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中小企业前往香港银行贷款前景探讨
2020-01-09庞嘉俊
■庞嘉俊
(广东白云学院,广东 广州 510450)
一、跨境融资的背景
(一)研究背景
内地中小企业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在寻求多种融资出路。在国家大力支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粤港澳三地的金融联系更加紧密,金融融合、金融创新成为大湾区潮流,新的金融工具、融资渠道应运而生。这为内地中小企业走出融资困境提供了新视野。因此,有必要以前瞻性的视角,以市场可行性为核心,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背景,对内地中小企业前往香港银行贷款开展相关研究。此举可协助相关部门探索适用于内地中小企业获取香港银行贷款的融资模式,有助于缓解内地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当前国内外对内地中小企业前往香港银行贷款融资的研究较少,相关学术文献不多。部分文献对内地企业在香港银行的融资研究,主要集中在企业发债、上市融资等金融业务方面。此类金融业务对企业的资质、经济实力等要求较高,对广大中小企业的帮助有限。在实际生活中,部分内地中小企业通过各种渠道申请香港银行贷款,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参考样本。需指出的是本文所阐述的“香港银行”是指在香港地区经营的商业银行,包括总部设立在香港、业务经营也主要集中在香港的香港本地商业银行,以及跨国商业银行集团下辖的香港分行,而不包含上述商业银行在内地的分支机构。香港地区经营的商业银行的内地分支机构,受到内地银行业相关法律的严格监管,本质上与内地其他商业银行无异,不存在跨境融资一说,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利用粤港澳大湾区金融融合和创新的契机,开发内地中小企业前往香港银行贷款的渠道和模式,是解决内地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新尝试,因此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地中小企业前往香港银行贷款的积极意义
近年来,香港银行贷款持续引起一些内地中小企业主的关注。与内地商业银行相比,香港银行贷款有着以下三大优势:
第一,借贷利率较低。当前香港银行的借贷利率主要参照香港银行同业拆借率(Hibor),以及伦敦银行同业拆借率(Libor)。据香港银行公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8月末,以港元计算的Hibor一年期利率约为2.39%,以美元计算的Libor一年期利率约为1.94%。而同期内地央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5%,是Hibor港元同期利率的1.82倍,是Libor美元同期利率的2.24倍。相比之下,香港银行贷款成本明显偏低。
第二,可用外币或人民币贷款。尽管受中美贸易冲突等因素影响,短期内人民币兑港元的汇率曾有大幅贬值,但长远来看,人民币兑港元汇率总体上保持稳定[1]。因此,内地客户在香港贷款时,由于使用外币贷款而产生的汇率风险总体可控。部分客户还可以选择汇差、利差明显的其他外币贷款,从中套利。若内地客户想避免汇率波动风险,也可以申请人民币贷款。当前多数香港银行的人民币贷款利率接近于Hibor港币同期利率,低于内地同期贷款利率近五成。
第三,利率上浮幅度不大。在现实中,内地中小企业在内地银行能获得的实际贷款利率,一般要承受基准利率之上上浮40%-60%,个别案例上浮可达80%。因此,内地中小企业的一年期贷款成本实际上往往处于7%-10%/年,也有例子超过30%/年,远高于央行基准利率4.35%/年。而香港银行包含上浮后的实际贷款利率整体上维持在5%/年上下,上浮幅度不高。
鉴于香港银行贷款存在上述优势,开展对在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内地中小企业前往香港银行贷款渠道的研究,有着以下的积极意义:
(一)缓解内地中小企业融资困境
