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北省高考文综历史学科试卷答题情况分析
2020-01-09付玉旺李君芳申艳广
>>>付玉旺 李君芳 申艳广
2020 年是河北省新高考前的最后一年,由于历史学科本身的特质与要求,试卷试题延续了学科一贯坚持的严谨稳定,题型题量与往年一致,难度基本相当。但同时随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逐渐推广与普及,也有一些新的变化,试卷在保持基本稳定的同时,更多地展现了新课程标准下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的新要求。
一、试卷结构及知识结构设计
2020 年历史学科试卷结构、知识结构、题量题型等的设计均相对比较稳定。
试卷结构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两部分,总分100,其中客观题48 分、主观题52 分。
知识结构设计包括古代中国、近代中国、现代中国、古代世界、近代世界、现代世界六个板块的内容。其中12 道客观题所属的知识模块和2019 年一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占4 题。在时段及分值分布上稍有变化,古代中国4 题16 分、近代中国3 题12 分、现代中国1 题4 分、古代世界1 题4 分、近代世界2 题8 分,现代世界1 题4 分(2019 年近代世界3 题12 分,现代世界部分在客观题中没有出现)。主观题第41 题25 分,为现代中国和现代世界板块的综合试题,考查的是中德关系;第42 题12 分,为古代中国板块综合试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历史阶段特征;选做题部分15 分,第45 题考查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第46 题考查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47 题考查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客观题部分,有两道文化史模块的试题涉及了思想文化对社会的影响;必做题部分,世界史所占分值与2019 年相比大体相当,主观题41 题以中德关系为切入点考查国际关系。结合当今尤其是2020 年的国际形势,这一点很值得各位考生重视。
二、试题分析
(一)试题的总体评价
党的十九大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也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强调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和贯穿教育各领域。《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也明确写道:“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理念,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使历史教育成为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发挥历史课程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考评价体系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学科考试内容的选择既得符合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又得根据高中课程标准进行科学的设计。
2020 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全面贯彻了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试题设计整体渗透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改革创新和时代精神、革命文化、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等学科素养的考查;突出了“面对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面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面对新时代对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新要求,面对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的新形势”的学科特征。
(二)试题的考查内容和考查目标
1.基础性:注重基础与课本知识,依托主干知识,重现基础性
2020 年的历史试题与往年相比,在试题类型、内容比例、呈现形式、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原有的风格,继续体现了“重视基础,考查能力,关注热点,材料灵活”的特点。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全部涵盖在考试大纲的范围之内,消除了考生的陌生感和恐慌感。全国卷题干的材料不会重复教科书中的材料,历来非常新颖,是动态的、变化的,但是考查的内容不会脱离所学知识。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对所学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遵循这一原则,所涉及的知识都是课程中的基础知识。
例如客观题涉及的有:春秋时期分封制度的变化、唐代的绘画艺术、北宋经济发展中水稻和小麦的推广、清代儒家思想观念对纂修宗谱的影响、近代西学传播对晚清社会兴办实业潮的影响、民国时期的度量衡不统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的转移、20 世纪80 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中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古希腊雅典民主法制建设的直接民主制度、16 世纪文艺复兴对人的认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对区域经济安全的保障,等等。这些都是重大历史问题,为考生所熟知,试题用主干知识考查考生的能力水平,有利于考生的发挥。
