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整本书阅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2020-01-09吴长贤

课外语文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高中语文

吴长贤

(贵州省毕节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贵州 毕节 551700)

整本书阅读中的“整”可理解为把握全书脉络走向,包含对全书内容的思考、延伸等;“本”即阅读的计量单位,即独立一本或关联多本的书;“书”可代指文学作品、学术论著等。可以说整本书阅读具有较高的动态性、综合性、开放性等;“阅读”则分为浅读、深读,或泛读、精读等不同阅读类型。

一、基于整本书阅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概述

语文是“听说读写译”的语言能力、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的统一称谓,即运用书面与口语的能力,记忆、理解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语文的教学目的包含以古今典范书面语言作品为教学媒介,以启发、推动学生智力、成长为核心,以同化现代书面语言规范与中华民族共同人文思想为任务,是一门极具相关性、工具性、人文性、统一性的基础学科。其中语文阅读,是学生语文素养与语文教师教学中基本组成部分,而整本书阅读正是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自主性的重要教学活动之一。

语文教育与汉语言文化对于学生一生的影响与知识熏陶极为深远,因此语文教育的价值正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但往往在学生离开校园之后却无法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从而形成了一定的阅读障碍。基于此,整本书阅读是改善这一情况的重要活动之一。一方面,整本书阅读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语文视野,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与理解技巧,让其养成主动阅读的良好习惯,保持阅读量的积累与沉淀,促使学生建立完整、丰富的精神世界与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应从学生的语用能力、文化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入手,需要培养学生语文理解、运用、传承等语文素养。而通过整本书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从一部完整文学之中感悟其中内涵,把握作者语言特点、文学架构、思维情感等,有效改善目前语文教学体系中片面、分散等不良情况,为学生营造更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加强与其他学科知识的关联、认知等,从而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有效落实新课改目标。

二、基于整本书阅读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一)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问题

高中语文阅读展开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往往会受三方面影响。首先是学生自身。第一,基于信息技术与网络快速发展的背景,快餐文化、碎片化阅读是当下主要的流行趋势,学生在这种背景下很难维持传统整本书阅读的习惯。第二,经调查可知高中生喜欢阅读的类型70%以上是长篇小说,然后才是其他文学类别,长此以往会造成学生语文视野狭隘、语文素养不足等不良情况。第三,高中阶段学生学业压力最为繁重,而整本书阅读往往需要消耗较多时间与精力,且阅读效果进展通常较为缓慢,学生、教师等均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导致整本书阅读教学推进困难。

其次,教师整本书阅读指导情况也存有一定问题。第一,高中语文作为重要的基础课程,教师往往需要大量时间应对各种教学工作与教育研究,很难有时间深入阅读整本书,无法以身作则,或切实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第二,部分教师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指导时,也存有针对性弱、指令性差、理解偏颇等情况,导致无法提升整本书阅读活动质量。

最后,整本书阅读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周边环境的支撑,但往往周边环境也存有一定的问题。第一,支撑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行的第一环境就是校园环境,但高中校园的校展板、读书角、图书馆等区域往往并没有整本书的踪迹,书籍多为辅导书、练习册,或整本书阅读价值不高、重复等。第二,家庭阅读环境对于实行整本书阅读也有着重要影响,但在社会影响、经济压力等条件下很难有家长主动认识整本书阅读的价值,且往往存在无法以身作则的情况,对于学生培养阅读习惯反而造成了一定阻碍。第三,社会的浮躁风气与碎片化阅读促使大众产生阅读惰性,进而造成学生在如此环境中也产生了或多或少的阅读问题。

(二)提升学生语文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提升学习自主性的重要内动力,对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引导学生产生阅读兴趣,首先可以激发学生渴望阅读的心理,继而保证学生完整阅读书籍;其次,为学生提供阅读的目标指向,激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整本书;最后,维持学生持续地阅读整本书,并进行阅读强度的调节。因此教师可从三方面来调动、提升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兴趣。

