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扩招背景下优质教育环境资源共享教学模式探讨

2020-01-09贾林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资源共享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 贾林平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102602)

“2019年高等职业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做出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举措。而高等职业院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其自身的教育资源与能力是有限的,只有多渠道、跨地域与相关专业企业、其他院校、培训机构、政府部门等共同协商合作,加大优质教育环境资源共享,才能落实新时代背景下人才培养计划,提高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水平,真正实现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同时也是加深当代大学生职业认知、转变职业理念、拓宽就业视野、提升职业文化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一、教育环境资源共享解析

(一)教育环境

所谓教育环境,是指以教育为中心,对教育的产生、存在和发展起着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几维空间和多元环境系统,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精神环境共同形成的教育生态系统。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环境,人们可以选择、吸收、利用、改造环境,使环境为教育发展服务。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资、财力、人力、制度、信息等保障,可以有效地激励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热情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通过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社会环境反映教育价值取向,促进教育的发展。因此,教育环境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在努力提高自身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的同时,有必要注重营造、改善与协调其内部与外部教育环境条件,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发展、成长的教育环境。

(二)教育环境资源及其共享

现代高职教育的发展需要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协助与支持,进行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合作,建立完善的教育环境系统。一般地,教育资源共享主要考虑以下几方面:远程网络教学内容共享、师资队伍共享、区域性教学设备共享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职教育资源紧缺问题,提高了高职教育培养质量,为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挥自身优势。

但是更广义的教育资源共享应当打破区域、时间、空间限制,追求更大范围、更多方面的共享,即积极从整个教育环境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去考虑,不仅包括教育人力资源共享、教学设备设施共享、教学信息资源共享等软硬性资源共享,而且包括教育内外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思维环境等资源的多种无形教育资源形式和内容的共享。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及目标一般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实施教育环境资源共享可以在不增加社会投入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现有教学资源的使用,进而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水平、办学效率和教育质量。

二、国内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环境资源现状

(一)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体相对短缺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2019年高职扩招100万人的计划,使各高职院校的招生人数剧增,加之教育资源更新速度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种资源供给越来越呈现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教育规模与发展要求的态势[1],其间矛盾日益尖锐,是制约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有必要加强国内或区域高等职业院校的资源共享来缓解教育资源短缺的现状,达到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和利益共享的结果。

(二)国内高职院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由于国内各高职院校建设发展时期不同、所属部门不同、所处地域不同、办学形式也有所差别,导致各高职院校之间的教学资源的配置不甚均衡,出现有的高职院校教育资源过剩,而有的高职院校教育资源不足的尴尬现象。例如:某些地区高职院校虽然招生量不足,但是受到当地政府和教委扶持力度较大,一般情况下教学设施齐全、教学人力资源配备充足;而有些高职院校自身招生情况很好,却受到当地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没有配备相对足够的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资源不足会严重影响院校的教育人才的培养质量,过度投入的院校会使教育教学资源严重浪费、使用效率低下。

(三)国内高职教育社会环境存在较大差异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方、东西部之间经济整体发展不均衡,导致各地职业教育发展同样呈现不均衡态势,“马太效应”比较明显。例如:我国南方及沿海地区受国家及当地经济政策的扶持,整体经济发展较快且前卫,教育环境也得到了大大提升。南方教育部门对于高职院校的改革、创新、创业、资源库的建设以及现代学徒制的促进、教学诊断等等强调得比较多,落实得比较好。《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工程”实施方案》中就明确了省内高等职业院校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方案与步骤、资金来源等。这将非常有利于当地高职院校的发展。而我国北方、西部的高职院校往往相对缺乏政策上相应的扶持和指引,职业教育重视程度偏低,整体上发展相对滞后。

(四)国内高职院校教育理念存在差异

虽然各高等职业院校都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最终培养目标,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但是不同地域的高职院校在办学模式与理念上仍存在一定的差异,学生及家长的就学与就业理念同样各不相同。例如:国内经济比较发达的南方地区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意识强烈,不仅鼓励教师走出课堂,紧密联系社会,加大校企融合力度,允许教师拥有自己的产业或公司,并将有些专业课程直接植入到公司或企业,作为学生的实践场所加以利用进行实训操作,而且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求变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公司的实际运营过程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历练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际操作水平,对专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想法,进而达到了校、企、师、生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在就学、就业方面学生及家长更多考虑未来经商前景和就业回报,因此一些在短期内能够产生较多经济效益的项目与专业更加受宠,比如电子商务、外文翻译或是计算机软件开发等。

相比南方,北方高职院校在长期的政治、文化熏陶下,大多有一种注重科研、追求学术的共识,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他们更关注其在学术、科研上的建树,教研空气浓郁,注重课程改革,校园人文底蕴丰厚,管理的细腻程度甚至超越南方学校,但是教师较少有宽松的执教环境和专业发展空间,教学仍然主要以理论型教学与科研型教学为主,偶尔的企业学习基本上也是流于形式[2]。对于学生的培养依然是知识型、研究型、模拟型较多,学生缺乏必要的实际操作机会与能力。而学生及家长对于官本位的意识更强烈一些,就业时多注重政治追求及安逸的工作生活环境,往往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出发点背道而驰。

整体看来,国内高职院校教育环境在教学资源数量、教学资源质量、政治经济环境、思维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是如果充分利用有限的教育资源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将会对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关键作用。

