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前行:开放大学的上海实践
2020-01-09袁雯
袁 雯
(上海开放大学,上海 200433)
2012年,国家开放大学和北京、上海两所地方开放大学在人民大会堂揭牌。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而生、30多年培养了数以千万大学生的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开始了以传统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全面战略转型,中国的开放大学开启了以建设“新型高等学校”为理想的征程。经过逾八年的实践探索,开放大学战略转型的认识是否变得清晰?距离转型目标还有多远?继续前行的道路和方向在哪?明确这些问题,无疑有助于开放大学实现理想的发展。
一、理想:建设新型高等学校
(一)什么是新型高等学校?
刘延东同志在国家开放大学、北京开放大学和上海开放大学成立大会上明确指出:“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同,开放大学强调的是面向人人,没有围墙,超越时空,强调非学历与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强调优质教育资源集聚、整合和共享……”“开放大学是开放教育的重要载体,它以灵活、全纳、终身为基本理念,强调办学思路的开放、办学方式的开放、学习对象的开放、教育资源的开放,为每一个有愿望、有能力学习的社会成员提供教育的机会和服务……”(刘延东,2012)。
2016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意见》提出的十二项主要任务中,第一项就是“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努力办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新型高等学校”(教育部,2016)。
新型高等学校,新在理念,新在模式,新在融合,新在共建共享,新在质量管理……诸多研究(郝克明,2013;王一兵,2017;袁雯,2018)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开放大学作为新型高等学校应该怎么想怎么干,不应该怎么想怎么干,并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形成了基本共识。
1.没有边界
开放大学实施注册入学、弹性修学的学习制度,基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实践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实现把大学办到社会中,办到学习者身边的理想,让学习者时时能学、处处可学。
2.服务人人
开放大学不设门槛,没有学龄限制,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参与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和社区学习的机会。守住教育公平作为社会公平底线的制度要求,实现助力每一位学习者全面和终身发展的理想。
3.适需质量
质量是生命线,开放大学秉持“适需、适用、适变”的人才培养特色定位和“满意、有效、达标”的质量观,实施宽进严出的质量管理制度,在满足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合格要求的前提下,建立有开放大学特点的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增强人才培养针对性和实用性,实现以过硬的质量赢得社会认同的办学理想。
4.人文情怀
开放大学以学习者为中心,用资历框架和学分银行等终身学习制度为学习者搭建成长的阶梯,用“宽进”实现有教无类,用因材施教保障“严出”,让所有学习者共享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感受制度的温暖和城市的温度。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开放大学是试验田和先行者。
(二)全民终身学习体系中的开放大学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新体系的要求,这也是国家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开放大学的理想和理想的开放大学因此有了更高的目标和更大的平台,即助力建成更为畅通、更具弹性、更加包容的教育新体系,人人有学习、发展、出彩、创造幸福生活的公平机会。
1.为教育新体系赋予更畅的联通性
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新体系中的开放大学,是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资源共享的纽带,可推动中等教育、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间更顺畅的贯通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间更便捷的沟通转换,高校与企业行业、科研院所优质资源的更高效的融合共享,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间更有效的人才共育联盟,在国家和区域层面建成更具张力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联通系统。
2.为教育新体系提供更大的弹性
开放大学以学习者为中心,探索实施灵活、便捷、弹性的学习制度,为建构更具弹性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新体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如在高等教育普及化背景下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开放入学制度、便捷的转校制度、基于多校选课的课程学习制度和可累积转换的学分制等等,在原有教育体系的刚性学习制度中嵌入灵活、便捷、可选的终身学习制度,产生新的制度活力。
二、现实:建设“新路”尚未成形
“新型高等学校”的建设目标和战略定位决定了开放大学必须闯出一条与国内高校和其他国家开放大学不同的建设新路。开放大学尽管在在岗人员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方面作出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资历框架、学分银行等覆盖全社会学习者的终身学习制度建设方面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和智慧学习软硬环境建设等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总体来看,与理想的“新型高等学校”目标还存在不小距离,中国特色开放大学的建设“新路”尚未形成。
