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考经济学类专业,你应了解这些情况
2020-10-23>>>牟锋
>>> 牟 锋
说起经济,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财富的流动。其实,经济并不只是涉及金钱和财富,现代的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及如何将有限或者稀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社会科学。
经济学起源于希腊,早期经济学代表人物以色诺芬、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现代经济学从1776 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开始奠基,经历200 多年的发展,形成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等众多专业方向并广泛应用于不同人类活动领域,指导人类快速地进行财富创造和积累,提高人类生活品质,促进人类社会迅速向前发展。
如果你能读懂经济学,你会学习到机会成本、取舍抉择、边际效应、贸易活动、货币政策、市场配置、通货紧缩、通货膨胀等词汇,并学会使用经济学中的概念来解释你所碰到的经济现象和活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为一个高中生,如果想选择经济学类专业,我们应该掌握和了解哪些基本知识,才能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一、经济学类包括哪些专业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经济学学科门类下包括经济学类、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4 个专业类,这4 个专业类又包含了23 个专业,具体专业名单如下(见表1):
其中特设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T 表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在专业代码后加K 表示。
表1
二、报考经济学类专业如何选科
经教育部及我省教育行政部门审定,目前在我省招生的各普通高校已公布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 模式)。“3+1+2”模式是指:“3”为全国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所有学生必考;“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 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学、思想政治、地理4 个科目中选择2 科。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将按首选物理、历史两个科目分别公布招生计划。
《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3+1+2 模式)》以本科专业或专业类为单位设定首选科目要求、再选科目及再选科目要求。首选科目要求包括仅物理、仅历史、物理或历史均可3 种,再选科目包括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 科,根据再选科目数量,选考要求分为“考生必须选考该科目方可报考”(1科)、“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2 科)、“考生选考其中1 门即可报考”(2 科)和“不提再选科目要求”。
1.经济学类专业首选科目的要求
表2 是在河北招生高校的经济学类专业首选科目要求。(此表依据的是2019 年7 月河北省教育厅公布的数据,最终应以高校在河北省当年公布的数据为准)
表2
经济学类专业首选科目统计(如图1)
图1
如上图,首选科目要求是“物理或历史均可”的有639 所院校的1432 个专业,仅物理的有93 所院校的136 个专业,仅历史的有7 所院校的7 个专业。
也就是说,选择物理作为首选科目,可以覆盖99%的经济学类专业;而选择历史作为首选科目,则可以覆盖92%的经济学类专业。
2.经济学类专业再选科目的要求
在河北省招生的各高校对经济学类专业的再选科目做出了以下要求。(如表3)
表3
经济学类专业再选科目统计(如图2)
图2
在我省经济学类专业招生的高校再选科目要求有以下7 种:一是不提科目要求,有671所院校;二是化学和地理科目必选其一,有1所院校;三是化学和生物科目必选其一,有4所院校;四是化学和思想政治必选其一,有1所院校;五是思想政治和地理必选其一,有4所院校;六是必选思想政治,有2 所院校;七是必选化学,有1 所院校。
也就是说,再选科目中不提科目要求的,可以覆盖98.6%的经济学类专业;而选择思想政治课作为再选科目,则可以覆盖近乎99%的经济学类专业。
三、毕业生就业方向
(一)经济学类:可到高校或研究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到政府、企事业单位、会计师事务所等工作。
(二)财政学类:可到政府机关、审计部门、财务公司、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担任公务员、财务人员、税务律师等。
(三)金融学类:可到各类银行、保险公司、理财公司、证券公司、担保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业监督机构、金融租赁、上市公司证券部或财务部、会计师事务所等工作。
(四)经济与贸易类:可到商业(包括粮食、供销)、对外贸易行政管理部门、国民经济综合部门、贸易公司、涉外企业、公司的海外业务部和客服部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