的每件小事。人们从事具有挑战性、可掌控的、需要一定技能的任务或活动,受其内在动机驱使,在挑战自我,乐于改变庸常时,这种状态就会被激发。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连煤气灶打火都不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为了既帮助学生学会适应生活,又让他们在对日常生活的体会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唐山市友谊中学有针对性地开设了厨艺课,并成为学生最喜欢的课程之一。课堂授课内容涵盖日常生活中的常见内容,如面食、菜肴和水果拼盘的制作等。每节厨艺课分为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所占时间比例为1:3,即主要侧重学生的操作,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动手实践。在课上让4~6个“小厨师”通力配合一起动手,一同分享劳动成果,有效搭建了团队协作、密切配合、增进交流的创造平台。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通过看、摸、闻、尝等体验和感悟,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中获得成长。

2.3 用“礼仪课”提升学生养成素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第一需要是学会交往,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其次才是学会学习,只有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进一步发展个性,改变学习行为。十二三岁的孩子接受能力和模仿能力极强,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开设“礼仪教育”课程,可使他们系统接受礼仪熏陶,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为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连续性、完整性的教育训练,落实学校的育人目标,拓展更加广阔的教育空间,将“礼仪教育”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头戏”,促进了学校“为学思想”的更好形成,使学生养成文明的习惯,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奠定了牢固基础。校本课程本土化促使学生体验到最真实的文化内涵,也成为植根于学生心中最直接的文化情怀,成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宝贵财富。

学校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既没有适用的教材,又没有专业的师资。为实现既定目标,学校组织全体音乐教师以自学和外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打造师资队伍。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校的数字化教学研究室为课程制作教学片,供教师、学生在课堂上使用。该教学片在学校网站上设有链接,学生可在家观看、学习。通过对该课程的理论探索和课程实践,现已形成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方法、课程评价等的较为完善的课程资源,为提升学生素养提供了参考性思路和示范性模式,为学校有序、有效地深化学科课程实践奠定了牢固的基础。唐山友谊中学师生组成的礼仪队,在唐山市礼仪大赛中取得了一等奖的殊荣,学校也成为唐山市礼仪协会理事长单位。

2.4 用评价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作为主线存在的核心素养贯通整个教育的各环节,学校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紧密围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进行,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教学评价也应随着校本课程的多元化而不断发展。校本课程具有贴近生活、宽松度较高的特点,为学生喜闻乐见。运用良好客观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内在的学习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踊跃的学习状态。如在厨艺课上,学生每节课的成绩由自评、组内互评、各小组代表互相品尝后的赋分和教师评价四部分组成,学生课堂参与度非常高。作为校本课程的“阅读经典诗词歌赋”与定期举办的阅读讲座、诗词比赛等活动相呼应,让学生既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又把读书的温馨和静谧传遍校园;学校在拍摄礼仪课教学片时,片中的演员都经过每届学生的层层选拔而产生,看到师兄师姐成为教学片中的主角,他们课上刻苦训练,课下认真揣摩,每位学生都得到充分展示。截止到2019年,唐山市友谊中学已连续九年开展了“放飞青春梦想,争做美德少年”校园艺术节暨“认星争优,做美德少年”主题活动颁奖典礼,在重视学生日常教育的同时,向50名拥有爱心、孝心、礼仪、诚信的学生授予“美德少年”称号,通过评选、表彰等形式弘扬传统美德,促进学生健康全面成长。

3 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

学校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3]的终极目标,在实践中逐步完善与学校定位、学生核心素养相适应的校本课程体系,确立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将核心素养贯通到每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与内容中去,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落到实处。

3.1 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阶段目标

《意见》要求学校应“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自教育功能定位,理顺各学段的育人目标,使其依次递进、有序过渡”[3]。校本课程阶段性目标应尊重每个学生、每所学校、每个地区的差异,研发出基础教育改革中满足这些差异的校本课程,对照“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我发展和社会参与等三个层次的发展目标”[8,p167],依据学生不同年龄特征、不同学习阶段以及不同的发展任务,合理地开发设置校本课程,使学生通过自主选择满足学习需求,实现基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在建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学校既应明确自身的育人目标,更要注重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3]的特征,以学生的未来和终身发展的角度挖掘校本育人优势、学科育人价值、综合育人功能,担负起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3]的根本任务。

3.2 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师队伍建设

《意见》要求:“强化教师育人能力培养”,“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着力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增强育人能力”[3]。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对教师群体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作为课程开发与实施主体,不仅是校本课程的参与者和助推者,更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因素。教师需通过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促进自己专业发展。学校应立足“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构建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校本课程体系,并通过定期开展教师培训与研修、开发本土化的优质资源、发挥区域和网络教研优势,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且具备高水平课程领导能力的教师队伍,充分发挥教师的育人作用。

3.3 明确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评价

《意见》提出:“鼓励学校积极探索,完善科学多元的评价指标体系,引导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3]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评价应注重过程性与发展性,多元多维关注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全过程,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一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变传统的单向的师评生方式,积极倡导包括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在内的多元评价方式,不仅要重视建立学生小组和学生之间互动的评价关系,在课程评价中发挥学生的自觉性与创造性,也应使家长成为校本课程重要的参与者和制定者,鼓励多主体参与评价的方式,建立协同合作、相互作用的机制。二是评价内容的客观化。1983年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首次提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七种智能各有所长,优势各异,应适度发展”[9]。建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应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多角度、全方位地科学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8],“加强发展性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3]。三是评价方法的灵活化。校本课程的评价理念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评价不再是最终目的,不再是甄别和选拔,而是注重学生日常学习的量化反馈,动态监测学生在校本课程学习中进程,通过恰如其分的多元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树立信心,激励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品质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2001]17号) [J].人民教育,2001,(9):6-8.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J].中国高等教育,2010,(Z3):4-17.

[3]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 iness/tmlfiles/moe/s7054/201404/167226.html:2014-05-26.

[4]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9.

[5] 林崇德.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深入回答“立什么德,树什么人”[J].人民教育,2016,(19):14-16.

[6] 熊昱可,许祎玮,王泉泉,等.核心素养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路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1):41-48.

[7] 魏琨.分析中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时易出现的若干误区[M].中国校外教育,2019,(1):95-96.

[8] 梁园,张瑞.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选择[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4):166-169.

[9] 霍华德·加德纳.沈致隆,译.多元智能(第2版)[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14-36.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in View of Students' Core Accomplishment in the New Era by Taking Tangshan Friendship Middle School as an Example

XU Shun-jie

(Tangshan Friendship Middle School, Tangshan 063004, China)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strengthe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as well as fully implementing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plan for elementary education and fully completing the local curriculum norms. In recent years, Tangshan Friendship Middle School, based on student development core accomplishment system, exerted school-running features, excavated high quality resources, offered school-based courses highlighting localization and diversification, improved the education level in an all-round way, tried hard to make every student “grow up, become a talent and make success.

school-based curriculum; core accomplishment; moral education; overall development; evaluation subject

G622.3

A

1009-9115(2020)03-0157-04

10.3969/j.issn.1009-9115.2020.03.035

2019-09-16

2019-10-10

徐顺杰(1971-),男,河北唐山人,中教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教育管理与中学化学教学。

(责任编辑、校对:韩立娟)

猜你喜欢

校本育人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