(一)对“新型高等学校”的概念建构还不完整
开放大学作为“新型高等学校”究竟“新”在哪里?这既是个理论创新问题,也是个实践创新问题。具体来说,开放大学不仅要通过理论创新建构“新型高等学校”完整的学术概念,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创新呈现有说服力的建设成效。其中,首先要在“开放大学是什么”的理论建构上回答:开放大学相对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究竟“新”在哪里;开放大学相对于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以及高校继续教育、网络教育究竟“新”在哪里;开放大学相对于国外的开放大学、远程教育大学究竟“新”在哪里。其次,对于“好的开放大学是怎样的”,一要有标准,二要有评估,三要被政府、同行和社会公众感知认同。开放大学的理论与实践创新还必须经得起专业性的评价和时间的检验。概念建构的不完整和对新型高等学校普遍的认知不清晰,使得开放大学在回答政府为什么要支持,社会为什么要认同,学习者为什么要选择等一系列问题时底气不足。
(二)对“新型高等学校”的属性界定尚不清晰
就现状看,开放大学已被纳入高校序列管理,是在职成人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同时在职业培训、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在线教育、特殊对象教育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诸多领域也有开放大学的“身影”。但开放大学的新型高等学校属性往往被简化为“特殊高校”,是成人高校范畴中的“特殊分子”,更确切地说是从成人高校属性的广播电视大学“模块”中划分出来的专门一类大学。战略层面的定位设计和战术层面的路径设计不匹配,使得新型高等学校无立足之地。属性界定的不清晰必然带来开放大学在思想和行动上的不确定,从而产生“对不对”“要不要”“干不干”等一系列问题,导致理念多于实践的“无落点”状态。
(三)“新型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
开放大学的创新探索需要强大的内外部驱动力。内驱力主要体现为学校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外驱力主要体现为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社会的积极参与。主客观原因共同造成内驱力不足,长期的广播电视教育、成人高校办学经历,边缘化的思维定式和习惯做法难以更新,对新型高等学校的认识又无法一步成形;同时,对高校的一致性要求往往压倒了尚不十分清晰的新型高校特征,客观上形成开放大学向普通高校看齐、趋同的拉力。在外驱力方面,源于“新型高等学校”概念建构、属性界定的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国家和地方一轮接一轮的支持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大发展的重大政策和计划中,开放大学都被“缺席”了。
在未来与未知之间,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需要静下心来,重新回归开放教育初心,再一次专注于办好开放大学,思考开放大学理想的未来,思考影响实现理想和当前实践的那些未知。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为什么要办好开放大学?我们经常激励自己的就是让人人有机会得到合适的持续学习,为所有学习者提供合适的教育,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这些都是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一再强调的目标任务。我们要有清晰的认知,明确的方向,鼓足干劲,用实践和成效来回答一系列问题:开放大学使命光荣,如何践行?开放大学理想目标清晰,如何被政府、社会和学习者普遍认同?开放大学众“新”集聚,如何聚沙成塔,由“建设”到“建成”?开放大学重重创新任务,如何形成发展新动能?我们要看到:在创新办学形式、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方面,支撑学校整体转型的实质性成效仍然不够显著;作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试验田,体现人才培养的需求导向,“学用脱节”现象仍然没有质的改善;探索宽进严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的理念在行动上仍然不够踏实细致;作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学分银行和资历框架制度,其现实的被学习者需要的服务功能还没有很好地发挥。
三、探索:努力实现战略转型
建设新型高等学校的过程是个边研究边探索、边实践边反思的过程。战略转型需要破旧立新,必然充满挑战;战略转型以目标和需求引领,只有过程,没有终点。
(一)办学功能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转型
由单一的学历补偿教育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转型,成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柱。实现这一功能转型主要基于如下平台的架构:
1.学习型社会建设服务指导平台,实现学习型社会理论研究、师资培训、课程研发、品牌建设和推广等的各类资源整合,为社区教育办学体系内涵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指导服务。
2.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共建共享等公益和市场化机制实现各级各类教育资源汇聚,成为老年教育、职业培训、市民学习等各级各类教育的资源提供者,同时服务跨区域学习者,推进优质教育共享。
3.终身学习的融媒体平台,融手机、电脑、新媒体、智慧学习空间等提供直播、录播、全线上、线上线下融合等多种学习方式,实现为数以千万计学习者提供便捷高效的学习服务。
4.学习成果认定与转换平台,依托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建立学分互认标准体系和沟通机制,初步实现职业教育、普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学分转换,实现学历学分与部分非学历培训学分的转换,人才培养“立交桥”基本成型。