第一,课本是师生间最为熟悉的阅读书籍,因此课本也可以成为教师激励学生阅读整本书兴趣的重要资源。例如《小狗包弟》一课,通过作者巴金对黄毛小狗的作为,展开“文革”中的真实景象,那么身在其中其他事物和人的处境呢?教师可由此展开作者整本《随想录》的介绍,从而引导学生展开阅读。

第二,在教育学生的道路上,教师往往会为学生树立一个又一个的名人、伟人形象,从而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应用于语文阅读之中同样适用,例如通过多年学习,学生对于杜甫的诗词相当熟悉,那么教师可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杜甫是什么样的人呢?他生平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写出一首又一首诗词,传诵千古?”以此引出《杜甫传》整本书阅读活动。

第三,基于整本书篇幅较长的问题,学生会首先产生畏难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产生悬念、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从而让学生主动产生阅读的想法。例如在学习《雷雨》节选之后,可以结合剧本内容以引起学生对于其中各个人物的好奇心,而教师此时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结尾的悬念:“为何最后,有错的、有罪的和无错的、无辜的,都走向了毁灭的结局?”从而引发学生阅读《雷雨》的兴趣。

(三)辅助学生进行阅读活动

一方面,教师应帮助学生进行整本书的选择,规避学生阅读书目混乱,或与课本、课标脱节,进而导致整本书阅读活动质量不理想的问题。第一,不论是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历经千百年沉积下来的经典著作相当之多,从《道德经》《论语》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等,通过阅读经典著作是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吸取西方文学精髓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整本书的挑选上,可首先看重书的经典性。第二,书籍当中不仅包含文学,还包含经济、政治、历史等多方面,在体裁上也是包含诗歌、散文、戏剧等多种形态,因此教师应在基础书籍之上,为学生扩展书籍内的综合内容,提升书籍的多元性,让学生通过整本书阅读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还可以吸收到多元化、多领域的知识。第三,基于阅读的经典性、多元性,教师应排列不同阶段、深浅递进的书籍,形成一个合理、科学的阅读梯度,让整本书阅读更具层次性。第四,阅读应该是一项平静、愉悦的,可以让人产生满足感、幸福感的活动,这种感觉依托于书籍中或真或假、或远或近的种种未知与情感,因此教师在选择书籍时还应尊重学生的喜好进行针对性推荐,让每一个个性鲜明的学生可以真正找到自己的那份阅读乐趣与幸福感。

另一方面,在选择好书籍后,教师还可开展各式各样的阅读活动,如个体阅读、小组阅读、师生共读、家长学生共读等,并辅助学生制订相关的阅读计划与科学、合理的阅读评价,切实完成整本书阅读活动。个体阅读并不只是让学生进行个人阅读,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通过制订阅读计划、运用合理阅读方法进行的独立阅读,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个性,加深个人阅读体验;小组阅读就是将班级学生按照一定的阅读水平、阅读偏好等进行分组,让学生共同去完成整本书的阅读活动,可有效促进阅读效率与综合能力的提升;师生共读与家长学生共读机制相似,都是以平等的姿态共同进行阅读,以自身的阅读习惯、良好形象等影响学生,不仅可以为学生树立榜样,还可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在阅读计划方面,教师应先帮助学生设定阅读目标、要求、方式,后续由学生自己添加阅读进度、心得,培养学生“读有所获,读有所感”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同样可以通过阅读获得知识与感悟。而在阅读评价方面也是教师需要确切把握的一项重点,可进行阅读问题调查,了解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观点评价;也可进行阅读后心得交流,总结评价,强化阅读效果,并引导下一环节阅读活动。

三、结语

总而言之,整本书阅读在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加强核心素质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虽然目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但通过优化具体策略、改善师生思维、强化阅读活动等措施,终将可以有效提升整本书阅读效率与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优良的核心素养与阅读习惯。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高中语文
鲁迅与“书籍代购”
《论语》整本书阅读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书籍是如何改变我们的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