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谈统编教材自读课的活动安排
——以《桃花源记》为例
2020-01-09黄汝娟
黄汝娟
(江苏省江阴市利港中学,江苏 江阴 214400)
若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自主阅读的空间,教师必须敢于放开手脚,把课堂交给学生。笔者对“自读课”教学定位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不做过多赘述,本文在自读课的活动安排方法上以“教”和“导”为主,以“精读”和“朗读”等方法为辅,“教”学生如何读懂一篇文章,“导”明一个方向,提出问题(可以理解为主题),大胆放手,让学生自求答案,最后在自读中穿插教读,引导学生把握文本重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和各项综合素养。
一、自读课在活动安排方法上以“教”和“导”为主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教读和自读两种基本课型的区分,教读教师以指导者的身份出现,而自读教师以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所谓的“教”和“导”,需分明课型区别,把握“组织者”和“参与者”这两个关键词,教师该考虑如何组织并参与其中,如何教学生读懂一篇文章,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方向,然后再提出问题,让学生自求答案。要说阅读,笔者最先想到的是文言文。文言文的学习尤为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少不了阅读这一过程。以《桃花源记》为例,阅读该文得一步一个脚印地来,最忌讳学生偷工减料地怠慢阅读。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篇文章需要在阅读中体会它的美,在阅读中沉浸到作者描写的世界中。所以,《桃花源记》重在阅读中感受意境,重在阅读中培养学习能力。第一步,教师要组织学生朗读、背诵、翻译文章。第二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作者,通过作者的描写,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第三步,让学生通过阅读找到作者不满社会黑暗的现实,追求理想社会情感的描写。
此次自读课活动安排可以分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按以上三个步骤进行自读。当第二课时上课时,学生肯定积累了不少的问题和疑惑,如文言的虚词、古今的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生僻字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参与到学生之中(此处需注意教读和自读的穿插环节,这里的“教”倒不如说是“引导”,意思是让教师参与到学生当中,以参与者的身份和学生共同探索,以便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求知的态度共同探索学习,以此来达到理清文章叙事线索(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学习文章曲折回环(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悬念迭起的故事情节。
二、以“精读”和“朗读”等方法为辅,“教”学生如何读懂一篇文章
教读课和自读课是泾渭分明的,但也不全是泾渭分明的,你可以理解为这是概念上的区分。教读和自读是密不可分的现实需要,相互穿插环节并不影响自读的效果。相反,教师恰当地切入,会更有效地提升学生们的阅读效果。其实,最主要的还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阅读提升自己的自学能力,自读课以学生自我阅读为主,就应该发挥主动性的作用,哪怕是学生在阅读中遇到困难,教师也不能太过于主动地去帮学生解惑。最好的办法是融入到学生群体中,引导学生共同探求阅读知识。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经验,通过阅读检验自身知识储备,通过增加自身知识储备提高阅读能力,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学能力。
例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碰到了除注释范围以外不懂的知识时,教师就该切入“教”的环节了,如古今异义词:“鲜美”,古代对于鲜美的解释是鲜艳美丽,而现代则是形容味道; “妻子”,古代对于妻子的解释是妻子和儿女,而现代则是指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代对于绝境的解释是与世隔绝的地方,而现代则是形容没有出路、陷入绝境。还有一些成语,如世外桃源、鸡犬相闻、怡然自得、无人问津等,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具体语境来揣摩、领悟,再通过字典、词典来查阅验证。
学生在弄懂这些不懂的知识以后,就可以顺畅而流利地朗读文本、认真而细心地精读文本。以“精读”为例,学生肯定可以理解“朗读”的意思,但是对于“精读”就不解其意了。所谓“精读”,无非是“品读、鉴赏、品鉴”的意思。《桃花源记》一文,故事开端、发展、结尾、尾声的描写构成全文,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一个方向,让学生思考渔人发现桃花林的经过、进入桃花林和做客的经过,以及渔人离开后太守等人探访的情形,通过品读,字斟句酌,如渔人发现桃花源以后“甚异之”的作用、“夹岸数百步……落叶缤纷”为渔人进入桃花源渲染气氛等都是需要学生品读的内容,需要学生精读。
三、鉴赏《桃花源记》写作特色,引领学生体悟文章主旨
《桃花源记》的写作特色很多,比如第二自然段作者所描写的桃花源里的景宁静优美,桃花源中的人安乐幸福,引导学生透过这样的“虚景实写”,领会文字背后的深意,进而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即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黑暗现实的不满;再比如说文末部分写刘子骥,一直以渔人行踪为主线的描写突然插入刘子骥的描写并不唐突,反而因为对刘子骥的描写渲染出一种真实感,十分恰当地增强了表达效果,给人一种确有其事的感觉。《桃花源记》以渔人的行踪为序,主线明确、重点分明,作者借此表达的是对当时社会的感想。何以证明?如,作者对桃花源的生活环境描写甚少,反倒是对“忽逢桃花林”的开头和“遂迷、未果”的结尾描写甚多。如,桃源人祝福渔人:“不足为外人道”对应“渔人报太守”再对应“寻找桃花源屡次未果”,更是表达出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战争、幸福安康、和谐稳定的美好社会的追求和寄托。
四、总领提纲,“自读”中穿插“教读”环节,引导学生把握文本重点
“老陶”是一个身上散发着英雄光芒的人物,从我们认识他时就知道,他不愿意为了五斗米而折腰。在最后的总领提纲环节,教师当然要从作者开始总结,毕竟《桃花源记》、作者信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等内容,在考试中会占有一定的分数比例。这些在考试中经常在第一大题的填空部分出现,所以说总领提纲让学生牢牢记住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必记内容
①《桃花源记》作者陶渊明(公元365—427),东晋诗人。②桃花源记中的“记”字,这个也需要教师给学生强调,“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通过记事、记物、写景等抒发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这两点内容在考试中是送分题,经常在某个试卷里面的填空题中出现,这个属于丢分当“斩”的内容。
(二)品读重点
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词语:“缘溪行、逢桃林、穷其林、得一山、从口入”。②作者描述桃花源景色:“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③渔人入山后看到的桃花源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④桃花源老人和孩子的神情:“黄发垂髫、怡然自乐”。⑤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描写:“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皆出酒食”。⑥桃花源人何至此:“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遂与外人间隔”。⑦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人为何皆叹惋:“桃花源外面动乱、黑暗,外面的人不能过上安定平和的生活”。⑧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害怕外人知道以后打搅、破坏他们和平安定的生活”(同时给下文留下了伏笔)。⑨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这样写的目的:“给人一种确有其事、似真似幻的感觉”。
(三)联想背景
《桃花源记》的作者“老陶”所在的时代是晋宋易代之际,那时东晋极其腐败,软弱无能,且军阀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被剥削压榨、民不聊生。我们结合这个时代背景很容易就可以理解陶渊明描绘的《桃花源记》了,这是作者在反映“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强烈不满和对美好社会生活的向往”。
五、结语
自读课的活动安排以学生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在一些节点上适当地穿插并不影响学生主动者的身份,更不会破坏自读课的计划安排。教师只要心中牢记“自读课以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讨为主”,教师只发挥组织和引导的作用就可以了,主要是得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就没问题。同时,自读课不代表对学生的放任不管,自读课在有意识地将课堂让给学生的前提下,教师的“教”的地位不能缺失,对于学生一些不够恰当的文本解读,教师需要及时切入, 必须要突出组织者的作用,加强过程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