随着大学功能转型和平台功能架构的基本完成,新型高等学校初具雏形。
(二)教育目标向促进人的终身发展转型
随着学习者的学习动机由生存性需求向发展性需求转变,以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开放大学体现出“适需、适用、适变”的人才培养特色定位。
1.适需,即提供多元的教育服务,适应开放教育规律、用人单位要求和学习者需求。学历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发展能力的、适应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非学历培训致力于提升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帮助其获得职业资格认证;社区教育致力于提供休闲文化教育,丰富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
2.适用,即提供实用、够用、好用的知识学习;帮助学习者掌握适应岗位要求的技能,开拓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新路径;帮助学习者发展兴趣爱好,丰富学习者精神生活。
3.适变,即在为学习者提供适用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学习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团队工作能力等的培养,帮助学习者提高适应科技快速变化背景下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能力。
随着教育目标的转型,开放大学面向人人的服务供给模式基本形成。近年来,学历在校生规模保持在7万多人,每年各级各类培训规模达50万人次,每年社区居民的参与规模达560万人次。
(三)教学内容向学以致用转型
要培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首先必须走出“学用脱节”的困境,因此教学内容必须向学以致用转型,转型的关键是如何“致用”。
1.建立需求对接机制。这着重体现在三方面:1)对接区域发展战略。重点建设养老服务类、家政服务类、教育类、基层社会治理等大民生类专业,逐步确立在满足区域发展需要中的不可替代性;2)对接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企业共同制定“双元”设计的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立“双师型”专兼职教师队伍,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一线岗位实践紧密结合;3)对接学习者的学习与发展需求。依托入学新生学习需求调查、毕业生学业评价调查,以及市民终身学习需求与能力监测结果,分析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等的需求变化。
2.探索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机制。需求导向已成为学校专业和课程调整建设的基本机制,并由此形成了开放大学独特的专业群、模块化建设路径,以更好适应新机构、新岗位、新技术等提出的人才新需求;基本形成了以特色学院为载体的合作办学模式,实现校企、校政、校地以共同需求为导向的紧密合作;基本形成了融教材、在线资源、直播面授、短视频等多种形式为一体的呈现方式,帮助教师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调整。
随着教学内容的转型,开放大学的办学实践与社会发展的紧密度更加凸显,教师对行业实践的动态追踪、专业内容的灵活组织、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等更加积极主动,学习者对课程结构和学习内容的认可度逐年提升。
(四)教学方法向有效和个性化转型
不同基础的学习者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有质量的学习,教学方法只能向促进有效学习和个性化支持转型。
1.更加关注课程教学目标与过程的一致性。这是体现教学方法有效性的“捷径”。学校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按照课程和教学质量标准,严格落实教学计划,将基于教学目标的教学测评贯穿教学全过程。
2.更加关注学习有效性。这是对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拓展和深化。学校结合教师特点和学习者习惯,以最有效的传播方式开展教学,推进直播课堂、移动学习、在线单科学习等实践。
3.更加关注支持个性化。这包括运用学习分析技术建立学习者模型,为学习者画像,实现学习预警、学习检测、学习评价、学习补救、学习协作等个性化支持服务功能。
随着教学方法的转型,在线学习平台的功能逐步更新和升级,多种学习终端在课程设计和学习过程中实现了融合。面向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平台通过线上学习地图、特色频道、学习活动和学习团队创建等方式,成为各类人群在线休闲学习的主平台。
(五)质量管理向标准导向的全过程控制转型
质量管理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质量观、质量标准、质量监控、质量评价、质量反馈等多方面共同推进。
1.确立达标、有效、满意的质量观。这是依据国际远程教育和我国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确立的,包含三方面:市场质量观、增值性质量观、目标性质量观。市场质量观指满足学生、机构、政府等利益相关者需求;增值性质量观指教学具有引起学习发生的效果;目标性质量观指达成教学与学习预定的目标。(上海开放大学,2019)
2.建立质量标准与规范,包括建立课程质量标准、在线资源建设标准,确保课程一体化设计与实施的规范化;明确办学系统“六统一”质量管理规范,推动整个办学系统的质量管理转型。
3.实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即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基于整个学习周期的教与学状态数据采集与分析,动态掌握在线学习人数及学习参与状况,提供基于全学习周期的教学质量反馈。
4.开展内外部质量评估,外部质量评估由第三方独立实施,面向毕业生及其用人单位开展满意度调查,了解社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评价与反馈。内部质量评估主要依据开放大学的办学特色,实施总校与分校的办学水平评估,以自我评估推进改革实践。
