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学思想方法在高中函数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20-01-09甘肃省张家川县第二高级中学王小刚

天津教育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方程分类函数

■甘肃省张家川县第二高级中学 王小刚

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数学知识教学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可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函数本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效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高。接下来,我主要以高中函数教学为例,具体分析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旨在有效提高高中函数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函数教学中有效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高中函数教学过程中,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其立足点是数学具体对象的本质异同。分类讨论主要指对数学具体对象按照本质的异同,进行种类的合理划分,最终得到最优解。以高中函数定义域试题为例,分类讨论思想的有效渗透,可通过函数底数讨论,确定函数自变量,然后借助分类讨论思想,逐步完成不同自变量对面的函数性质来达到,如此既能保证学生思维缜密,引导学生更加严谨地对待函数问题,又有利于函数问题的解决。同时,分类讨论可将函数问题整体划分为若干小问题,随后对若干小问题进行逐一解决,以此降低函数问题的解决难度,最终帮助学生有效解决函数问题。在此过程中,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有效应用,一方面能降低的问题难度,促进学生理解;另一方面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例:已知抛物线y=ax2+bx+c 经过点(1,2)。若a*b*c=4,且a≥b≥c,求|a|+|b|+|c|的最小值。教师在讲解此问题时,需基于问题本质,从可能出现的若干种情况进行分类讨论,在具体讨论过程中,教师需围绕a*b*c=4,将a、b、c 的值进行分类讨论:∵a≥b≥c,若a<0,则b<0,c<0,a+b+c<0,与a+b+c=2 矛盾。∴a>0。∵b+c=2-a,b*c=4/a,∴b,c 是一元二次方程x2-(2-a)x+4 a=0的两实根。∵△=(2-a)2-4×4/a≥0,∴a3-4a2+4a-16≥0,即(a2+4)(a-4)≥0,故a≥4。∵a*b*c>0,∴a,b,c 为全大于0 或一正二负。①若a,b,c 均大于0,∵a≥4,与a+b+c=2 矛盾;②若a,b,c 为一正二负,则a>0,b<0,c<0,则|a|+|b|+|c|=a-b-c=a-(2-a)=2a-2,∵a≥4,故2a-2≥6 当a=4,b=c=-1 时,满足题设条件且使不等式等号成立。故|a|+|b|+|c|的最小值为6。基于上述解题过程,可知教师的解题思路,在分类思想的有效渗透下,主要将a,b,c 进行分类讨论,并引导学生提出不同假设并进行问题答案的讨论,得出不同结果,最终结合题目已知条件,最终确定函数的最小值。在此函数解题的过程中,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主要是根据对象的异同,将复杂函数问题通过划分为若干小问题,简单化函数问题,以此促进学生问题分析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同时,问题分类讨论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高中函数教学中有效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高中函数教学过程中,数形结合思想应用十分广泛。函数关系本身属于抽象属性关系,通过直观方式加以呈现,更有利于解决函数问题。简单来说,教师围绕函数问题,通过解读函数的已知条件,以直观的数字与图形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形得出函数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函数问题的难度,还有利于学生直观思维的培养。

例:已知点(-1,y1)(-3,y2)(2,y3)在y=3x2+6x+2 的图像上,则y1,y2,y3的大小关系为( )。

分析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结合函数:y=3x2+6x+2=3(x+1)2-1画出图像,引导学生结合图像观察,最终得出抛物线对称轴为直线x=-1,进而得出当x=-1时,y 存在最小值。随后由图像得出:x=2 时y3的值,比x=-3 时y2值大。因此,本函数题正确答案为y2>y3>y。

函数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即数形结合的思想,教师引导学生将抛物线y=3x2+6x+2 画成图像,将问题与图像相结合,最终通过图像确定y1,y2,y3三个点数值大小关系。数形结合主要是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与直观图像相结合,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函数问题;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

三、高中函数教学中有效渗透函数与方程思想

高中函数教学过程中,函数与方程思想的有效渗透,便于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解决函数问题,丰富学生函数问题的解决方法,促进学生函数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例:倘若曲线y=2x+1与直线y=a没有公共点,求a的取值范围。

分析过程:教师在讲解此函数问题时,可以基于方程角度画出方程y=2x+1 与方程y=a 的图像,通过观察两个方程图像,就可以得出a的取值范围。除上述数形结合的方法之外,还可以将其转化为方程a=2x+1 无解的问题。∵函数y=2x+1 值域为(1,+∞),∴当a≤1,-1≤a≤1 时,方程a=2x+1 无解,以此得出a 的取值范围。在此函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以数形结合思想进行求解,主要通过方程转化为具体图像,然后通过观察图像,得出最终答案。而在此函数问的题解答过程中,则是以方程思想来解决问题,以已知方程条件为依据,组成新的方程解决问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四、高中函数教学中有效渗透举一反三思想

高中函数教学中,举一反三思想的有效渗透,便于教师更多地接触典型例题,且有助于学生从多个维度思考一个问题,从中找到有效的解题方法。尤其是在函数教学中,举一反三思想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一类函数的解题方法。同时,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需要尽可能给学生拓展一些解题方法,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真正学会举一反三,能够将数学思想方法灵活运用到函数问题的解答过程中。

例如,求直线y=x与函数y=sinx的图象的交点个数。

分析过程:数学教师在讲解此类函数问题时,可以从举一反三的角度延伸问题,将所求函数图像交点个数延伸到交点具体坐标,或者交点是否在同一个平面上,交点组成方程及其图形等。此时,数学教师在对上述延伸问题分析时,需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还有什么问题可以由函数图像交点延伸而来。同时,数学教师鼓励学生在原先题目的基础上添加与之相关的条件,或者直接运用原题目的已知条件进行求解问题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即可在数学教师的指导下,多维度地思考数学函数问题,快速解决函数问题:设f(x)=x-sinx,x≥0,对f(x)求导得f′(x)=1-cosx,故f(x)单调递增,所以f(x)≥f(0)=0;当x>0时,f(x)>0,又因为y=x与y=sinx都是奇函数,所以x<0时,无交点,故只有一个交点。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发散,函数问题的解决十分顺利,且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结语

总之,高中函数教学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效渗透,能够有效降低函数问题的难度,进而促进学生函数解题能力的提高。但是高中函数问题涉及的数学思想方法并不唯一,需教师融合多种数学思想方法,有效解决函数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

猜你喜欢

方程分类函数
方程的再认识
二次函数
方程(组)的由来
第3讲 “函数”复习精讲
分类算一算
二次函数
函数备考精讲
圆的方程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