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现代信息技术对中学古诗词教学的促进作用
2020-01-09孔淇
孔 淇
(贵州省盘州市第六中学,贵州 盘州 553525)
说起语文教学,怎能忽略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最璀璨的明珠——中华古典诗词呢?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之一,灵动传神地表现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涵。因此,古典诗词应当成为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而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帮助学生提升对古典诗词阅读认知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当古典诗词遇见音频配乐,呈现了古典文学特有的韵律美
古诗词本就是极具韵律美的文学作品,它和音乐息息相关,甚至密不可分。有话说:“诗歌诗歌,诗即是歌。”而词本就是用以配乐歌唱的文学样式,诗词与音乐可谓是同根同源,相辅相成的!一般来说,优秀的古典诗词都具有高度凝练的形象性、极强的抒情性和丰富多变的音乐性,是我国文化的经典。它们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震撼人心,这一点语文教师都清楚明白,所以在教学古典诗词的时候,老师们往往会利用课前的5 分钟时间,让同学对诗歌进行诵读。但是,由于学生认知能力和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再加上离作者生活的时代太久远,他们在诵读古诗词时总是以一种和尚念经的态度来对待它们,课堂上若让其反复地诵读反而会使他们产生厌倦情绪,效果颇为不佳。
诗中有声胜无声,语文素养与音乐素养的交叉点必将点亮古诗词的情趣,而我们的学生也将成为跨文化的沟通者。那么语文素养与音乐素养如何有效交接呢?大家都知道,在现代教育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一种十分重要的教学手段,在这一大背景下,古典诗词的学习可以与音乐联合,教师可以巧用音频来指导学生朗读,感受诗歌节奏美,更应当让学生在音乐的带领下,更好地步入到古典诗词的意境中,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与苦闷彷徨,从而实现学生与诗人的心灵交汇。
可见,今天的我们若能对古诗词的韵律与配乐进行深入探究,巧用多媒体,巧选音频,精挑配乐,相信学生一定会不由自主地爱上古诗词。
二、当古典诗词遇见现代电影,促进了情境化教学的产生
《毛诗序》中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凡文学作品,必是作者在当下所处的生活中有感而发的产物,古诗词的创作尤其如此。所以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也往往会跟学生传达“知人论世”的思想。我们都知道,诗词由于其本身具有精悍短小的特点,其情感的传达便是委婉含蓄、不外显不直接的。很多时候,我们要真正地读懂一首古典诗词,就必定要走进诗人所处的时代,去了解诗词创作的时代背景。也是说,古典诗词的学习实际上很需要在恰当的情境下进行,语文教师一定要着力引导学生走近语言文字,走近古代,走近诗人,走近作家故事。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把学生拉入到那个时代呢?
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我们在初高中都有接触,初中选编了其《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而高中选编了其《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几首词在思想情感上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他的词作时代感相当强,学生小小年纪,加之身处和平时代又怎懂家国之悲?要想使他们深刻体会辛词里传达的思想感情,离不开对辛弃疾的了解。认识到这一点,我在初中教学其《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时便提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观看了电影《辛弃疾1162》,影片讲述了少年辛弃疾驱逐侵虏、立志统一、率五十多骑突袭数万人金军大营,生擒叛徒张安国南归的热血英雄故事。值得肯定的是,该片基本还原了历史上对于辛弃疾带兵打仗的记载,尤其在故事总攻阶段,完全还原历史,让辛弃疾带领几十骑人马,对金军大营来了一个横冲直撞,而这些场景在学习词作过程中,仅凭语言是无法描述到位的,但电影可以直接带领学生穿越回到大宋,一睹辛弃疾的男儿英雄本色。
电影是综合的艺术,学生如果能认真观看一场电影,收获的东西,比教师空泛的教授效果要好得多,并且影响持久,初中接触过这部电影的同学,到了高中再次与辛词邂逅时,他对辛弃疾英雄本色和爱国词人形象的认识一定是深刻而活灵活现的。并且辛词意境本就极为开阔,可谓大气磅礴,酣畅淋漓,学习他的词时,只有融合电影中辛弃疾的豪侠气概,方可体味得出。
古典诗词遇见现代电影有效促成了情境化教学的产生,大多时代感较强的古诗词,教师都应着力营造时代情境,让学生的学习建立在一定的显性化经验和情感之上,这样的学习才会深入而真实。
三、当古典诗词遇见动感画面,引领学生体悟诗词之“意境”
中国的古典诗词韵味悠长,感情丰富,意境悠远,或许没有哪一种文学形式,能像诗与词一般,以几个意象、寥寥数语,就写出断肠相思、凄惨现实、未酬之志,还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重。学生若能徜徉于古典诗词的意境之中,自能陶醉其中,竟也是一番人生享受。
诗歌之所以能够在片语之间传达如此深沉厚重之情,大概是因为它常以景抒情,托物言志,力求在诗词当中极力营造一番独特的、与作者情感深度吻合的意境。要说诗词之“意境”,其玄妙非想象体会不可得,“意境”往往给人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它是凝练千百年呈现出的“雅”。那么,当下学子要如何体会前人笔下永恒亘远的“意境”,理解古典诗词中的“雅”,构建起自我审美和情感表达呢?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而“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言下之意,境界包含“物境”与“情境”。王国维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诗词“意境”全出于“景”,“景”又怎能与“画”相离?苏轼曾评价王维之诗曰:“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然回首中华久远的诗词历史,你会发现,实则每首动人心弦的古典诗词都不缺乏画面感,可谓是诗画同宗。
受到诗词与动感画面融合以实现意境展现的启发,我曾在教学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时便利用多媒体选用了一些与诗句摹景较为相似的动感画面,画面里配以毛笔字样的相关诗句,以求学生在灵动的春江潮水之上去感受几千年前作者笔下那个宁静的月夜之境。因为顾虑学生会因我选定的图景限制了他们的个人想象,以致对诗歌的感悟千篇一律,缺乏个性,在展现画面之前,我先是让学生自我诵读,结合诗句,调动想象,在自己的头脑中呈现画面进而将其描述。可是,很快我就观察到了学生在此过程中表现出的仅为完成描述而做出的功利性反应,我便立刻加以调整,给他们播放了一曲宁静悠远的古筝曲子,并要求其闭上双眼聆听诗歌朗读,期待他们在此过程中享受一番诗歌里唯美的意境。然而真正融入诗境的学生屈指可数。在此一番铺垫下,我最后给学生展现了自己早先准备好的配以动图的诗歌朗诵PPT。还记得,画面呈现的一刻,学生竟发出了惊叹欣赏的嘘嘘声,而从他们投入的神情里可以发现,其眼前的景象定是超乎了其想象的美景了,显然他们在这图景里才真正体味到了此首诗歌里的特质——“宁”,也才体会出此诗之“雅”,诗中之悠远“意境”顿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渐增强,现代科学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的交流媒体不断出现,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巨大变化,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对语言文字的规范带来新的挑战。”我认为,崭新的信息技术时代,给语文教师带来的是挑战,却更是机遇。倘若我们能在教学中巧妙地把信息技术与古诗词教学有机融合,通过音频配乐、音影视频、动感图画的综合运用,使古典诗词具有可听性、可视性、直观性,那么诗词里遥远的可变得亲近,抽象的可变得具象,静止的可化为灵动,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也就不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