随着质量管理的系统推进与转型,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社会认可。2019年,第三方开展的质量调查显示,毕业生的学习总体满意度为92.43%。毕业生岗位所需的基本专业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办公软件应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均得到90%以上用人单位的肯定。
四、前行:迈向一流开放大学
未来,开放大学仍将在理想与现实中奋进。城市发展不停步,开放大学的探索就永不懈怠。在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新体系中,开放大学唯有不断前行,才可能在构建面向每个人、适合每个人、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中找准位置,在承担新的使命中找到发展的空间。
(一)提供一流的开放教育,实现大规模个性化因材施教
如果说大规模是开放教育的基本特征,体现了面向人人的教育服务供给能力,那么,一流的开放教育就是在大规模基础上的个性化,用大规模的教和个性化的学实现规模与质量的统一。这是由宽进至严出的必由之路,也是大规模培养终身学习者,建成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流的大规模教,除了高水平师资、高质量课程和专业等必备的基础要素外,教的方式尤为重要。如何以更有效的教的方式服务不同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学习者,是开放教育永恒的课题。而在大规模的教与个性化的学之间,不能缺少的是依托信息技术建构一流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由它帮助学习者实现灵活、便捷的泛在学习,通过学习提醒、学情分析、困难预警等,支持学习者越过障碍达成学习目标。
(二)实施一流的联动融通,为学习者搭建终身发展的阶梯
如果说学分银行和资历框架构成了终身学习基本制度,那么个人学习档案或个人学习账户就是这一基本制度的应用,学习者使用个人学习账户信息的理由和频率就是这一基本制度的效用。联动融通需要的是终身学习基本制度的不断完善,一流的联动融通还要求这些制度能面向每一位学习者,既得到应用,又体现效用。
要实现上述目标,在制度层面,迫切需要完善终身学习基本制度,为学习者终身学习提供更畅的联通性和更多的弹性,让每一位学习者找到合适自己的成长成才阶梯。除了继续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在体系上的衔接沟通,各级各类学习成果在制度上的认定转换外,还需要更多学习制度的创新,如基于完全学分制的、以课程为单元的开放学位制度以及满足新兴岗位复合交叉人才需求的多学位学习制度;在实践层面,迫切需要落实为学习者建立个人学习账户的国家要求,激活学分银行的服务功能。区块链技术已经为实时记录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提供了实现路径,学习者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能够在个人学习账户中即时体现又为激活个人学习账户提供了数据服务基础和应用前景。个人学习账户应该并能够成为学习者职业发展、个人成长的信用,成为与学历文凭同等甚至更为重要的学习档案。
(三)建设一流的智慧校园,用智慧学境支持智慧学习
人工智能时代正在快速来到。依托信息技术发展的开放教育必须思考“AI+教育”是什么?如果说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在人工智能时代的实践就是智慧学习,那么基于AI 打造智慧学境就是开放大学作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引领者的应然目标。建设一流的智慧校园,核心是要创设面向人人终身学习的智慧学境,打造一种可过程记录、可情景识别、可环境感知、可社群联接的智慧学习环境,成为构建全民终身教育新体系的智慧载体。
建成智慧学境,需要满足符合智慧学习特点的适用性、有效性和融合性要求,包括:通过研究解决个性化学习服务、在线学习有效性、个人数据隐私保护、泛在学习的便捷性等问题提高智学境的适用性;通过智能学伴、智能助教和学习分析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专属学伴和个人学习效果诊断书,为教师提供专属助教和教学效果诊断书,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内容和方式的融合、线上线下学习数据的实时融合、学习过程与学习评价的即时融合,生成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学习环境,从而为创建更适合人人的教育提供智慧学习方案。
(四)推进一流的治理运行,把大学办在社会之中
以系统方式实践平台型大学的治理运行,是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大学办学模式。迈向一流,就是系统更强,平台更大,覆盖更广。开放大学只有集全社会力量,才可能实现把学校办到社会中的理想。因此,一流开放大学建设不是一所大学的办学实践,而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开放的合作机制,形成最广泛的师资、资源联盟,促成需求相关方共同参与开放大学的办学实践,以更高水平的治理运行促进高质量发展。
推进一流的治理运行,需要按照开放大学的理想和新型高等学校的建设要求,持续探索多层次、多中心开放教育体系治理运行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路径;按照提供面向人人、终身学习服务的办学宗旨,持续探索优化“三教融通”机制,实现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与社区教育之间在资源、师资、服务等方面的开放与共享。
(五)实现一流的战略服务,彰显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价值
为更多的人提供更好的多样化的学习服务,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这就是开放大学的社会教育价值。
开放大学还是国际开放远程教育领域的一员,是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体力量之一。在努力实现开放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国际认可,提升人工智能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提高开放大学在国际开放远程教育领域的影响力等的过程中,开放大学需要有更多的探索实践回应社会对开放大学的期许,讲好开放大学的中国故事、上海故事,造福时代新人,用奋斗创造开放大学的理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