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与贯标:科普文的教学设计研究
2020-01-09张慧玲
张慧玲
(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昆山 215332)
科普说明文,又名“科技说明文”,是科技专业人士向读者大众科普知识的一种说明文体,具有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等特点。2020 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等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专设了“科普作品选读”专题,体现了“学科融通”“跨学科学习”的趋势。与此同时,如何让语文既保持“语言之美”的本色,又凸显“科学之真”的光芒,需要我们思考探索。
解读新课标不难发现,科普文教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科普文教学需要科普知识,但若只停留在知识讲解上,语文课无疑成为了科学课、专业课,要“强化关键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二是一篇与一类的关系。传统教学往往重在学习“这一篇”科普文的篇章结构、内容特色。新课标不是按单篇思维教学,而是以专题架构,倡导掌握“这一类”科普作品的阅读方法。三是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关系。科学求真,注重理性分析,强调“科学味”;语文尚美,注重语言表达鉴赏,强调“语文味”。在科普文学习中二者同等重要。同时,新课标强调职业素养的培养,体现了职教特色。
一、转变教学理念,重知识更重能力提升
传统教学往往是教师灌输科普文知识和解题套路,学生掌握说明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知识。新课标指出,“教师要走出知识本位、技术主义的教学模式……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参与精神”。
首先,设计前置学习激发学习动力。科普文较为枯燥难懂,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无疑会降低学习兴趣。教师要树立“先学后教”的理念,利用科学自身的前沿性、神秘性、动态性等特点,引导学生借助教学软件、视频、思维导图、抖音、微信等手段,拓宽科普文学习的内涵和外延,了解文本的科学背景、探索发现、现有成果、未来前景,促进学生主动阅读,跨学科探究思考,教师适时引导,从而推进“学科融通”。其次,借助“换位思考”促进能力提升。问题设计尽量体现开放性,引发学生思考与探讨,而非封闭式的复述与套路式的回答。如:“为了让别人看懂,你会把观点、结论放在哪些醒目的位置?你会把中心句放哪里?”“你会用哪种方法介绍这个概念?”通过“换位思考”,引导学生由“读者”的身份,转化为“作者”的身份。角色转化的意义在于:由被动学习接受知识,转为主动思考领悟,学生结合已有的学习经验,总结归纳阅读方法,思考、探究科普文阅读的规律,从而促进阅读能力提升。
二、树立文体意识,处理好“一篇”与“一类”的关系
文体意识是“主体在大量的阅读和写作中,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形成的对某一类文体的知觉映象,是主体对其所接触的所有关于此文体的内容、形式和写法的抽象和概括”。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素养,“学会”不是核心目标,要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和策略,“读懂”“会学”这一类文章,才是最终目标。
(一)寻点:从“一句话概括全文”到“一段话概括全文”
如何用最快的速度读懂科普文?这需要找一个支点撬动整篇文章。教师可引导学生先从题目切入,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初步了解说明对象。然后结合首尾段落,甚至是临近段落,去枝叶、找关键,“用一段话概括全文”,补充完善说明内容。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筛选信息、整合信息、表达信息的能力,贯彻新课标“学习快速、敏锐地捕捉语言文字表达主要信息的方法”的精神。
(二)串线:从“提示语串联句段”到“一幅图梳理全文”
一篇文章光知晓框架和结论还不够,还要了解文章的血肉。如何理清段与段之间的逻辑联系?如何找出中心句和关键句?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提示语寻找线索规律,如表承接、递进、转折的关联词语,表总结概括的“这”,表观点结论的“所以”,甚至是表前后两分句并列关系的引号。同时,绘制思维导图也是一种直观、有效的学习方法。一方面,借助一幅图梳理结构脉络、行文逻辑,学生厘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隶属和层级关系,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另外,思维导图也是对学生知识掌握、能力情况的检测反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查漏补缺。
(三)得法:从说明方法中悟“科学之真”
新课标指出要“学习科普作品的表述方式,提高阅读科普作品的能力”。传统教学中,往往关注科普文写了什么,学生能很熟练地说出各种说明方法,可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述,说明语言才更科学准确、通俗易懂呢?以《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为例,科学界对“黑洞”的定义很多,但学术性太强,科普性较差。钱学森对“黑洞”的定义是:“‘黑洞’其实不是洞,是光出不来的星。这种星密度更高,引力场特别强,强到光线被吸住射不出来,只有当其他物质被吸引掉进去时才发光,发射出X 线。”作者用“不是……是……”首先明确“黑洞”的本质,破除人们对“黑洞是洞”的误解;然后用表条件的关联词“只有……才”,阐明发光条件。关联词表意严密,短句简洁明确、易于理解,不仅体现了科学的真,也展示了语言的美。
由上可知,科普文教学的目标不是让学生答出作者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和语言,而是学生能从语言的表述中领悟,作者是如何运用句式、关联词、修辞等手段,准确生动地进行科普,从而学会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语言来进行说明介绍,学以致用,实现阅读能力的迁移。
(四)表述:从“咬文嚼字”中品“语言之美”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将“语言理解与运用”放在首位,其他思维、审美、文化都基于语言运用这一基础。新课标指出要“精心揣摩,认真品味,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教师可借助词语删改替换、修辞、诗句、联想、语境等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涵泳文本之美。
以《景泰蓝的制作》为例,作者介绍“掐丝”工艺时写道:“每片叶子两笔,像一个左括号和一个右括号,那太细小了,可是他们也要细磨细琢地粘上去。”教师可用换词法启发学生思考,“细磨细琢”换成“小心翼翼”有何不同?显然,后者多了一份谨慎,却少了一份斟酌,“细磨细琢”更符合景泰蓝掐丝、打磨工序的语境。科普文固然需要引导学生认知科学,彰显“科学味”;但“语文课千万不能失去‘语文味’,守正才能出新,‘守正’,就是要守住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让学生在扎扎实实的语言实践活动中,发展其语文素养。”准确清楚、通俗易懂地介绍事物或事理,需要在语言文字方面品味,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比较、质疑、体验,对文字进行推敲,才能领悟到语言文字的旨趣。
三、紧扣目标导向,培养“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体会科普作品蕴含的科学精神,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培养严谨求真的职业素养”。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科普了什么”,这是基础。其次,引导学生发掘“科普人的精神”。科学家求真务实的态度和客观理性的精神,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指向性,培养职业道德。第三,引导学生体会“科普人的情怀”。如《蝉》中尊重生命的情怀,《景泰蓝的制作》中工匠精神的追求,《<物种起源>绪论》中审慎严谨的态度,在品味的过程中内化为精神素养,这是科普文教学的隐性目标。第四,激发学生“关注科学的兴趣”。学习科学知识,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和素养,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探究科学、崇尚科学、热爱科学的兴趣,以辩证、发展的眼光看待科学。这是科普文教学的长久目标和意义所在。同时,科普文彰显了作家的个性情感,理性阐述的背后,蕴含着作家的良苦用心、情感寄予。感受科学之真,品味语言之美,理解作家之情,体会编者之意,崇尚科学精神,才是完整意义的科普文阅读。
总之,新课标的颁布必然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新一轮改革。如何对标与贯标,体现科普文教学的“科学之真”与“语言之美”,有效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有待我们深入探索。诚愿科普文教学既能“守正”,又能“创新”,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