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0-01-09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学校赵国兵

天津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雨点课文文本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果园学校 赵国兵

朗读方式的教学,在如今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用过程上面,已经是不可缺失的重要部分。在语文课堂的导向和引导上面,该如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解读文章所想表达的真正内容,是尤为重要的。

一、当今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古至今,很多学者强调过朗读教学的重要意义,如今小学课堂的朗读教学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一)低年级的朗读教学中仅仅强调读准字音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段的限制,在刚入学的过程当中,会存在很多问题,如发音不标准、吐字不清晰之类的常见现象,因此,有很多的教师在进行言传身教方式教学上面,都是强制要求学生进行刻板方式的朗读,却忽略了本身该怎样正确地解读。

(二)重视文本,字词解读,学生朗读时间少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过多地重视对字词句的分析,面对应试压力,升学压力等诸多因素,教师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文本字词等方面,毕竟朗读不在考试的范围之内。如六年级下册《夹竹桃》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夹竹桃的韧性,教师在学习课文时,便先给出了韧性的含义,对每一句话都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如此一来,学生对文章每字每词都理解透了,却缺乏对文章整体的感悟和体验,一节课大部分时间花在了对文本的解读上,学生的朗读时间也相应减少了。其实我们不妨让学生自己去读,通过反复朗读,再来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当今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如今的教学社会现象当中,存在很多对于解读和朗读的误区,这也是造成问题的根本所在,该如何解决此类问题,我们需要循规蹈矩、对症下药。

(一)应试教学的大环境,朗读没有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

语文教材教学的主要教育方向就是,对字面意思以及知识,词汇,还有文本进行解读,解读的过程可以用朗读的方式进行表现,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这样一门基础的教学方式。但是还是有很多教师,由于当今社会主要的现象影响而导致疏忽了朗读的重要性,导致朗读被搁浅,这种问题若想找出合理的解决办法,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准备和研究,这也是当今语文教学当中存在的普遍现象。

(二)教师缺乏指导学生的能力,自身水平有限

语文教师本身就应该具备足够基础的朗读水平和能力,在进行对学生的授业过程当中,能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这也是很多当今的师范教育当中会拥有朗读这一门课程的原因。在师范课程授课过程当中,有朗读阅读技巧训练和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都能补充未来从事语文教师行业者本身朗读能力知识水平的不足。因为语文教师本身欠缺一定的专业朗读基础知识,那么对学生授业和指导的过程就显得平平无奇,学生的朗读能力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三)教师不重视小学生对文本的体验和感悟

现如今很多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只注重升学率而对本身的字句和课文内容重点进行讲解,却忽略掉了本身语文的概念和意义,就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感情思考,进行对文字的阅读和课本文字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共鸣。语文教师需要让学生本身去读书本当中内容的真正含义,去读懂了解,知晓当中给人传达的一种隐性的含义和力量。

三、针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根据课文特点,采用适合课文的多种方式进行朗读

1.配上音乐读。就是在学生朗读时配上适合的音乐,让学生在音乐声中进行朗读,这样更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2.表演读。表演读,则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事物,配上神态,动作,表演出课文中的情景,使学生与主人公直接对话。

一年级下册的《雨点》中写道:

“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

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

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

雨点落进海洋里,在海洋里跳跃。”

这篇课文写得非常生动,很有童趣,让学生在朗读配上动作,表演出“睡觉”“散步”“奔跑”“跳跃”的动作,则更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促进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重视学生对文本的解读

要让学生做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首先得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感情,能够与作者产生共鸣,教师的讲解并不代表学生的理解,所以我们要充分重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如果缺乏学生对课文理解,而是教师强加给学生,那么学生往往也就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了。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学生自然能够与文章的主人公产生共鸣,此时再让学生去朗读,甚至不需教师多言,学生便能读出那种感情。

(三)教师应对学生的朗读状况进行有效的、针对性的评价

在学生阅读评价中,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评价,让学生通过对教师的评价,找出自己的优缺点,从而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无论学生是在学习的初期还是之后,每个学生的阅读水平都是不同的,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统一标准和评价。如一年级下册《放小鸟》这篇课文。它的第一小节,有这样一句描写小鸟外貌的句子“姑妈送我一只小鸟,绿色的羽毛,黄色的嘴巴,两只眼睛一闪一闪的,非常可爱。”朗读水平弱的学生抓不住重点,整句话读起来平平淡淡,这时教师在指导时,抓住“绿色的”“黄色的”“一闪一闪”“非常可爱”突出重读,而对于一些朗读水平较强的同学,往往在教师指导前就能突出这几个字,那么根据学生的特点,可重点指导学生读出那种对如此可爱小鸟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的朗读更加生动,与文章达到共鸣。

(四)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加强朗读训练

在教师的指导下,如果不能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培训,他们刚学到的技能很快就会忘记,所以我们提倡在课堂上及时进行培训。但是,课堂时间总是有限的,教师不能将时间完全用于阅读,所以我们需要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也需要教师和家长的积极配合。教师可以安排阅读作业,让学生回去给家长阅读等。长期以来,教师能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四、结语

朗读能够使学生理解相应的语言文字运用,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意识到教学问题的存在,并且查找出问题的原因,针对原因找出对策,便能够使我们的朗读更上一层楼,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雨点课文文本
周袓毅雨点釉艺术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雨点会说话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雨点落下来
背课文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