2.综合性:强调能力,注重综合,突出唯物史观的运用,聚焦关键能力与核心素养
从试题的考查目标来说,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相结合,突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但绝非单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试题以基础知识为载体,同时又侧重对考生的分析和解读材料信息及运用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把考查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知识的内在联系上,放在看待历史发展过程并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放在从不同思维角度和思维层面去认识和理解历史问题上。在考查基本方法和基本思维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启示性、开放性,考查考生独立思考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考查了考生学习历史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实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
例如41 题材料解析题,材料一摘编自刘德斌主编的《国际关系史》等,一段6 行190字,勾勒了20 世纪50 ~7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原因;材料二摘编自吴友法的《德国现当代史》等,一段8 行243 字,叙述了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与2019 年41 题相比,2020 年41 题文字表述增多,但整体阅读量不超纲、不超标,对考生历史学科素养要求较高,要求考生透过历史纷杂的表象认识本质。两则典型材料的选取注重从学科本质出发,考查考生历史学科的思维水平,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和宗旨,特别是对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很好的渗透,不仅对考生的知识储备、语言表达、分析概括、对比分析、历史思维等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还贯彻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本题不仅要求考生仔细解读材料,把握时间节点,最大限度提取有效信息,并准确概括20 世纪50 ~7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同时,又要求考生正确分析变化的原因、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以及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试题要求考生以时间为突破口,联系与之最近的重大历史事件,将中德关系放在重大历史背景下,甚至扩大世界视野置之于国际格局的背景下,来具体分析相关问题,并引导考生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综合分析中德两国的发展特点和需求,从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经济迅速发展、市场潜力巨大、国际影响力提高,德国统一后经济发达、急需中国巨大的市场、积极寻求经济发达基础之上的政治大国地位等做出推断: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是推动两国关系发展变化的最终原因。这样逐步层层深入,使考生加深对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解和运用,为当下时代的抉择、坚定不移地发展经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了很好的历史诠释。概言之,考生必须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归纳,尤其要结合在改革模块中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迁移,从而更好地组织答案。
新课改之后,历年开放题设计的总体思路是考查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这无疑是正确的,也是需要坚持的。从历年一线教师、考生的反映来看,也起到了引领教学方向、培养历史思维、训练高级思维和拔高的作用。2020年42 题的整体设计进一步明确了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素养和宽阔的视野,能够在知识积累、素质养成和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该题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等层级,考查的学科素养囊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 时代性:关注社会现实,注重长效热点,渗透家国情怀
历史主观题向来充分关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适度关注时代主题,呼应社会热点,注重学科特点和时代特点的紧密有机结合,并以其历史注脚来拓展或深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认识,“使学生能够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从而形成热点冷思考的格局,将高考试题本身构建成某种历史担当。
