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2020-01-09王海灵

课外语文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语文能力

王海灵

(河南省范县教师进修学校,河南 濮阳 457500)

为适应世界新的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明确提出,必须将实践能力培养放在首位。目前,我国传统语文教学以课本为中心,部分教学活动是按照教参进行,很少关注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对传统语文教学的方式进行创新,如何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就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同时也是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新课题。

一、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实践性是语文学习最为突出的特征,同时也是语文学习的价值所在,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必须结合实际需求,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学生的体验和感知能够帮助他们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内化为学生的认知、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学生正是通过自己的感知,使对事物的感性认知上升至理性层次。教师要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进行实践,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知,不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其次,可以检验学生掌握的技能。实践是帮助学生形成技能及增强自身能力的重要方式。实践锻炼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理论的掌握程度,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扩大课后延伸,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现阶段语文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

近些年来,由于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语文教学和从前相比出现了重大的转变,广大教师的观念也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由于传统观念的作用,目前的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不够突出。新课程改革反复强调,在教学活动当中,必须充分尊重学生,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负责引导,但就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生在教学当中的地位仍然不够突出。在教学当中,教师仍然习惯采用灌输的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的激发与引导,也没有注重听取学生的看法,更没有注重学生自身的需求。其二,虽然采取了方法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但培养的力度不足。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当中,实践能力十分重要。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与学生将来的竞争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认识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价值,并且采取多种方式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但就当前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仍然偏重于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其三,对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师的认知不够清晰。虽然教育部门反复强调,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许多教师也懂得应当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能力,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却出现了诸多的不足。《标准》中关于“实践能力”的概念过于模糊,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导致教师在具体实践时无从着手。

三、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具体策略

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比如在组织班务活动时,可以为学生营造相应的活动情境,不断拓展学生的活动空间,进而有效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一)倡导综合性学习

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综合性是综合性学习最大的特色。综合性学习也就是将不同学科、不同的教学方式相结合,不仅学习的方式十分丰富,同时学习的内容也更为广泛,教师只是起主导作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的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在语文教学当中,综合性学习应当将重点放在综合上,涉及多个学科的内容,但它并非专门的课程,只是一种用于学习的方式。在语文教学当中,综合性学习亦即教师、学生以及教学资料之间进行互动获得的经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进一步提升语文学习的开放程度,学习的内容大部分来源于社会实践,以及学生自己的体验。综合性学习完全摒弃了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的开放程度,使学生学习的空间更为开阔,使学生逐渐摆脱课堂及教材的限制,不断从外界探寻可供自己学习的资源,使学生从被动学习逐渐转为自主学习,使语文教学的空间不断得到延伸,从而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知识,不断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二)合作小组学习

针对语文教学改革,《新课标》明确提出:要改变传统的注重学习的方式,要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索与研究;不断提升学生自主获取信息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不同的学生,其人生经历不同,形成的经验世界也不同,而经验背景不同,看待问题的视角也不同。通过师生沟通、同位交流等方式,创建小组,以小组的模式开展学习。小组所有成员以同一个目标作为中心,彼此承担相应的责任,成员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与合作,亲密无间,团结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自发地参与各种活动,自发地进行学习,并不存在任何接受或者命令;学生们会自由地发言,共同地解决难题,耐心地帮助对方,通过彼此合作完成学习。合作成功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掌握与他人交往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与他人合作来完成学习的目标。尤其是学困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提升自觉性,增强自身能力,进一步加快发展,尽可能发挥学生能力,确保资源和信息之间得以共享,从而完成学习的目标。

(三)联系实际生活,拓宽学习领域

新课标还提出,对语文教学而言,教科书虽然十分重要,但并不是语文学习的全部。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语文知识,比如适合学生阅读的名著、科普读物等;电视广播;互联网信息;甚至是学生平时的生活,都可以在进行精心筛选之后,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在语文教学当中,教师要尽可能开发利用课本之外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自己的能力。确保语文真正地融入生活,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从而做到学以致用。在对学生需求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宽松的空间;按照一定的顺序开展活动,倡导快乐学习,注重学生的兴趣。

(四)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程的任务在于培养和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而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主要取决于学生的思维。特级教师宁鸿彬曾经说过:如果学生思维太过狭窄,反应迟钝,思维不够缜密,对问题的认知不够深刻,缺乏足够的创造力,听说读写的能力就很难达到要求。所以,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应立足文本,让学生自己进行思索和研究,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的同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或者通过语言以及其他的方式,营造出专门的场景,让学生获得丰富的体验,感觉自己仿佛已经成为情境当中的某一角色,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向学生提问,学生就可以根据情境进行思索,从而完全打开学生的思维。在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训练时,还必须注意拓宽其思维面,亦即扩大课文覆盖的范围,学生思维的空间同时也会增大,其思维的广度也会因此而扩展。所以,教师应选择恰当的点进行切入,从细节着手,对课文进行深入的挖掘,从而引导学生从一点着手,打开突破口。

(五)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在开展语文教学时,教师还可以从不同方面及角度着手,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训练,在具体的实践当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当中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可以带领学生前往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然后引导学生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安排学生担任社区志愿者,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不同形式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广泛地接触社会,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掌握和学习大量的语文知识。

四、结语

在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教师必须要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通过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旧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需求,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必须放弃旧的模式,对教学的方式方法进行调整,采用新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地学习语文,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实践能力培养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反复锻炼,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语文,掌握运用语言的方法,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语文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