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生物教学中进行探究性教学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2020-01-09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

天津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探究性教学方式探究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 刘 兵

一、探究性教学应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必要性及重要性分析

(一)学生知识获取方式的转变

目前推行的教育改革事业,实质上就是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主要目的就是在全面开发学生潜力的基础上,实现综合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之前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实施标准统一化的集中知识灌输方式,力求将学生培养成“规格”完全一致的人才,也正是这种知识获取方式的应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参与性、探究能力完全得不到发挥,这也正是高中生物教学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的原因所在。通过探究性教学的应用,教师为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并让学生在接触新事物的过程中,借助小组合作等方式,自行探究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完全改变了之前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方式,化被动为主动,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对于其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有显著的作用。

(二)有助于综合性人才的培养

借助全新教育理念下的探究性学习,在高中生物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以一种实践和学习循环性方式进行知识的学习及应用,通过师生的教、学、做三者合一,不但将学生的知识领域进行了拓展,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全面的生物知识结构体系。在确保学生注意力完全投入生物学习的前提下,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及实践意识。有助于培养出社会发展所需的兼具专业知识、创新思维及实践能力的综合性人才。

(三)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方式,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以一种被动状态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及思路,对知识只是死记硬背,理解却依旧停留在表面。与此同时,学生在生物学习中,因为自身的思维得不到相应的发挥,加之教学方式的单一枯燥,使学生认为生物知识和生活实践的联系性较差,无法提起生物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自然不好。通过探究性教学的使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问题的答案及理论知识完全需要学生自行探究,再结合实验环节的开展,让学生在亲身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提起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问题所在

(一)教师不重视探究性教学

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开展与否及教学效果的高低,和教师重视学生探索能力培养与否有着极大的联系。目前,部分高中生物教师由于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导致在教学中依旧将分数提升作为教学主要目标,认为学生答题能力的提升才是教学的重点。其实不然,在素质教育理念中,自然也包含学生学习成绩提升这一方面,但是这一方面却并非重点,学生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才是教学重点。但是,因为部分教师在教育理念上的误区,导致其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也就自然无法以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为核心设置教学内容及使用探究性教学方式,导致探究性教学无法得到有效的开展。

(二)教学僵硬死板,过分注重形式

由于教师在思想上不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及探究性教学的开展,导致高中生物教学方式得不到更新,显得十分死板僵硬。例如,课堂教学中依旧使用知识灌输方式,教师带领学生理解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实际上却是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并且在问题解答中注重理论知识的背诵及应用,导致整个教学模式变得十分死板,换言之,就是理解、背诵、做题、校对这些环节的重复。除此之外,即便有教师将探究性学习应用到教学中,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进行讨论,但是却并不注重管理,同时,在寻找学生发表看法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寻找优等生,导致其他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大大降低,反而进一步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主要方式之一,应该是以探究为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对实验方式的使用却出现了偏差,往往是在得到教材中的结论之后,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验证教材内容的正确性,换言之,实验的主要目的变为验证已有知识理论的正确性。由此看来,教学方式的死板及流于表面,导致探究性教学始终无法得到真正的开展。

三、优化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措施

(一)学习情境的创建

探究性学习得以开展的关键就是问题的设计,任何科学探究活动都是以问题的发现及提出作为起源,通过引领学生发现全新生物情景及固有知识体系之间的冲突,在提出问题及假设的基础上,学生才可以有效地开展问题的探究活动,这也是探究性教学的真正开端。为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问题转化,同时这个问题本身需要具备目的性、适应性及新奇性,以便全面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如从实际生活的相关例子及自然现象入手,让学生借助所学理论进行解释,同时,在学生无法解释的时候,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及给出答案的假设,让学生结合教材进行探究性学习。在探究性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除关注课堂提问之外,还需要将问题发现的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使其受到相应的启发,学会自己提出问题,这是探究性教学的另一个教育目标,问题的提出往往重于问题的解决,问题提出之后,学生才会有探究的欲望。

(二)教学方式的创新

探究性教学中的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能否得以发挥,取决于教师教学方式的选择正确与否。为此,教学方式的创新也是十分必要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需要做到有所取舍,对于一些十分简单的理论及常数,这种方式的效果依旧显著。在学生自行探究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小组合作探究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式。

例如,在讲解有关染色体变异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事先将果蝇体内的同源染色体模型构建出来,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让其自行构建雌雄果蝇的染色体及配子染色体模型,在看到学生组建模型大多一致的情形下,将自己事先准备的模型拿出来,提出诸如对非同源染色体的认知等问题,让小组成员自行探究。同时,在分享经验及结果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学生的全面参与,就是每一次邀请不同的同学分享小组结果,如此一来,学生自身的探究能力及参与能力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探究性教学的效果。

除此之外,实验教学方式,也要变为探究性实验。例如,在学生实际操作DNA 的粗提取和分离这项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实验材料入手,准备蔬菜、水果、血液、肉类四种不同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分别进行DNA的粗提取及分离,在发现肉类的DNA提取数量最多之后,引领学生探究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助于探究性教学的有效开展。

四、结语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成为教师的教育目标之一,探究性教学因为在激发学生兴趣、转变知识获取方式及培养综合性人才上的作用,得到了推广使用。但是,却因为教师意识上的不重视及教学方式的僵化,导致探究性教学无法真正落实。为此,只有在教师转变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辅以问题情境的创设及教学方式的改进,方可在真正落实探究性教学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探究性教学方式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浅析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教学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高中英语探究性学习的初步实践
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