比如第41 题材料分析题考查中德关系,某种程度上是国际热点的照应,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西方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但德国等一些国家继续与中国保持比较密切的关系。
再如第45 题选做题,试题材料按照编年史体例,以表格的方式呈现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的内容,这种方式在全国卷试题中比较罕见,让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的措施并分析其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考查清末新政时期的经济尤其是商业的发展。
还比如第47 题选做题,通过精心选取素材,构建试题情境,坚持唯物史观,引导考生增强家国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以魏晋南北朝时期才华出众、政绩卓著、品格高尚的西魏名臣苏绰为背景,立足于西魏聚集民心、由弱变强,对后世统一北方乃至全国的意义,沿着苏绰的历仕经历,反映了中国古代民族融合和国家发展强大的艰苦历程,激励考生为实现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不断开拓进取。在选题上既注意了与党和国家的人才选拔要求相契合,又考查考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水平和家国同构观念。
历史学科着眼于疫情影响下的国际关系,以及当下时代的抉择,关注长效热点,通过考查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和改革开放史,促进考生进一步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和历史必然,激励学生坚信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凸显了我们的制度优越性,引导学生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紧扣时代主题,增强了时代气息,渗透了家国情怀。
4.灵活性和开放性:灵活运用材料,创设新的情景,具有开放性
试题不拘泥于教材主干知识的具体表述,而是突破教材,从新的角度和视角重新整合相关知识,灵活运用材料创建情景,搭建一个测试考生学科能力的平台,试题的选择和运用既有以前风格的继承,也体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稳中有变,变中出新,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材料阅读量适中,文字通俗易懂,减少了考生的阅读障碍,更利于考生发挥。试题不追求材料的形式,而注重对材料内涵的把握和利用。新课程标准积极追求“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开放式论述题的设置,是全国新课程卷的创新,它对历史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广受赞誉。
对照以往全国卷试题不难发现,2020 年的42 题比较简单,很好地体现了“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高考”。该题继续保持了开放性的特点,以论证题的形式出现,材料以宋代历史著述的书名为例,反映了作者对宋代时代特征的认识和理解,考查了中国古代史的时代特征。每一个历史时代都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试题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要注意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掌握各个阶段历史发展的特征,把握时代主题,培养历史学科素养。
就试题的内容和结构而言,2020 年42 题可以用“最常态、最普通、最灵活”来概括。最常态:历史的阶段特征是高中历史教学和高三备考最基本的内容和最基本的要求;最普通:围绕时代阶段特征,运用史实进行论述,是广大高三师生在平时备考中经常使用的训练方式;最灵活:中国古代任何一个历史时期都是符合题意的,可长可短,可以是某一具体朝代,可以是某一朝代的某一时期,也可以是几个朝代的跨度,甚至是两个时代的交界处。从阅卷角度来看,2020 年的42 题也“最开放”,近年来这种最开放的试题,给阅卷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与挑战,知识之繁,说法之广,角度之多,表述之杂,需要一一分析和辨别。
从试题的命题立意来看,这道题是比较成功的,是“一核四层四翼”的综合体现。两宋时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程中的重要一步,经济繁荣、政治发展、文化璀璨、民族交融,但随着周边民族政权的不断汉化,宋政权又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因此,试题材料所给的书名示例中既有国家辉煌的民族自信,也有面对危机的思考与努力,这是立德树人的体现。而开放的设问、围绕阶段特征的论述等又有利于为高等院校选拔创造性人才,同时引导高中历史教学要落实核心价值和学科核心素养,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关键,坚持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统一。从本题的作答情况来看,也充分暴露出考生在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对于高中新课标颁布后的历史教学具有极强的引领作用。
三、答题情况分析
2020 年河北省高考文综历史试卷难度相对稳定并略有降低,答题情况普遍好于2019年,42 题得分率较高,其他题得分率与2019年大体相当,整体得分情况成弧线形,区分度也较好,有利于高考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
