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文化的价值诠释与培育路径
2020-01-09刘芳铭
■ 刘芳铭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徐州 221000)
高校志愿文化伴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春潮涌动,逐步成为新时代高校先进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中开花结果。2018年3月12日,共青团中央正式印发《关于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改革发展的意见》,标志着高校志愿服务活动进入新阶段,如何聚焦新时代志愿者服务主基调,固守新时代志愿者活动主阵地,进一步弘扬高校志愿者文化主旋律,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
一、高校志愿者文化价值目标界定
如果我们把高校志愿者(Volunteer)定义为在大学组织构架下,基于公民责任、道德良知,尤其是志愿者精神,为社会和他人无偿提供帮助和服务以期实现自身价值的在校大学生的话,那么志愿者文化就是植根于志愿者主体,由志愿服务的性质决定,在志愿服务长期的实践中习得,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指向性、目的性,并以社会资源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类型,其内涵核心即“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因此,高校志愿者文化的价值目标应该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彰显社会价值
高校志愿服务是社会志愿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精神文明建设重要载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其本质是社会公益活动。在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中,广大来自高校的志愿者们化整为零,与社区志愿者们万众一心,同筑一堵墙、同护一座城的行为既充分体现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时代价值,又成为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一环,成为当代中国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重要标志。
(二)体现育人价值
2017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在全国高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志愿者服务活动作为构建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平台和先进载体可以将志愿者精神有机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把大学生亲自参加的志愿活动提升到新的精神层面,进一步深化对志愿者精神的理解。
(三)提升政治认同
高校志愿者活动与大学生政治认同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志愿服务活动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在课堂外的有机延伸,提升志愿者们对思政课程的理论、情感和行为认同。大学生可以通过志愿者服务将理想抱负和现存实然紧密融合,在参与志愿服务的同时,不断增强遵守志愿服务秩序的自觉性,有利于其加快社会化过程、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强化政治共识、规范政治行为,促进政治认同。
二、我国高校志愿者文化发展与现状
自1993年11月,北京大学“爱心社”首擎国内高校志愿者团队大旗,经过27年的蓬勃发展,时至今日,据不完全统计,经过规范注册的高校青年志愿组织超过2000家,注册志愿者达4043万人,几乎涵盖了全国2956所普通高等学校。发展模式由最初共青团系统的“单轮驱动”逐步转变为官方发起和民间响应的“两翼齐飞”,服务区域从城镇扩展到乡村,从东部延伸至中西部,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志愿者队伍,如:上海进博会高校志愿者联盟“小叶子”团队、清华大学紫荆志愿者总队、复旦大学烛心社、上海交通大学青年志愿者服务总队等。
近些年,高校志愿者以其出色的学习能力、较强的专业素养、饱满的服务热情成为社会开展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得到各方广泛认同,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必须指出的是与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相比,高校志愿活动无论从服务覆盖面、行为影响力、品牌知名度,还是从资金保障链、机制运行链、后劲发展链上仍有较大差距。和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高校志愿服务事业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对高校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相对有限,在满足社会整体需求方面仍有较大差距。
