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普通病的危害与防治
2020-01-09简瑞超
简瑞超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蒙县泰康镇一心乡人民政府,黑龙江 杜蒙 166250)
1 奶牛普通病的发病特点
1.1 发病率高
根据湖南省相关数据调研显示,在重大动物疫病中,奶牛普通病发病率较高。在深入调查大多数农场的疾病中发现,奶牛普通病最多的是内科病。
1.2 发病缓慢
大多数普通病,特别是营养代谢病,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出现临床症状。由于奶牛的特殊体质,在几个月内才能呈现出骨营养不良的轻微症状,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病变也更加缓慢。根据数据调研发现,被检测的牛发病率较高,同时发病缓慢。
1.3 大群发病
在奶牛产奶量逐渐增多的环境下,奶牛营养代谢病的发病率较高,直接造成了奶牛业重大的经济损失,通常情况下,奶牛场里常出现的情况是:许多奶牛同时发病,如同传染病,而且确诊率不高。
1.4 普通病多呈隐性经过
很多奶牛的病情发生都有一定的隐性特点,比如:隐性乳腺炎、隐性骨营养不良、隐性酮病等。从有些数据分析能够发现,泌乳早期、中期发生奶牛隐性瘤胃酸中毒的概率是很低的。
1.5 症状相似、诊断困难、治疗费用高
目前来说,大多数的高产奶牛都会出现一些类似的病症,但是由于早期难以检测,临床症状明显后才能开展诊治工作,但是由于花费较高,同时疗效不佳,难以提升诊断效益。
2 奶牛四大疾病与防治对策
2.1 乳房炎及其防治
根据实践调研发现,在当前社会环境中,由于乳房炎的影响,我国奶牛产业经济受损严重。同时由于奶牛乳房炎在普遍情况下,都会采取综合防治,较高的价格也难以确保奶牛的保护率。干奶期中,虽然可以通过使用某些药物的方式来预防乳房发炎的情况,但是针对于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方面来说,主要是通过注射抗生素的方式来进行,虽然这种方式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容易出现乳中药物残留的情况。由于在当前环境中,很多药物处于研发、试验的阶段,并未有高效且安全的药物可供使用。
2.2 不孕症及其防治
我国奶牛不孕症发生率不高,但是这个问题也非常严重,防治非常关键。通常情况下,主要涵盖卵巢疾病和子宫内膜炎,其中卵巢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在当前环境中,激素治疗卵巢疾病的效果较佳,但是还存在很多弊端,主要因为治疗药物比较短缺,抗菌药物只能达到短暂疗效。随着时间的推移,疗效大多不理想,中药治疗该病在当前社会中表现出较好的趋势,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治疗。
2.3 肢蹄病及其防治
肢蹄病是目前奶牛生产中容易发生的病症,该病轻时不足为虑,但是一旦发病严重,容易导致奶牛瘫痪,不利于奶牛的生产性能。根据学者的研究显示,很多淘汰牛是由于肢蹄病造成的。蹄病发生之后,会造成奶牛产量下降,给养殖企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而大部分的饲养企业并不具备较强的肢蹄保健意识,所以导致防治效果很差。
2.4 营养代谢疾病
近年来,由于奶牛产奶量提高,营养代谢性疾病越来越严重,导致发病母牛产乳量下降。对于锌缺乏奶牛而言,甚至出现了蹄部软组织损伤情况,导致繁殖率降低。产奶量下降等,并且从很大程度上增大了普通病的发生率,营养代谢疾病如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就会导致奶牛健康无法保障。
2.5 其他常见病和多发病
(1)胎衣不下。当前发生胎衣不下的概率是很高的,使得奶牛子宫内膜炎、卵巢机能出现混乱的情况,具体表现就是空怀时间长,产犊、产奶量下降等,给奶牛产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对于该病防治中,还没有特效药物,而如果在子宫中投入抗生素,极有可能会导致子宫感染情况的出现,但也存在一系列弊端,譬如造成乳中抗生素残留。
(2)犊牛腹泻。影响后备牛生长发育的重要疾病是犊牛腹泻,在全国各地奶牛场普遍存在,引发原因较多,临床上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但风险高,病死率较高。
(3)真胃移位。目前从实际情况分析,因为奶牛饲养量比较大,且很多饲养人员经验不足,一味地想要高产,投入过多的精料,真胃移位的发病率也随着年份增加上升,通常情况下,其发病率一般在1%~2%,这样会造成奶牛进行外腹手术。从实际情况分析,导致奶牛生产受到限制,当该病较轻时,出现的情况为泌乳量减少,但是严重时,容易导致牛死亡。如今,保守疗法、手术疗法可以直接治疗该病,手术疗法具备了最高成功率。
3 结语
综上所述,奶牛是代谢比较高的产乳家畜,其机体有着比较高的敏感性,而环境方面的因素、应激因素等都会导致奶牛出现患病的情况。由此可见,当前应尽快构建规范的预防机制,确保普通发病率降低,促进奶牛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