选做题比例和2019 年相比略有变化,考生选做45 题的比例接近二分之一,与2019年相比有所增加,考生选做47 题的比例为二分之一稍多,与2019 年相比略有下降,考生选做46 题的比例大大降低。
四、问题分析
考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类:第一,基础知识不牢固;第二,审题不认真或者审题不清不准,不按要求作答;第三,利用材料时缺乏目的性,照抄照搬,缺乏提炼、概括,对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较差;第四,历史思维欠缺层次感,逻辑性差,思维混乱,角度不全;第五,不能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准确表达。
下面各题具体分析。
(一)41 题
1.审题不清
第一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20 世纪50 ~70 年代中国与民主德国、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及其原因”。设问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第一层次要求考生分别回答中国与民主德国、中国与联邦德国关系的变化。答案要点为:“中国与民主德国从交往密切到降温、冷淡,与联邦德国从对立到实现关系正常化。”在实际作答中,主要存在以下两个问题:第一,许多考生不分国家,对中国与民主德国、中国与联邦德国的关系没有明确指示,而是整体上回答由好变坏、由坏到好,一片混沌,缺乏逻辑性和指向性。第二,没有理解题目中“变化”的内涵,只回答了一个静止的点。例如,有考生回答“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良好”,不能体现中国与民主德国关系变化的趋势。
第二层次,要求考生结合所学知识,对中国与民主德国、中国与联邦德国关系变化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这体现了历史服务现实、关照现实的社会价值,有助于深化考生对国际关系变化的认识,使考生更好地理解冷战格局对国际关系变化的重要影响。在实际作答中,有一部分考生受限于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将变化的原因归结为“中国国际实力、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没有关照到冷战格局的重要影响以及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关系缓和等因素对当时国际关系变化的直接作用。
第三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在实际作答中,有考生审题不清,将历史启示理解为作用和影响,造成失分。
2.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的能力不足
第二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答案内容多在材料之中,但许多考生有效信息提取不到位,对“市场需求”“经济发展”“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等关键词视而不见,却对“德国实施新亚洲政策”“具有全球责任的中德战略伙伴”等如获至宝。缺乏对材料的提炼与概括,不管什么问题应答方案就是广撒网,采用大段照抄材料的手段来提高命中率,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3.历史核心概念、专有名词的表述和书写不准确
第三问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中德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此问将中外关系发展的历史启示融入试题,立意深远,视野开阔,具有明确的思想导向,意在引导考生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引领考生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对历史与现实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在实际作答中,有考生在表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时,对重要的核心概念表述不规范、书写不准确。如“要与别人合平共处”“要和别人共同进步和共同发展”等,历史核心概念、专有名词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不准确的表述很容易造成失分。
(二)42 题
1.审题不清,不按要求答题
审题不清,不按要求答题是2020 年考生答题中最突出的问题,试题要求非常明确: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具体有如下情形:
(1)不选取中国古代史内容,如把书名写成《晚清:中国抗争史》《清末:中国的近代化》《新中国的建设成就》《文艺复兴:人的时代》等等,与之相应,后面的论证也就没有中国古代史的内容了。
(2)直接从材料中照抄书名,或者直接写已有的书名,如《史记》《红楼梦》等等,没有自拟书名。
(3)虽然自拟了书名,但没有体现时代特征,如《唐:武则天》《秦汉:百家争鸣》等等。
(4)书名写的不是中国古代史某一历史阶段,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的过程》《儒学的发展演变》等等,书名中也没有具体的时间标志。
(5)不写书名,专门写成“论题”,如“论题:唐朝大一统促进经济发展”。
(6)论证中不围绕主题展开,而是漫无边际地随意使用史实。
(7)论证中不使用具体史实,只是泛泛而谈,又大又空;或者只列出史实,没有论述。
2.史实、概念混乱,表述不准
(1)时空错位,张冠李戴,如书名写的是《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唐:张骞通西域》等。
(2)编造史实,随意书写,如论证中“宋文帝、宋景帝的文景之治”。
(3)把文学作品当作史实,如论证中的“刘关张桃园三结义”“诸葛亮草船借箭”等等。
