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是这样学习语文和英语的

2020-01-09刘天佑

考试与招生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刷题短语语感

>>>刘天佑

先来说说语文吧。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却经常不被考生重视,这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桎梏。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摆正态度,而要想摆正态度,就有必要先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分析:一,高中的语文内容比较繁杂,各部分知识点区分不明显,导致学习时难以真正形成体系,学过之后没有对知识的掌握感;二,高考对语文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其目的是培养语文学科的素养和思维,但在学习时很多人往往简单地将积累和记忆作为主要目标和评判标准,不能达到高考对语文较高层次的要求;三,语文各题目之间区别较大,且评判标准不一,对学习结果的反馈不明显,会让人产生做语文题就是“碰运气”的想法,从而轻视语文学习。分析了这三点之后,我们就应该明白,语文学习的方法和导向与理科有着极大的区别,“刷题”在语文科目是收效较低且难以坚持的,仅凭短时间的“突击”甚至会适得其反,这些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理科强的同学往往语文较弱且难以提分就是这个道理。面对语文,要抱着打持久战的决心和准备,做好规划,切忌急功近利、盲目从众,不能被当前的成绩消磨掉信心,如果有必要,可以进行较小的模块训练,但是不能沉浸在短时间“刷题”的存在感中。

明确了态度,就要静下心来,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学习。

1. 设定好目标 在高一高二时语文试题的难度不会很大,120 分为一般水平,130 分为较高水平;在高三,语文的难度会有较为明显的提升(语文也是唯一一门高考真题难度可能会大于历次模考题难度的科目),同学间分数的差距也会拉大,有很多人会在100 分附近徘徊,110 分为一般水平,高的则能达到130甚至140 分。在不同时期都要有明确的定位,个人建议将高考语文成绩目标定为130 分,因为这是可以通过努力达到且效率最大的分数,以这个分数作为参照点,激励自己坚持下去,不要自满膨胀。

2. 按照计划走 语文老师的授课是按照计划循序渐进的,跟着老师的节奏进行学习和复习最省心、最高效。不要因为成绩的起伏就中断计划,更不要因为其他学科的不足来占用语文学习时间进行弥补。其他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通过刷题训练来提升的,但是如果在高考前三个月语文仍旧在一般水平的话,投入再多的时间也只是杯水车薪。语文学习所需要的时间并不多,但是要细水长流。

3.改错和积累 语文也是需要改错本的,但是不需要太厚,改错本主要记录默写、古文、病句方面的易错点,可以将典型的阅读题粘几道上去,不要多于6 道,因为阅读题的文字太多,即使摘在改错本上也不会多看。积累本要分模块,同一类型的知识要积累到一个地方,便于查阅和记忆,具体应当积累成语及其释义、文言文字词及其释义、名家精彩语句、素材与拓展、平日里的想法等,积累的内容要时常翻看,做到完全熟记。

4. 阅读 阅读要抱有目的性,阅读的作用有两个,一是练习阅读理解题,二是对写作进行积累。在做题或者读书时很容易只注重其中的一个作用,比如做小说阅读题的时候只去分析情节和人物情感但对作者的优秀语句却视而不见,看名家作品时只关注摘抄语句却忽略了分析。在阅读时一定将这两点都注意起来,阅读理解和积累本来就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偏废。

5. 写作 阅读和写作也是相辅相成的,阅读中的难点往往也是写作中的难点,很多同学阅读时不加揣摩,写作时也不思考,自然难以提升。写作并不能靠一时兴起,而要靠长期持续的训练,我建议每周写一篇800 字的随笔。平日里的灵机一动可以记入积累本中,但是在记入前要将想法进行提炼和拓展使其成熟,典型的场景或恰当的描写方法,也可以记入积累本中。写作时可以刻意地将积累的内容加进去,但是写完之后必须加以分析和雕琢,可以请老师帮助分析和修改,要“百改不厌”,把薄弱的地方再多加积累和训练。

6. 论述类文本阅读 之所以把这个题型放在这里,是因为它十分重要且有逐渐变难的迹象。论述类文本考查的是对文本信息的提炼和总结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直接体现。做这类题的关键在于分析作者的导向,即“情感”,避免先入为主的思想,从文中体现作者意图和立场的地方来理解文章。具体可以通过精做题的方法来训练,做四道相同类型的阅读题,对比答案分析自己的错误点和疏忽点,将其记录到改错本上,有时间时多翻看揣摩。

7.其他需要注意的点 书写一定要规范,横平竖直,如果感觉书写不规范就在平时练一练字;语文课的内容繁杂,因为老师希望通过联想知识点提升同学们的素养,很多同学却不重视语文课,要注意每堂语文课都是一次积累。