三、高等职业教育环境资源共享的可行性

在当前整体形势下,实现优质高职教育环境资源的区域共享、院校共享与合作等是完全切实可行的。

(一)高职院校师生“资源共享”理念已形成

为寻求高职教育更大规模发展、更加高效运行,“资源共享、共同发展”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部分教育主管部门与高职院校在进行学院专业规划布局和决策时就已融入了“教育资源共享”的理念与思想。例如:江苏省教育厅已经部分建立区域教学联合体,区域内或区际间的院校通过各种教学合作活动共同使用教学联合体的教育资源以提高各院校的教学质量,包括共同进行教材开发建设,共建公共课教学资源库、专业教学资源库、多媒体教学课件,共建、共用实训培养基地等等。

(二)高职院校培养目标一致、专业设置相近

国内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基本相同,虽然在专业设置方面各院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但是多数高职院校在各个专业设计上仍然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所涉及的课程以及专业培养的侧重面也比较相似,有利于校际之间学分的互认、教学计划的编排、教学大纲的编写以及课程间的互选,进而突破区域合作,实现国内更大范围的教学内容设置、师资结构配备、专业设计层次、教学管理模式,以及各类实训基地、实验室仪器设备等的教育资源的直接共享共用。

(三)大学城和高教园区的建设已初具规模[3]

近几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规模的扩大引发了新校区集中建设,如大学城、高教园区等,具有投资大、设备新、空间广阔、师资力量集中等特点,这给教育资源共享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与物质基础。

(四)利用高职院校教育环境资源共享进一步促进招生工作

高职院校在资源共享下进行合作交流办学,可让学生在固定的学制时间内体验与感受不同的教育环境熏陶、风格迥异的教学方法、耳目一新的教育理念,增加了那些求新、喜新、向往新事物学生的探索愿望,给他们多个学习途径与机会。在招生工作中除了展现各院校的优势与特色外,可将其作为亮点突出宣传,吸引更多学生及家长的关注与兴趣,有利于提升院校的影响力与知名度,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进而增加招生人数,达到招生的目的与需求。

四、高等职业院校优质教育环境资源共享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应根据高职教育实践性、实战化特点,解放固有思想,突破区域壁垒,增进更大范围的校企、校校、校政企多方合作与资源共享,促进就业岗位内部与外部对接,不断丰富、改善教育环境,才会让高职教育有更强的生命力,进而更加有效地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一)建立长效的教育环境差异院校教学资源共享新机制[4]

高职院校应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和特点以及劣势与短板,不仅要进一步深化区域性联合教学运行机制,也可以尝试区域间高职院校联合教学资源运作机制,例如北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与南方高职院校电子商务专业进行联合教学,积极制订长远发展规划,进行长效的教学资源开发与共享机制,而非短期的、无目的地合作,从而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设备不足、生源不够等现象,满足现有教学需要,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二)充分利用区域性环境优势进行互派交流教学

不同高职院校的校风、学风、习俗、院校的基础设施和周围环境等各具特色,应根据区域的差异,有计划地利用现有教育环境融合双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育体制管理、教育人力物力资源配备等,互派师生进行交流学习,互相取长补短,解放院校师生思维禁锢,开拓人脉与眼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北京高职院校学生受首都政治文化环境影响较大,学生的政治素养相对较高,大部分学生毕业后比较喜欢进入管理层。对于江浙一带的南方院校则是在以经济文化为中心的环境中生活,使得大部分学生经济头脑比较发达。通过南北方高职院校的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南北方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资源优势进行多方面的教学,将增进南北方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模式转换、文化沟通和学术交流,促进各院校之间的友好往来,进而提高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同时促进双方招生规模的扩大与招生质量的提高。

(三)高职院校之间课程学分互换、互置、互认

在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与合作中,为使不同区域院校间得到真正的资源互补,应通过教学内容或考核方法上的调整完成专业相关岗位课程的对接认证,实现院校间相近专业或相似专业课程的互换互认。例如:用部分合作培训课程与项目替代原有专业基础课程;互相承认学生在合作院校获得的“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转换成相应的学分纳入到相关专业课程考核中,进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升学生的知识结构水平,将高职院校教学资源共享落到实处。

(四)打造国内高职院校教育环境资源共享平台,促进高职院校交流合作

有的高职院校虽已接纳并承认“教育资源共享”理念,但是苦于不知如何找到适合的共享合作方,以及不知如何解决在具体实施共享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有必要努力打造国内高职院校教育环境资源共享与合作平台,通过平台互相学习兄弟院校的“优势学科”“品牌专业”的建设经验与科研创新能力,提高学科专业学术实力;积极引进兄弟院校的优质资源,推动广泛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创新型师资队伍。同时,以高职院校教学环境资源共享与合作平台为基础,深入探索与兄弟院校和企业间的合作办学模式,促进本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教学改革与创新,从而整体提升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水平[5]。

加强国内高职教育环境资源的共享将会很好地融合现有教学资源,解决高职教育教学资源不足与闲置浪费之间的矛盾,平衡教育理念与教育环境存在的差异,促进高职人才的招生与就业,进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国家栋梁。

猜你喜欢

资源共享教育资源教学资源
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共享交换体系探究与实现
物理教材中STSE教育资源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集团公司人力资源共享中心模式探索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人力资源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针对大数据背景下工程造价信息的资源共享
民用飞机航电系统虚拟教学资源建设
高校冰上教学资源社会开放的意义及管理模式
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资源网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