(4)概念表述和理解不准确,如把宋代的市民阶层写成“市民阶级”,书名中是“中央集权”,论证中用的史实则是加强君主专制的相关史实,对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一概念理解不到位。
3.文不对题,逻辑混乱
(1)文不对题,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既有论证脱离书名的,也有论证不能选取典型史实的。如书名为《宋:经济的繁荣》,论证却围绕宋代的政治展开,或者围绕经济来说,但是答不出宋代市坊界限被打破、租佃制的发展、制瓷业进步的具体史实等内容,只说空话和套话。还有考生,书名写的是唐代,论证用的却是其他朝代的内容。
(2)逻辑混乱,如书名为《清朝:在进步中退化》《积贫积弱的宋仁宗盛世》,在论证中甚至有“焚书坑儒提升了儒学地位”等表述。
(3)部分考生先进行论证,把书名写在最后。
(三)45 题
45 题材料摘编自朱英《晚清经济政策与改革措施》关于清末新政时期部分商务法规、章程的内容,考查考生对清末新政商业发展的具体内容的掌握。
第一问,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答案要点:“广泛组织商会”“制定商律,保护商人开办公司的各项权益”“对商人授予商勋和爵位”。答案逻辑层次很清晰,分别是组织、法规章程、奖励勋爵等措施,和所给材料的第一条、第二条和第三条、第四和第五条分别一一对应,考生基本上可以通过提炼材料中的相关信息得到不错的分数。
这一问,考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审题不清和照抄材料。设问是“根据材料,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首先是“根据材料”,没有让结合所学知识,所以,答案在材料当中都可以概括得到。其次是“概括清末新政在振兴商务方面采取的措施”,许多考生不顾设问要求的“概括”,而是大量照抄材料当中的信息,有的考生甚至照抄材料表格中左侧一列的信息,连谓语动词都没有,导致失分。第三是审题不清,答非所问,回答了本应该在第二问中得分的关于意义方面的内容,导致失分。
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中的法规、章程对传统商业的突破性意义。答案要点:“否定了抑商政策,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动摇了传统义利观”“突破了旧式商业组织的束缚”。与第一问相比,第二问的难度较大。答案的逻辑层次非常清晰,分别从政府的政策、人民的观念和商业组织三个层次并紧紧围绕“商业”来分析。第一个层次,材料当中有肯定商人地位和对商人进行商勋和爵位奖励的信息,考生基本上可以回答出来,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本轻末”“重农抑商”是重点,大部分考生都能回答出“否定了重农抑商”的意思,可以得到相应的分数。第二个层次,在政策引导下人民的义利观,很少有考生能准确地回答出来。第三个层次,由于对旧式商业组织束缚的突破,带来了商业的发展,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这一点在教材中是一个重点讲述的专题,考生基本上也能回答出来。
这一问,考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逻辑思维不清晰,思考问题的角度太受局限,上升不到国家政策和人民的观念的高度,而是仅仅局限于对传统商业突破的角度来分析,自以为答得很全面,还分列了好多条,其实还只是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层面来看待问题。比如,“有利于传统商业创新经营理念、改革经营方式、促进企业转型”“有利于促进传统商业的近代化、公平市场秩序、形成良好的竞争优势”“利于激发商人激情,推动企业发展”“官商合营,获得政府支持,利于企业发展”“促进商业近代化,使商业体系更加完善”“突破了传统商业技术等在章程规定上的限制,扩大了新式企业发展的影响”“突破了传统商业未增设的奖励机制,激发和促进了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发展”等等。有少数考生因审题不清的缘故,不顾设问的指向是“意义”,而把本来可以在第一问得分的“措施”回答在这一问,导致失分。
(四)46 题
46 题材料摘编自吴于廑等主编的《世界史》,在巴黎和会上,英法就如何瓜分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发生争执,关于如何处置战败国德国的殖民地和土耳其的中东阿拉伯领地问题,各国接受了美国总统提出的“十四点计划”中的委任统治主张,考查考生对一战后帝国主义争夺和瓜分中东殖民地史实的掌握。
第一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法发生的争执及其实质。答案要点:争执:“法国提出大叙利亚计划,遭到英国反对”“法国不惜以武力威胁”;实质:“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这一问的争执,在所给材料的第一段有非常明确的表述,考生通过提炼材料中相关的信息基本上可以回答出来。争执的实质看似简单,但是,能准确回答出来的考生并不是很多。
这一问存在的问题是,考生审题不准,设问的是“……争执”,需要考生回答出英法关于什么问题发生的争执和争执的具体内容,法国要怎么样,英国反对,法国放弃一些要求后英国仍然反对,法国以武力威胁,问题的关键在于英法双方的态度。相当一部分考生,回答不出双方争执的具体内容及态度,而只是笼统地回答就什么问题发生争执,比如:“对于‘大叙利亚’的归属问题”“是否同意法国的‘大叙利亚计划’”“法国是否占有‘大叙利亚’地区的争执”“对‘大叙利亚’的瓜分产生分歧争执”“英法对‘大叙利亚’地区的争夺”“巴黎和会上,瓜分土耳其的阿拉伯领地时,发生争执”等等,实际上,并没有回答出英法两国的意见和态度,相当于没有回答问题。有些考生甚至把争执和实质搞混淆,在回答争执时,仅仅有“争夺殖民地”这样简单的一句话,而回答实质时却列举好多条。也有相当部分考生回答实质时太过于宽泛,比如“为了各自的国家利益”之类的笼统表述。
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英法争执,评价威尔逊的委任统治主张。答案要点:“被纳入国际联盟,暂时解决了英法争执”“没有根本解决列强之间的矛盾”“暴露了美国意图领导世界的野心”“并未改变殖民统治的实质”。答案的逻辑是,一定程度上暂时解决争执,缓解了矛盾,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是殖民统治的实质,同时体现了美国的企图和野心。看似简单,但考生的得分情况却很不理想。