相比于语文,英语的要求都降低了一些,主要以积累和练习为主。但是,作为一门外语,它也代表了一种思维方式和习俗理念,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文化底蕴、人文情怀和抱负胸襟。如果只是刷题而忽略命题者的本意,那么英语学习就变得索然无味,成绩也很难提高。英语学习所需要的时间要比语文多一些,因为背单词会耗费较多的时间。可以把零散的时间用在英语学习上,在路上、食堂、课下都可以背单词、短语和句子,较长的课间可以做英语阅读题。学英语要不厌其烦,查过的单词如果不清晰要再查,背过的单词如果模糊了要重背,学过的短语如果忘记了要再过一遍。初学时的新鲜感很容易过去,反复忘反复背才是常态,像单词、短语、语法这样的基础一定要牢固,只有耐得住枯燥才能进一步提高。这里有几个经验和窍门与大家分享。

1. 联想记忆法 于我而言,用拼音就可以解决一部分单词的背诵,部分难记的单词可以通过构建场景来辅助记忆,在模糊的时候加以复习;短语搭配要死记硬背,“熟悉”了之后就会形成相应的“语感”。除个别特例外,可以通过读的顺与不顺来判断其是否正确,当然这就要求对所有的短语都熟悉,在此之前忍受背诵的煎熬是必要的。关于语感,颇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养成语感对英语水平的提升有很大作用,很多短语搭配题,甚至某些阅读题、完形填空题都可以通过语感来解决。语感的形成需要多读多念,这也是在变相考查你的口语能力,而语感的完善需要不断地记忆与矫正。要注意在它完善之前,做题时不要依赖语感,在完善之后,也不要尽信语感。语法分析仍是要占主要地位的,不能舍本逐末。

2. 形成阅读理解题的解题思维 做英语阅读题的关键是分析作者的意图,并且要通过西方人的思维和视角来进行分析,比如,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隐私,被人问及年龄和收入时会产生嫌恶。高考阅读材料基本使用的是原生的外国报刊内容,如果有条件可以订阅一些这样的报刊,如经济学人。平时在做阅读题时,要刻意训练自己猜词的能力,不要查词典和翻阅笔记,保持好心态,不要做无谓的纠结,做完题目后对照答案,将不理解的地方进行查阅并摘到积累本上,由于不同题型设计的单词是有区别的,所以可以按题型划分区域。对于阅读中出现的比较精妙的句子,摘到作文本上时常赏读。

3. 英语作文的写作 英语作文一般会经历一个由简单到花哨再到质朴的过程。在最后阶段,英语作文考虑的不是哪种语句最长最复杂,而是哪种语句最贴切,哪种短语和单词最符合要求。在训练时,写完一篇作文后,要逐词进行分析,哪些词重复太多,哪里的句式过于单一,哪里进行替换更为贴切,哪里词不达意,哪里内容匮缺,都要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法,并在下一次的训练中注意。英语的书写要求比较严格,但是易于训练,只要掌握26 个字母的大小写和间距即可,只要进行刻意训练,大概一个月就可以见成效。

4. 心态 英语考试比较考验心态,在试卷中可能会遇到之前查过的单词,如果记得清楚,有可能会因为比较激动而选错;如果记得模糊,又有可能陷入懊悔之中。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最好的心态就是注重分析,不要被以前做过的题限制思维。由于英语是高考的最后一科考试,很多人会心生浮躁,这是不可取的,坚持到最后才能取得胜利。

轻松一刻

爷爷唱小星星

爷孙俩在看《爸爸去哪儿》。

孙子突然问:“爷爷,你会唱小星星吗?”

爷爷说:“会呀!”

孙子高兴地说:“那你唱给我听。”

爷爷兴奋地唱:“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风风火火闯九州啊!”

换位思考

自习课上,小明和同桌在做数学题。

有一道题,小明想了半天,实在不会做,就对他的同桌说:“我跟你换一下座位。”

同桌问:“为啥要和我换座位?”

小明神秘兮兮地回答:“你没听人说过吗?遇到不会做的题,要学会‘换位思考’! ”

造句

小学语文老师批改学生的作业,有一道题要求用“有……有……还有……”造句。

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昨天去姥姥家,姥姥给我拿个鸡腿吃,我吃完了问姥姥还有吗,姥姥回答:‘有,有,还有!’ ”

怎么记单词

小乐向英语学得好的同学请教:“平时你都是怎么记单词的?我怎么老记不住。”

同学说:“其实不难,微信密码你是怎么记住的,你就怎么记。”

听完后,小乐颇多感触,回到家,果断地把微信密码改成了一个比较难记的单词。

第二天,小乐的微信上不去了……

猜你喜欢

刷题短语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浅谈高中物理学习的刷题技巧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始不垂翅,终能奋翼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让思路自然简单些
《健民短语》一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