由于受到疫情的冲击,2020年伊始,内地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总体上处于谨慎维持的状态。尽管国家通过税费减免、贷款倾斜等政策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不少中小企业的优先目标仍设定为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首先能存活下来,以待寒冬过后恢复元气。因此,寻找低成本融资、减少应收账款、重组债务结构、增加内源融资等操作成为当下众多中小企业的选项。在此背景下,香港银行贷款开始走进一些内地中小企业主的视野。香港银行凭借贷款利率较低、融资工具丰富等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内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破解内地中小企业融资渠道不畅的局面,可视为内地中小企业寻求银行融资的有效补充渠道。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中,已提出利用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探索为粤港澳大湾区内中小企业融资纾困的特别金融通道。倘若相关金融通道能成功建成,相信能为化解内地中小企业融资压力提供有力的帮助。
(二)构建两地互联互通的融资通道
由于当前内地与香港的金融体制存在资本流动、外汇管制、监管方式等诸多差异,两地的金融市场总体上仍处于独立分隔的状态。要深化内地与香港的金融融合,就必须要克服这些制度性障碍,创建能适用于两地的特殊金融安排。在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中,提出要实现粤港澳三地金融互联互通,打造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可跨境共用的金融系统。在此契机下,构建能满足粤港两地企业需求的银行资金跨境流动通道,方便广东中小企业利用香港银行贷款资金,以降低融资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值得广东省政府关注。要在不违反中央对资本管制、外汇管制要求的前提下,放宽境外资金流向内地中小企业,是并不容易的事情。然而深圳前海在引进香港银行贷款资金的政策安排及操作上已有较成熟的经验。广东省政府可在前海经验的基础上,研究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推行的跨境融资通道。
(三)促进内地银行信贷流程创新
香港银行在信贷流程上存在一些不同于内地银行的操作。譬如,在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资质进行评估时,大部分香港银行除了接受房产等抵押物以外,还会利用各家银行独特的风险评估体系,接纳中小企业客户在持有金融资产规模、行业信誉、近期银行流水、主要上下游商家及客户评价等多方面的考量,加以综合评估,适当增加贷款授信额度。这种评估方式,相对于内地银行审核中小企业贷款申请期间,甚少接纳房产以外的担保、近乎“一刀切”般的做法,显得对中小企业更加有利。在中央要求加强对中小企业金融扶持的要求下,内地银行可参考香港银行的信贷模式,对资质审核、风险评估、贷后管理等贷款流程进行创新,优化风险评估体系,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放力度。此外,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符合条件的香港银行可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设立经营机构,允许直接经营,香港银行对内地中小企业贷款将更加便利。因此,随着香港银行对内地中小企业贷款规模的增加,外来竞争会倒逼部分内地商业银行改革经营模式,改进信贷流程,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以争夺中小企业客户,最终让广大中小企业受益。
三、当前内地中小企业前往香港银行贷款面临的问题
(一)香港银行对内地中小企业贷款限制较多