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朝阳里社区考察志愿者工作时,称赞志愿者是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前行者、引领者,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他要求志愿者事业要同“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相向同行。总书记的天津讲话成为我国今后开展志愿者工作的根本遵循,也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了“志愿新时代”。在全民共建的志愿者队伍中,“高校青年志愿者”所占比例最大,他们以青春亮丽的形象、尽善尽美的服务引发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展现了当代青年学子优秀的潜质、巨大的能量。“高校志愿者”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内涵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需要依靠的是高校志愿者文化的建构与培育。
三、基于价值目标的高校志愿者文化培育路径
(一)着力推动立法,增强志愿者文化的内生动力
随着我国志愿服务事业的逐步推广,社会公众对志愿者、志愿服务更加关注,法律层面的保驾护航愈发不可或缺。而我国到目前为止只有以国务院令形式颁布的《志愿服务条例》(2017),没有全国性的志愿服务立法,各地方自行颁布的法规、规章,内容不统一、适用范围狭窄、效力等级低,导致我国志愿服务存在法律关系模糊、法律责任不明晰等法律问题,使得高校志愿服务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此外,我国的青少年的中小学阶段,大多为应试教育所主导,志愿者文化无从启蒙,进入高校,志愿服务又往往服从于短期志愿技巧培训,志愿者异化为“服务的提供者”。长此以往,服务热情消失殆尽,志愿精神无从谈起,改变这一现状的治本之策在于建立完善的志愿者服务法律体系,这也是高校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开展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建议按照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人大主导立法的制度要求,由中央文明委、团中央等机构参与,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主导下,尽快制定出台《志愿服务法》,并建立以该法为中心的志愿服务法治化体系,例如在加强志愿服务经费保障方面,可以考虑修订《税法》或者《慈善事业法》时,进一步完善对志愿服务捐助资金的鼓励措施,形成政府资助与企业个人捐助相辅相成的资金支持网,推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永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完善,实现对志愿服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完善体制机制,形成志愿者文化的强劲引力
如果说立法是根本,那么在此基础上的体制机制的优化完善则是构建志愿服务文化的关键。一般而言,志愿服务的体制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招募机制,坚持以志愿者为本的理念,制订招募计划时,做到目标明确、定位清晰、人岗相适。招募之前,建立校内志愿者组织群和志愿者服务人才库,依据志愿者组织的服务定位和志愿者自身的特点、意愿进行分类整理,精准匹配。二是培训机制,首先在培训内容上,应在志愿者“求发展”的目标定位下超越于一般的技能培训,寻求多元化的个性培训,重点在于志愿者精神层面的培训;其次在培训环节上,可以建立培训课程体系,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坚持四个结合即整体素质提高与专业水平提高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研究培训相结合,常规培训与项目培训相结合,面授培训与网授培训相结合,同时辅之以精细化管理,借助现代网络管理手段,做到培训内容标准化、培训过程全景化、培训结果可视化。三是激励机制,各高校可以开发APP并依托新媒体客户端,要求志愿者按照客户端提示,真实、准确、完整地填报服务信息,实时记录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服务内容、时长等,并以此为依托,定期开展优秀志愿者、志愿服务项目、志愿服务组织评选活动,对获评者给予表彰和奖励,给予星级认证和奖章授予,并在校园内给予一定的政治礼遇,如邀请其参加重大节庆、庆典等。四是保障机制,各高校可以根据志愿者的实际需要,为志愿者在服务期间购买商业保险,同时对生活困难的志愿者给予助学金发放或者助学岗支持,并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对其进行捐助,对特别优秀的志愿者,毕业时可优先推荐就业。此外,还可将志愿服务时长用于校园超市的商品兑换。
(三)深化服务内容,激发志愿者文化的蓬勃活力
目前,我国高校志愿者活动主要聚焦在扶贫支教、基层服务、大型活动、体育赛事等领域内,存在纵深不够、专业不强、持续不长等问题,没有达到“专业人做专业事,精准服务产生最大效益”的契合点。新时代高校志愿者文化建构路径离不开志愿者组织的重新界定和志愿服务内容的深度优化。这一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特色化,即志愿者服务要立足学校的办学传统,展示办学优势,彰显办学特色,与学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工作一脉相承,打造志愿者服务品牌;二是专业化,高校志愿者在提供志愿服务时,要体现专业精神、恪守专业操守、展示专业能力,由“单向度”的服务提供变为“多向度”的双重获益,实现“志愿效益”的最大化以及“志愿功能”质的拓展;三是项目化,克服“节日化、节庆化”倾向,以项目为载体,从申报到立项,从执行到结项,从评估到激励,设计完整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便于管理和监督。
高校志愿者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至新时代必然提出新要求、产生新内涵,通过对这些内涵的重新诠释,可以不断增强大学生自觉投身志愿行动的内生动力,并以精准有效的组织管理、实事求是的考核激励使广大高校志愿者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同时,增长见识、增强本领、增添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