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有效性探究
2020-01-09王晓燕
王晓燕
(甘肃省金昌市金川区双湾镇天生炕小学,甘肃 金昌 737100)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学科素养的建设成为小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而在新时期,朗读也成为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板块,然而由于传统教学的影响,教师进行朗读教学的方式仍然是不科学和不成体系的。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文章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实际,提出了相应策略,希望能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有效性的提升,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体发展。
一、课堂朗读教学的作用和必要性
课堂朗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板块,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朗读与学生的语言发展、基础知识的积累等密不可分,因此需要语文教师予以重视。
(一)提升学生语感
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教学,学生通过朗读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在重复、持续训练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得到了提升。语感是学生学习一门语言必须具备的能力,语感好的学生即使在语文上没有花太多功夫,但是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都要比语感差的学生好上许多。而想要形成较好的语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大声朗读,因此,教师应对课堂朗读予以重视。
(二)有利于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积累
专家研究,最好的记忆方法就是读出声来,这证明了朗读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小学生正处于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这时候记住的知识学生一辈子都难以忘记。所有,学生多朗读,有利其在朗读中记忆和积累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这样记住的语文知识比死记硬背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在朗读中记住的基础知识和素材,为未来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等生理因素的客观影响,因此理解能力较低,尤其是刚接触篇幅较大课文的学生,很难读懂课文背后的含义。此时,教师若能引导和要求学生多进行课文的朗读,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无形之中提升了阅读理解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学习语文,为未来的写作做准备,还有利于学生学习其他科目,例如数学应用题的学习、英语的语感等。
二、小学语文课堂朗读部分存在哪些缺陷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纵观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现状,还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进。
(一)教师自身朗读水平不够
教师自身朗读水平不够是影响课堂朗读教学提升的一大原因。部分语文教师年龄较大,普通话未能达到二甲的水平,因此朗读水平欠缺。或是教师没有系统经过朗读教学的训练,在朗读教学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方法,只是读一读便可,但对一篇课文要怎样读,用怎样的方法读,教师都未曾考虑。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语文教学任务重,因此不愿意利用课堂的时间系统地教学生朗读,朗读教学被这部分教师忽略。
(二)朗读教学方法单调
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时,往往只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读课文,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或者是直接让学生齐读课文。这样死板固定的教学模式,导致整个班级朗读氛围不高,学生有的时候嘴巴在读,但心早就飘到外面的世界里去了。同时这种方法大多是走走形式,教师既不知道学生有没有读对,也没有检测朗读教学是否达到教学效果,只是把朗读当作语文课堂40 分钟必走的一个流程罢了。这样,朗读有名无实,失去了朗读教学的初衷。
(三)学生朗读兴趣不足
学生自身对朗读的兴趣不足,也是影响当前朗读教学效果的一个原因。一方面,部分教师朗读方式过分单一传统,这种僵化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认为朗读是一件枯燥无聊的事情,学生朗读也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过分胆怯,就算是齐读课文也有些不好意思,生怕别人听到自己的声音,因此往往只动了嘴巴却没有带着感情大声地朗读,这样达不到朗读的目的。
(四)学生自主朗读动力不足
小学生年纪小,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不足,教师如果不对其进行引导和监督,学生很难自己主动探究学习。学生常常是在教师的要求下被动朗读,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自行朗读,又不对其进行监督和引导的话,学生很有可能敷衍了事,达不到效果。
三、如何改进和优化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朗读有效性不言而喻,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必须要从自身水平、方法等入手,同时从现实出发,联系家长和学生,共同优化教学,提升课堂朗读有效性。
(一)提升教师自身朗读水平
教师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门课的成果,也影响了学生对一门课的兴趣。因此,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入手,提升自身的朗读水平。如果教师是普通话存在问题,可以在课后多进行普通话的学习,努力考到普通话二甲证书及以上。如果教师是朗读教学方法的实践方面存在问题,就应该多分析课堂存在的不足,并多向优秀教师借鉴,提升自身朗读教学水平。
(二)创新课堂朗读形式
1.教师利用多媒体渲染朗读氛围
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的课文很多,涉及的题材和内容也各有不同,这些课文就是课堂中最好的朗读素材。教师以教材课文为基点,创造不同的朗读情境,一方面可以营造适合朗读的氛围,优化朗读的效果;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朗读的体会,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的《少年中国说》时,这篇课文充满激昂慷慨的基调,因此教师应该配上慷慨的背景音乐,并把课文内容利用幻灯片展示,让学生抬头边看幻灯片边读课文,而不是埋头看自己手中的课本。
幻灯片的背景也要符合课文主题,这样学生很快就进入到了朗读情境中。主题哀伤的课文教师可以用灰色等低沉颜色的模板编辑幻灯片,而欢喜的内容教师可以运用鲜亮的色彩编辑幻灯片。
2.教师可以举行班级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分角色进行朗读。条件时间允许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制造服装道具,把朗读课文变成学生之间的小剧本。还可以鼓励学生把课文改写成剧本,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愉快中进行朗读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
例如,在教学部编版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将相和》时,教师就让一组学生分别充当蔺相如、廉颇等角色,让大家分批读课文,还可以让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竞争,在一组学生朗读时,另一组学生进行评分。小学生的表现欲强,这种方式很能激发他们的朗读学习兴趣。
(三)家校合作
课堂短短几十分钟,教师不可能只进行朗读的训练,但朗读是一项需要时间长期反复训练的内容。因此语文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在课后让家长帮忙监督,让学生在课后也能进行朗读的学习与复习。学生如果每天都能花上半小时进行课文的朗读,长此以往,对他们而言将有极大的帮助。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朗读教学的效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因此教师需要有耐心,在长期的课堂教学中,慢慢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与训练。同时教师要注意朗读的方法,不要给学生一味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爱上朗读,在朗读中更好地提升语感,积累语文知识,为将来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