近年来,香港银行对内地企业的贷款规模相当可观。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3月末,香港金融机构对内地企业贷款金额超过3.8万亿港元,与2015年末相比增幅达6.7%。然而,这些贷款资金主要流向内地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内地的民营中小企业获得的融资并不多。据香港金管局数据披露,截至2016年末,香港银行投放到内地的贷款中,大型国企占比50%以上,民营企业占比不足20%,且受益者多为民营企业中的上市公司或行业龙头,民营中小企业占比微不足道。究其原因,是由于香港银行业界普遍认为内地大中型国企有政府作隐性担保,贷款风险较低,属于优质客户,银行乐意加大投入。而对于抵押物普遍不足、贷款风险相对较高的内地中小企业,香港银行比较谨慎[2]。香港银行一般要求内地中小企业在香港开设关联公司,并以香港关联公司的名字申请贷款,对以内地企业名义的申请基本不接纳。在贷款审批过程中,香港银行基本上仅接受有香港房产作抵押的内地中小企业贷款申请。即使申请人在内地有房产,大部分香港银行也不会认可。银行也可能要求申请人在香港的金融资产要达到一定规模,并最好拥有香港永久居民身份、外国国籍或居留权,才能达到贷款申请门槛。同时,除香港永久居民以外,目前香港银行均不受理任何客户的信用贷款申请。由于申请条件苛刻,贷款限制较多,为获得香港银行贷款,一些内地中小企业主在创业时干脆直接在香港注册挂名的空壳公司。而实际运营的内地公司反而成为香港空壳公司的子公司,或成为香港空壳公司的股东,然后以香港空壳公司的名义在香港银行申请贷款。目前,香港银行业对内地中小企业的贷款限制,不符合粤港澳大湾区内金融融合的趋势,需要粤港两地政府、银行业界共同磋商,争取早日放宽限制。
(二)香港银行资金流入内地渠道较少
目前,内地中小企业在香港银行成功贷款后,怎样将贷款资金带回内地,是一个比较敏感的事情。由于内地对资本进出、外汇进出有严格的管制,香港银行直接对内地中小企业的对公银行账户放款是相当困难的。常见的做法是内地中小企业主在香港银行开立香港个人银行账户,香港银行将贷款资金转入该个人账户,然后客户通过香港银行的内地分支或合作金融机构,将资金转入内地个人银行账户。然而,此类私人对私人转款的操作,实质上将银行对公业务转变为个人业务,香港银行难以对企业资金用途、流向作有效追踪监管,因此香港银行对该类贷款申请相对谨慎。此外,作为内地企业寻求香港银行融资时常用的“内保外贷”融资方式,对内地中小企业的帮助也有限。尽管自2016年下半年以来,“内保外贷”资金流入内地的限制有所松动,但内地企业要遵循外管局对资金用途、资金流向等方面的监管。这对于应对市场变化讲求敏捷灵活的中小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制约。因此在现实中,内地中小企业在香港银行获得的贷款资金,经常通过“地下钱庄”等非法渠道流入内地。这种做法既加大了企业的违法犯罪风险,又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安全,并不值得提倡。当前,内地中小企业亟需一条合法的、限制较少的跨境融资渠道,来获得香港银行的低成本资金,满足自身融资需求。这就需要香港与内地政府认真探讨,作出相关的特殊金融安排。鉴于深圳前海金融合作示范区在跨境资金通道建设上已有一定成效,广东省政府可加以提炼总结经验,率先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
(三)赴港贷款风险频现,骗局丛生
由于各种客观条件制约,香港银行对内地中小企业发放贷款后,对跨境的贷后管理难以完全到位。一方面,香港银行普遍面临跨境资金流向难以追踪、资金使用用途不明、企业债务信息掌握不全等问题,并且受到内地金融违约规模、货币政策、汇率波动、央行态度等宏观因素影响,因此可能随时提前终止、回收内地中小企业贷款。近年来,香港金管局曾根据内地经济形势变化,数次要求香港银行收紧内地企业在港贷款的审批流程,完善风险监控模式,避免出现系统性风险。另一方面,部分内地中小企业获得香港银行贷款后,除了用于发展实业,也可能将部分资金用作套利套汇[3]。然而,一旦货币利率、汇率等宏观经济因素发生变化,造成套利套汇操作失利,不仅会给企业带来损失,也会导致香港银行的贷款风险陡增。彼时香港银行会采取提前回收贷款、停止续贷等措施保障自身利益,并可能在执行过程中扩大对象,连正常经营的内地中小企业也有可能受到波及。这种因利率、汇率等市场因素变动引起的贷款收紧情形,在内地商业银行贷款中较少发生,值得有意赴港贷款的内地中小企业关注。此外,由于香港银行贷款对内地中小企业有一定的吸引力,不法分子利用企业的这种心态,组织实施各类骗局。常见的做法是不法分子以产生香港银行贷款所需的银行流水为由,欺骗内地企业家前往某些香港珠宝店高价购物,然后凭消费记录向香港银行递交贷款申请。事实上,香港银行普遍拒绝接受这类虚假的银行流水证明,贷款更无从谈起。网络上还充斥着各种有关香港贷款的虚假宣传,甚至有网站声称凭港澳通行证就可以申请香港银行贷款,有信以为真的事主为此蒙受重大损失。
四、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内地中小企业前往香港银行贷款的建议
(一)鼓励香港银行放宽贷款限制