这一问存在的问题是,考生审题不认真。题目设问的是“围绕英法争执”,所以在第一和第二层意思的回答中,应该围绕英法在中东阿拉伯领地瓜分问题上的争执来思考,部分考生由于审题不仔细,很笼统很宽泛地回答问题。有些考生不理解题意,从材料中摘抄信息,如各国接受委任统治,是因为“其居民尚不能自立”,接受委任统治的国家也就是接受了为“此等人民之福利及发展”的“文明之神圣任务”,站在了帝国主义殖民者的立场和角度看待委任统治。
这道题考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部分考生由于基础知识欠缺和阅读理解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不足,误认为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生的事件,因而不管不顾地用二战的相关史实回答问题导致失分。
(五)47 题
47 题摘取《周书》中西魏宇文泰执政时期,苏绰被重用并政绩卓著的一段文字,考查考生对少数民族封建化发展历程的掌握情况以及人物评说的能力。
第一问,根据材料,简析苏绰被宇文泰倚重的原因。答案要点:“才能超群,尤善理财”“政绩卓著”“克己奉公”“推荐人才”。答案的逻辑是,首先指出苏绰个人的能力,进而是政绩,再有就是他的品质和善于识人用人。设问要求“根据材料”回答,在材料当中都能摘录到相关的信息,所以这一问考生得分率比较高。
这一问考生存在的最大问题依然是审题不清,考生在回答第三层意思中苏绰个人品质“克己奉公”时,不结合材料从苏绰本人“节俭”“奉公”方面来分析,而是很笼统甚至从很现代化的角度来分析。比如说,苏绰具有“高尚的思想素养和科学素养”“体恤百姓,心系民心”“个人品德优良”“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情感”等等。对于最后一层意思“推荐人才”,很多考生不顾设问是“苏绰被倚重的原因”,应该从苏绰方面来找原因分析,而回答“宇文泰善于用人、知人善任”等。
第二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六条诏书”的历史意义。答案要点:“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统一”“凝聚起民心,促进和推动了民族融合”。相对于第一问,本问得分率较低。第一层意思“为官员建立了行为规范”基本上很少有考生能准确地回答出来,第二层和第三层意思在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大部分考生能够摘录并得到相应的分数。
在这一问考生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逻辑思维不清晰,思考问题的角度狭窄,都是从政治角度罗列好多条进行回答,甚至还很笼统地回答“有利于维护政治统治”“巩固封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等等。
相当一部分考生由于审题不清,不顾设问中的“结合所学知识”和“历史意义”,加之思考问题的层次角度受限,仅仅就材料中列出的“六条诏书”内容逐条分析,而不能上升到结合所学知识,从更高的角度和层次来回答其“历史意义”。比如“先治心,敦教化,治人心,有利于统一民心,稳定社会秩序”“尽地利,利于为百姓土地的使用谋福利”“擢贤良,重视选拔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为国家效力,利于国家治理”“恤狱讼,利于法律的不断完善,更加人性化”“均赋役,利于减轻百姓负担,促进社会发展”。
五、基于试题作答情况对中学教学的建议
1.夯实基础知识是关键
试题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尤其是客观题,如果考生历史基础知识扎实,选出正确答案不难。另外,在扎扎实实地抓好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注意教科书中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尤其是迁移延伸,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特别要重视对阶段特征的准确把握,建构古今中外贯通的知识脉络体系。
2.加强对纲领性教学文件的研读
建议高中历史教师要加强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这一纲领性教学文件的研读,把握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以《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课程内容”必修课程部分归纳的“中外历史纲要”的24 个专题模块为依据,熟稔和掌握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扎扎实实抓好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
3.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应重视解题技能的指导,加强对材料解析题的训练。特别要注重对学生审题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准确表述能力、对比分析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要更加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以及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4.重视在网评条件下答题的规范性
答案要言简意赅,条理清楚,标清序号,用语规范。在平时教学和备考复习中,要把每一部分内容的关键词、核心知识的准确表述都一一细化。还有,要用规定的笔作答,答在规定的范围之内。
5.规范表述
对于历史学科的核心概念、专有名词,建议专门归纳总结,让学生书写训练,避免错别字和不科学表述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