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言精粹,悟月下情思
——评《记承天寺夜游》课例
2020-01-09崔梓莹
崔梓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文言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承载体,是古代诗人跨越历史长河与我们心灵对话的纽带。因离现实生活较远,文言课堂通常缺乏活力,使学生产生“畏难”与“抗拒”心理。“烛光杯”比赛中郭楠老师为我们提供了优秀的范例,本节课的闪光点不胜枚举,以下仅选取三点展开评述:
一、以“月”为引,深挖文本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中的重要部分,承接着识字与写字教学,又是开展写作教学的基础和前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阅读部分中提出:“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点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经常无法从一个关键点出发准确地把握文章内容,理解文章情感。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切入点的设计是尤为重要的。教学切入的设计反映着教师对于教材的把控和理解程度,体现着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智慧。独特精确的教学切入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撬开文本的一角,迅速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步步深入。
本节课郭楠老师以“月”切入,提出问题:“‘月色入户’体现了月色什么样的特点?”自古以来“月”都是诗人们钟情的意象之一,它象征着离愁别绪、象征着男女情爱、象征着岁月流逝、象征着思念之情,也寄托着诗人的理想抱负和高洁志趣。而月的意象在苏轼的诗词里也占有很大的比重,其词中的“月”抒发了苏轼对人生的感慨。郭楠老师对于本节课的理解和把握是十分到位的,从月色的特点来切入,能够以问促思,让学生深挖文本,细致解读作者情感。
但仅从“月色入户”四个字来分析月色的象征意义并不容易,于是教师再次引导:“赏月都是在既望之日,可是十月十二日的月亮却拨动了作者的心弦,这是为什么?”学生分别介绍预习过的背景知识,共同提炼出作者此时的处境。而后师生共同总结出月亮是多情、有人情味的,它主动入门与作者做伴,有意慰藉此时孤独失意的诗人。在以往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将没有温度的作者资料直接展现出来,剥夺了学生探知新知的途径,也大大地打消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郭楠老师大胆打破传统教学过程的樊篱,在学生产生疑问时巧妙引入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我要学”“我想知”的欲望,引导他们结合时代语境和作者被贬黄州的背景展开思考,更加真切和深刻地体悟作者心境。
二、以情为线,品味“闲”意
语文在其工具性的基础上又兼具人格塑造和道德培养的重任。而文言文课堂长期存在重“语”轻“文”的弊端,缺失了情育、德育的功能。郭楠老师则另辟蹊径,以情感为主线,展开了教学过程。
“文眼是作者情感的升华点,运用文眼展开阅读探索,可以追寻文本情感走势,进而进入文本内容核心,感知文本表现内涵”。“闲”字是本篇课文的文眼,对于闲人的理解,对于“闲”意的品味,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是尤为重要的。在研读课文阶段郭楠老师提出:“这里的‘闲人’应该怎样理解?”这个问题是进一步解析作者情感的跳板。作者真的闲吗?闲人指的是什么样的人?他的闲有几种意思?解决了这些问题,也就探究出了本文的主旨。郭楠老师紧紧地扣住“孤独”与“乐观”两个核心词语来串联文章情感,对教材做了创造性的处理。苏轼是孤独的,他“念无与为乐者”,苏轼又是乐观的,他有张怀民“相与步于中庭”。他因“闲”而忧,也以“闲”为乐。她设计的教学过程思路清晰,过渡自然流畅、层层接起。这是可圈可点的。
拓展延伸部分, 郭楠老师引入了另一首苏诗《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这首诗既不与本文内容脱节,又能够作为升华本文情感的助力。文言教学不只要让学生掌握古汉语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习到其中蕴含的思想精华。苏轼黄州时期的作品情感是十分矛盾复杂的,他不断在出世与入世间徘徊,既愿寄情于山水又不敢忘国家之兴衰。他的人生态度随着世事变迁而不断变化,乐观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郭楠老师以此为出发点,将两首诗对比着讲,引导学生分析两首诗意境的异同之处,感受作者在不同时期心境的变化,归纳出苏轼的生活态度。
课堂结语虽然在课堂中占据的比重并不大,但却是巩固和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郭楠老师遵循了情感性与凝练性的原则,将本节课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以两句祝福语作为结尾:愿我们的心灵一直像承天寺的月色一样澄澈明净!愿我们的心境永远像黄州的苏轼那样豁达从容!在学生还沉浸在苏诗中如梦如幻的月夜时,将情感再一次升华,营造了“言已尽而情未绝”的效果。精彩温暖的课堂结语,再一次拉近了与学生间的距离,相信也让学生深深地记住了这堂课,记住了承天寺的月夜。
三、以评代讲,“读”放异彩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学习方法,也是学生在各个学习阶段必须熟练掌握的学习技能。“文学作品中所创作的具体、生动、可感、具有审美意义的艺术形象, 不朗读则无味,细细咀嚼方能越嚼越有滋味。”朗读能够营造好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想象力,提高教学效率。朗读要用感情去读,带着对文本的理解去读,朗读的过程也是学生与教师和文本对话的过程。郭楠老师十分重视朗读的训练,在整节课中把朗读指导法贯穿始终。在读课文、知大意阶段,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并且做出了详细的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停顿。找同学朗读全文,再让其他人为其纠正字音,最后提出指导意见:应把语速放慢,语气委婉一些,注意停顿。而后在分析“念无与为乐者”一句时,提示要重读“无”,带着作者的孤独读,读出感情。当学生读的感情不够充沛、停顿不够准确时,老师又进行了范读,学生们在教师情绪饱满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语言的魅力,也仿佛身临其境体会到了作者的孤独之情。
新课程强调以生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单一的讲授法,容易造成“一言堂”的局面。文言文教学比起现代文教学稍显枯燥,怎么样调动学生的兴趣,怎么样保证学生掌握到更多的知识就尤为重要。郭楠老师的课中多采用以评代讲的方式,让同学相互评价读音、纠正翻译,每个学生像“小老师”一样参与其中,在纠正他人错误与自己被纠正的过程中加深印象,学习效率也大大提升。
四、反思:以美启真,读写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由此可见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中学生的作文中普遍出现选材陈旧、情感虚假等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学语文课堂存在着“阅读本位”的倾向,只读不练,缺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缺乏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对重点词句的研读与鉴赏在文言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而本节课在此方面有所欠缺。
例如诗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实是妙笔生花的一句。它所呈现出的艺术美感、营造出的梦幻意境其实是值得在课上细致研讨的。在赏析这句时可以引出一个问题:用你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你想象中的场景。将这一句重点分析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产生自己独特的审美体验,由想到说的这个过程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此句“盖”字用得极妙,作者沉醉于如梦如幻的月夜中,甚至出神不知身在何处了,回神后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此句的赏析延伸到明月何时无,竹柏又何时无。却只有作者与张怀民此等“闲人”领略到了这种和谐之美,由此带领学生再深入地去分析“闲人”的情感,更顺理成章。
再如“月色入户”的“入”字,郭楠老师多是从情感方面入手,总结出“月”是有人情味、多情的,对于“拟人”手法的赏析有所忽略。此处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自己写出一个字来替换“入”字,例如“照”“临”等。写后同学间互相品评,哪个字用得最妙?跟原句的“入”字比起来哪个效果更好?学生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更能够深入领悟到“入”字的独特魅力。学生将阅读课中培养的这些能力运用到写作中,语言就不会那么生涩无力,情感也更为真挚。
文言文教学是中学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板块,我们在教学中也应积极地进行课程开发,创造出更具有活力、更有深度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