当前内地中小企业对香港银行贷款的需求依然旺盛,是香港银行潜在的庞大客户群体。如果香港银行能放宽贷款限制,利用香港银行业的优势,向更多内地中小企业贷款,将能带来银行与企业的双赢。香港银行的主要担忧是跨境贷款的贷后管理难以落实。参照深圳前海自贸区跨境金融运作的经验,香港银行通过掌握内地客户的人行征信记录、银行流水、进货凭证、销售单据、水电费单、缴税记录等信息,是能有效对内地中小企业的贷款资金用途、资金流向进行监管的。因此,香港银行可通过建立客户大数据信息库,加强对内地中小企业信息的掌握,提升贷后管理能力。同时,香港银行应从允许以内地公司名义申请贷款、接受内地房产抵押、扩大借款担保方式、发放信用贷款给优质客户等领域逐步放开,降低内地中小企业的贷款申请门槛。粤港两地政府亦需要以两地征信、税收、司法等大数据共享为基础,研究一套有针对性的金融监管机制,维护香港银行与内地中小企业的利益[4]。建议在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框架下,部分有国资背景的香港银行,如中银香港等,在两地政府的安排下率先作出示范,加强对区内内地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以此带动更多香港银行加入,用境外资金减轻内地中小企业融资压力。
(二)建立互联互通的银行贷款资金通道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粤港澳三地要创建互联互通的金融渠道,为支持大湾区的发展提供金融便利。在此背景下,粤港两地政府可利用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特点,探讨建立香港银行信贷资金进出大湾区的特殊通道,以满足内地中小企业使用香港银行资金的需求[5]。在通道建设的过程中,内地政府需要突破内地对资本流动、外汇流动等方面的限制,创新现有金融体制,又要防范大额资金快进快出,给内地经济安全带来潜在风险。因此,有必要在金融创新与风险防范之间谨慎地做好平衡。此外,香港银行业与内地银行业在市场理念、资本流动、产品形态、监管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与银行业相关的政策、税收、法律等也存在明显差异,因此要求从事跨境贷款业务的银行员工,要深刻了解粤港两地银行业的差异。为此,在建设粤港两地互联互通的银行资金通道过程中,亟需大量同时精通粤港两地银行业务的金融人才,以促进互信,求同存异,携手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内地各市,香港银行贷款对当地中小企业有一定吸引力,当地企业了解香港银行贷款操作的需求旺盛,需要社会和高校为此做出努力,培养大批能为内地中小企业护航的金融从业者。
(三)大力发展“跨境银团”贷款业务
香港银行开展内地中小企业贷款业务,现有的做法是通过与香港银行内地分支机构加强联系,在总行协调下促成业务。然而,在尚未开设内地分行的部分省市,此类业务的开展可能鞭长莫及。此时,香港银行可与其他内地银行携手,采取“跨境银团”贷款的合作模式。“跨境银团”模式在香港银行参与内地企业融资的案例中并不罕见,但主要面向的是内地大中型国企、上市公司或行业龙头企业,鲜有应用于内地中小企业。当前内地对银团贷款模式监管比较宽松,参与银团贷款的银行可灵活设置贷款条件及手续费,成为内地银行信贷业务的可观利润来源。因此,香港银行在自身业务尚未覆盖的地区,可与内地银行合作,开展“跨境银团”形式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香港银行通过此举,既可以发挥资金成本低的优势,又可以通过内地银行的配合,对内地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贷后管理,降低贷后风险。而内地银行可藉此从香港银行获得低成本融资,减轻揽存压力,又能参与贷款利息收入的按比例分成,获得额外收入。由于开展中小企业“跨境银团”贷款业务会涉及多个监管部门,应进行试点研究,广东省可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合作框架下,探讨香港银行与大湾区内地银行开展面向内地中小企业的“跨境银团”贷款模式。
疫情当前,中央支持中小企业复工复产的决心相当坚决,采取了多项措施。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机遇下,内地中小企业有望借助香港银行的贷款资金来巩固自身发展,减轻融资压力,享受金融开放红利。事实证明,通过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内地中小企业能获得成本低廉的融资渠道,香港银行业也能实现互利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