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姜 旭
当前,新教育理念得到了教师的重视。在当前的初中化学教育中,教师需要持续地探索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整合化学实验教学、概念教学和信息技术,在教学的各个环节、要素中融入信息技术,实现教学目标。
一、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化学教学资源
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之前,教师需要搜集相关的资料内容,做好准备。想要让学生获得一滴水,教师需要准备一桶水。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师的信息搜集任务变得简单了。在以往的教育中,教师的教育资源比较有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书面化的知识。当前,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渠道搜集多方面的化学知识内容,也可以借鉴其他教师的教育思路。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丰富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还可以让学生接触更多、更广泛的化学知识内容,在潜移默化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化学教学和时代进步相结合,让学生接触贴近生活的资源内容,弥补自己在知识方面的缺陷。教师可以结合获得的资源,对比学生实际情况、教材和新课标要求,对于相关资源进行改进、完善和修正,进而获得有着良好教育效果的教案内容,转变当前的课堂教学,显著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有效演示微观过程
教师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展示电子、离子、分子和原子的微观离子,转变以语言为主的讲解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使用了自制教育、图片等来展示相关知识内容,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难以呈现化学的动态过程,不利于学生想象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元化辅助手段,让学生结合空间想象来理解化学过程。
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微观和抽象的化学概念和过程以及肉眼无法看到的微观粒子作用显示出来,利用图文和视频结合的方式,展示复杂的化学反应,从以往的静态教育转变为动态教育。例如,在讲解电解水的微观过程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体现化学反应的实质,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就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让学生观察复分解反应的过程和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同时可以利用相比技术展示溶液导电的原因和化学反应中溶液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包括水、气体和沉淀等。这样的演示能够把微观转变为宏观,让知识变得具体和清晰,有助于学生发展微观想象能力。
三、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完善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育平台进行精准教学。通过构建智慧化信息技术课堂有效利用网络资源,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提升学习的主动性,促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明确课堂教学方向,提升教育的针对性,实现精准定教。
例如,针对化学实验室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前准备相关的视频资源,利用云平台分享给学生。让学生自主观看微课视频,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操作训练,并且录制自己的操作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进而共同分析操作中存在的不规范现象。针对发现的问题教师应进行详细讲解,避免学生再次出现操作错误,以提升学生的实验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分享资源。团体的力量往往大于个人。教师需要利用网络集体备课的方式实现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进而完善课堂教学。对于分子和原子的备课,教师可以利用智慧课堂备课的模式来共享备课资源。教师首先商定分子和原子教学的课程目标,共同搜集相关的教育资源,并且利用云平台进行共享。接着,共同商议各个教学环节,明确教学流程。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班级情况进行实际教学,并且反思备课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提升的地方,这样的资源共享意义重大。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虚拟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属于化学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也是提升学生化学素养的重要内容。想要提升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可行性,教师可以引入虚拟化学实验的方式。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可以克服以往化学实验的一些缺点,利用有限的资源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空气的相关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虚拟实验室的方式,创设氧气测定实验的情境,开展氧气测定的虚拟实验。
首先,利用交互电子设备上传相关的实验软件,然后利用多媒体电子教学设备进行展示,让学生明确实验目标、过程和注意事项。接着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使用虚拟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活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水平,降低化学实验过程中不必要的物资消耗,从而降低化学实验的危险系数和组织难度,有利于教师的管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实现直观化的教学目标。一些化学实验会产生危险气体或者具有一定的操作危险性。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演示和操作,可以增强实验效果,加深学生的印象,显著提升实验的安全性。安全是化学实验的前提,如果学生不按照规则进行操作,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危险。教师为了消除实验的危险因素,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演示错误的操作,让学生认识到相应的危险后果,进而重视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信息技术的推广,让实验教学变得有效、安全和方便。一些学校的学生素质、教师资源、实验条件、化学实验室条件有限,在实验教学中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实验教学注入新鲜血液。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明确观察到实验的效果,教师的管理不再是围着教师走,而是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操作。一些化学实验的反应比较快,或者现象并不明显,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大屏幕特写展示,确保每个学生可以观察到现象。例如,通电电解水的实验,就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一些难以进行实际展示的实验,这些实验可能违背了绿色化学的要求,同时有一些实验需要长时间进行而且比较复杂。例如,对于铁生锈的实验、电解水的实验等,可以利用视频和软件的方式,让学生操作和观察,能够节约时间,简化实验操作。
五、利用信息技术构建化学教学题库
学生吸收和掌握知识的过程,需要反复训练,进行的针对性有练习,进而达到巩固知识的效果。以往的化学教学中,教学的预设性比较强,教师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兴趣,所以课堂教学的针对性不足。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够构建网络平台,进而建设化学知识题库,可以邀请其他化学教师划分知识点,扩充题库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构建重点明确、逻辑清晰、分类科学的化学题库,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仅方便了教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能力。针对学生的薄弱点,可以快速搜索题目,通过针对性训练提升化学意识和素养。
六、结语
信息技术的引入让化学教学具备了多样性。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育方式,转变以往的一根粉笔一本书的教育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吸收多媒体资源,从多个角度学习和思考知识内容。教师需要持续提升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有效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