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业造林技术的提升策略探讨

2020-01-09卜素平

花卉 2020年20期
关键词:树木造林林业

卜素平

(昔阳县国有林场,山西 昔阳 045300)

0 引言

在进行生态建设的时候,林业属于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地区的绿化水平直接影响该地区的生态形象。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存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本文分析了常见的造林技术,针对林业造林技术的质量提高提出相应的措施,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意见。

1 造林技术的概述

人工造林就是对于没有森林或者是林木数量较少,范围比较小的地区,进行人为建造的造林工程,造林工程主要就是政府部门来和林业部门进行合作,会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地区的生态环境登记和该地区居民生活幸福指数有着紧密的联系,通过打造优质的生态环境有助于显著提升整体的生产效率。要是该地区森林绿植比较少,自然环境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而且旅游业难以获得显著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体的经济结构。不过优质的生态环境能够有效地保障整体的经济水平和居住质量,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进行定居,如此也有助于促进该地区的进步和发展。

2 常见的造林技术

造林技术和造林工作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开展造林工作的过程中需要正确选择造林技术,确保可以达到一个良好的造林效果,不过要是选择的造林技术不合理,就会严重影响造林质量。如今我国持续加大造林技术的研发力度,相关造林技术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在开展造林工作的过程中,可以选择的措施也比较多,造林质量也逐渐提高,常见的造林技术有以下几种:

2.1 播种造林技术

此技术是在土壤中直接撒播种子开展造林工作,这种技术也能够称作直播造林技术,这项技术的主要优势就是成本比较低,操作难度较小,不需要单独进行苗木的培育,可以实现大范围的造林,通过实践可以看出,这项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常见的包括播种造林技术对于自然环境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土壤具备充足的含水量,而且气候条件和温度条件需要适宜种子发芽。种子在播种前需要仔细进行筛选,选择那些养分充足,个头饱满和发芽率较高的种子,并且在幼苗期需要加大幼苗抚育力度,确保长势旺盛。目前这种播种造林技术多用于封山育林。

2.2 植苗造林技术

在使用植苗造林技术的时候,主要就是在造林的过程中直接栽种经过育苗的苗木,主要的就是适应性比较广泛,大部分品种树木都可以进行使用,对于自然环境要求比较低,因而此技术应用也比较广泛。其中存在的劣势就是需要提前进行育苗,育苗的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增加对于劳动力的消耗,对于技术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整体的成本比较高。不仅如此,通过比较能够看出,这项技术的使用,树木不需要进行播种,而且没有幼苗期,可以快速成活,相对而言优势还是比较多的,因而也被更广泛选择。

2.3 树种选择技术

在进行树木栽培的时候需要正确选择树种,选择合理的树种有助于提高树木的成活概率,而且可以改善这个地区的土壤环境。例如在种植阔叶树木的时候,阔叶树木会落叶,这部分落叶能够实现对于土壤水分流失的控制,而且在腐蚀分解之后能够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改良土壤的结构,给树木提供良好的生长条件,进而达到一个良好的循环状态。所以在合适的地区选择广泛地重视阔叶树木,能够显著提高土壤中水分含量和养分含量,而且有助于完善这个地区的气候条件。

2.4 造林时间的选择技术

在造林的过程中需要正确选择造林的时间,在选择造林时间的时候需要仔细分析这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明确树木的实际情况。一般情况下,最合适的就是在春季进行造林,在春季开展造林工作能够显著提高树木的成活概率。如今科学技术发展速度持续增快,造林时间的选择也变得越来越自由,在南方部分地区开始选择在冬季进行造林。冬季的温度比较低,大多数苗木不够活跃,能够实现对于水分流失的控制,最主要的就是能够保障树木的正常生长。不过在这个时期,由于北方冬季比较干燥,温度比较低,比较多的地区不可以选择冬季造林,不然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会造成经济损失。不仅如此,这部分地区还是需要选择春季造林的形式,其中要可以优先选择在雨后进行造林。

3 林业造林技术质量的提高方法

3.1 正确进行规划,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广阔,各个不同的林区之间的土壤条件和造林环境差异较大,因此合理选择树种科学布局种植尤为重要。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需要按照造林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遵守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工作开始之前需要提前去施工现场考察,掌握现场的实际情况。在选择树种和育林措施的时候,以得到的各项数据信息为基础进行选择。借助现代的造林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生产条件,促进林木的良好生长和林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林区物种的多样性和协调林区周边生态环境,可以充分显示出林业建设的价值。在调整造林计划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理的原则,确保该地区的群众积极地参加到造林工作中,能够保持较高的责任心,确保可以有效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

3.2 健全管理体系,加大林业合作力度

为了能够显著提高林业造林质量,就需要积极健全管理体系,加强和林业部门的合作,细化各项监理措施和检查方法等内容,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都能够有所参考,其中各个岗位的职责都需要做到清楚明确,而且需要把工程管理落实到实处。在保护和管理林地以及林权的时候,需要以法律为基础,根据实际的用途来持续地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确保造林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林业资源面积,而且可以促进林业的发展,加强对于新造林地的保护。

3.3 科技兴林,加强林业资金投入的管理

增加对于林业科学技术研发使用的资金投入,保证科学造林的先进技术水平,确保能够给林业造林工作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保障,对于工作人员来说需要掌握科技创新在林业造林时期的重要程度,之后需要积极进行科学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借助该地区的科研机构的能力一起解决造林时期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能够显著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不仅如此,如今也需要显著增加林业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深化质量管理意识,提高整体的专业化水平,多方宣传造林科学技术,编制简单明确的造林技术宣传手册进行宣传工作,借助多种方法把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工作经验使用到造林工作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林业造林质量,而且能够有效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开展。

3.4 增强业务培训,提升专业技能

造林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以及管理水平和具体的造林质量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进行造林的时候需要设置全面的培训活动,如今需要持续增加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并提高个人技能水平,充分掌握林木的生长特征,各个品种的生长习性,选择合理的病虫害预防措施,正确进行管护工作,确保林业造林质量可以得到更加可靠的保障。

3.5 提高防治工作的科技水平

优化造林的设计与规划水平,选择适当的机器设备,提高使用效率;相关工作人员应重视科学技术的力量,在调查统计造林地的病虫害种类、危害程度、数量后,建立造林地病虫档案,并对其习性、生物特点进行重点研究,做好科学技术研发工作,制定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案;创新病虫害防治方式和手段,如红外线杀虫技术、遥感技术以及诱虫灯等技术,尽可能避免使用化学药剂,多使用微生物制剂和生物农药,提高防治效率和质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苗木要经过筛选、检疫,剔除弱苗,清除好苗上携带的害虫后再行栽植。

4 结束语

如今我国开始高度重视林业的发展,科学的造林技术和合理的育林措施能够保证林业的持续发展,促进林业的管理进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因此需要持续提高林业种植和管理的技术水平,因地制宜,相关的造林技术以及育林措施也变得越来越先进,越来越高效,最主要的就是能够给林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猜你喜欢

树木造林林业
沿海地带造林实践与探讨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树木之最
land produces
雄安千年秀林
——近自然造林开先河
辨认树木
浅议造林的意义
营林生产中造林规划设计与造林技术的探讨
树木也睡觉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