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诊断式”教研,提升年轻教师课程意识
2020-01-09福建省厦门市第四幼儿园
■福建省厦门市第四幼儿园 马 丹
课程意识,是幼儿园年轻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评价指标。年轻教师的课程主题意识、目标意识、深层意识以及资源意识等,对其专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确幼儿园教师课程意识与课程行为之间的差异,有利于促进教师改变传统的课程教学方式。开展“诊断式”教研,聚焦教师的课程意识问题,旨在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师的课程解读能力,明确教师课程决策的价值取向。
一、聚焦意识,制定处方,推进诊断教研模式
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入,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幼教管理者日常工作的重点,针对活动设计的适宜度、游戏组织的自主度等,评价年轻教师的课程能力及课程意识,考核年轻教师的幼儿教学能力。“诊断式”教研主要是借鉴了医学原理,鉴定医学上医生给病人用药的书面诊断及报告等方式,在学前教育工作中对所存在的疑难困惑及策略方式,通过成长处方促进年轻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诊断个体需求,依据教学理念寻找问题
个体诊断主要是让教师针对自身或其他教师的教学现状进行问题筛查,明确其教学困惑,运用幼儿园教学理论去反思个人的教育教学实践,从而在自我诊断中明确自身的教育教学情况。教师针对自身在课程教学中观察解读幼儿的能力,进行全面的自我剖析,查找问题,正视自身感到困惑以及不能突破的问题。具体可通过以下途径,了解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问卷调查。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实填写调查问卷,教研组负责剖析教师在课程教学方面能力的不足,并针对不同问题提供相应的解决途径,从而促进年轻教师教研能力的提升。
2.跟踪听课。教研组可以在教师的课程教学各项活动中跟踪教师的行为表现以及其课前、课中、课后的实际情况,通过测评发现教师现有的问题,并将教师课程能力以及意识问题进行梳理及归类,统计问题的类别,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问卷调查及跟踪听课中,年轻教师应该从幼儿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和教师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入手聚焦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教研方向,并制作个人成长档案。
(二)处方归类整理,梳理问题
处方归类整理,主要是将多个教师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针对教师日常教学情况和保教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共同探讨、分组会诊、聚焦问题、面向问题、深入研究。例如,在角色游戏的组织过程中,通过教师的个体诊断,发现有些教师认为游戏角色的主题材料投放有问题,有些教师则提出角色游戏中幼儿之间的交往存在很大问题,还有些教师则认为以幼儿为主的评价环节有些单薄。不同的教师针对问题所提出的看法也不相同,处方就是在同一主题下针对教师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归类处理。
(三)主题分类教研,诊断实践行为及意识
主题分类教研是通过整理归纳、提炼筛选等方式,针对教师在课程教育教学实践中给予解决的共同性问题,分主题地开展教研工作。例如,在艺术整合活动课程的主题教研中,通过组织统一处方,让不同班级的幼儿观看小精灵舞蹈的录像,参加教研的教师通过统计表方式分析活动课程的各个环节,就聆听环节5 分钟,根据舞谱表演动作感受音乐5 分钟,幼儿分组制作舞谱8分钟等,通过记录表方式达成教育共识。众人一起研究问题、剖析问题,解决各种疑难杂症,树立新的教研意识和教学理念。
二、明确个体病因,更新教学观念,提炼课程思想
新时代背景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备受教育界的关注,教研就是要引导教师透过事件、案例及策略等去思考背后的原因,引导教师挖掘教育故事背后所隐含的教育思想。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以幼儿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由于年轻教师缺乏充足的教学经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其个体力量,还要促使他们能够认识环境、方法、措施等对教学效果的影响。诊断式教研过程中不仅要发挥教师个体力量,而且还要通过同伴互助和聘请专家深入剖析教学实例,科学论证,为教师配置适合的个体菜单,寓教于乐,帮助教师提升课程教学意识及教学能力。
(一)问诊个体病因,制定新的课程教学策略
病因主要是针对教研过程中所追溯到的问题源头,注重促进教师个人反思,让教师通过自我观看课例反思教法,关注幼儿课堂反馈以及学习情况。例如,在水拓画教学活动中,调研组可以组织教师观看录像,自我反思材料中的各个环节,重新设置新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以及配置教学材料等,模拟演练构建新式课堂。针对以往教学中所存在的材料单一以及内容僵化的问题,基于幼儿的性格特点与能力选择适宜的材料进行水拓画教学,通过五颜六色、形状不一的花朵开展活动,让幼儿在玩与乐中成长。
(二)更新教师的课程教学观念,会诊病理
病因病理会诊,在医学上主要是通过仪器明确个体样本的诊断病例报告,调研过程中主要是采用文字表述及统计表等方式,录制教师的教学课堂或者追踪幼儿的活动表现等,以数据分析的形式,明确教师个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要认真分析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共同问题,是否提问次数少、画面分析不全、问题缺乏与生活的联系,将教师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利用电子白板的特效以及电子白板的录制功能,明确幼儿当时所处的教学环境,通过自身角色的代入,感受教师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情况。
例如,在“夜间人们不睡觉”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特效,使幼儿感受从白天进入黑夜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角色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然后针对画面内容进行递进式提问,夜里每个人都睡了吗?谁在夜里睡不着觉?不睡觉的人们在干什么?通过一系列提问激发幼儿的思考,使幼儿在思维碰撞中获得充分发展。
(三)配制个体药方,提炼教师课程思想
配置个体药方主要是指医生经过诊断根据病人的病情提出一定的治疗方案,而在教学教研中需要通过经验丰富的教师现场把脉,引导年轻教师进行课程教学反思,通过科学论断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其教学课程意识。聘请专家或者是有经验的教师,参与活动设计、组织研讨,让教师对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进行充分论证,基于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教师的自身优势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例如,在斗鸡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师自身的优势制定捉、张等动作要领,并让教师在观看幼儿斗鸡过程中,运用简笔画现场绘出斗鸡造型的好方法,建议让幼儿自主制定舞谱,通过小组式的斗鸡舞蹈,激发幼儿的实践意识。
三、结语
综上所述,“诊断式”教研,在年轻教师课程意识优化中具有较强的作用。聚焦年轻教师课程意识问题,开展“诊断式”教研,让年轻教师在专业成长中通过自我反思以及个体菜单诊断等,对自身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意识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自主改变自身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贯彻落实以学定教的教学原则,优化幼儿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