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与策略探索研究

2020-01-09陕西省榆林市第九小学

天津教育 2020年28期
关键词:伯牙深度德育

■陕西省榆林市第九小学 王 莹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诸多教学方式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何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当下教师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以课本为载体,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活学活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引入微课教学概念,秉承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现教师以“人”化人理念,提升学生德育水平,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目标。此外,教师自身还应时时自省,完善自身教育,以此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一、秉承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发展

因材施教这一教学理念由来已久,自孔子以来都是诸多教学者常用的教学理论,所谓因材施教就是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来针对性地教学,发挥学生的长处,弥补学生的不足。

以《伯牙鼓琴》一文为例,文章讲述了伯牙与子期真挚而动人知己故事,伯牙善于抚琴,在一处山林中演奏,砍柴归家的子期驻足倾听,伯牙子期互相懂得彼此的音乐,后来钟子期病故,伯牙心痛万分,摔碎自己最心爱的琴,终身不再弹奏。文章是一小段文言文,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现在语言略有差异,因此在学生深度学习文章内容时会觉得晦涩难懂。教师详细解析重点字词后,学优生能达到熟练复述全文并掌握文章内涵的水平,而学困生对于文言文学习起来就较为吃力。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优生总结文言文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而对于学困生,教师应耐心辅导,指导学生了解基本的注释词的意思,教导学生背诵的方法与技巧,进而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班级成绩的重要转变。在这样的教学引导下,实现了教师兼顾每一位学生,这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真正实现学生成为课堂的引领者,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了学生学习的信心,从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引入微课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所谓微课教学,就是指教师可以利用网络的便捷性,与学生不必面对面,通过线上网络即可达到知识的有效传递。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以《惠崇春江晚景》一诗为例,教师可以将系统教学的概念引入其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古诗词,对于文章内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全诗带着浓浓的趣味,展现了一幅“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了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学生或许会觉得晦涩难懂,借助微课教学,可以将诗词内容具象化。

以本诗作者苏轼为例,他是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文风豪迈大气,教师针对诗词流派进行梳理拓展,教师在微课教学中布置问题“除了豪放派,学生还知道哪些流派呢?”引导学生沉思后,逐渐渗透与课堂相关的知识点,如除了豪放派还有婉约派,李清照就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诗词多温婉秀丽,侧重儿女情节。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掌握了课堂教学内容,还能实现诗词知识的融会贯通,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帮助。微课作为教学辅助,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具有重要帮助,一来学生在预习以及学习的过程中结合信息化的便利,深度解析难点与重点进行梳理讲解;二来微课视频为了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比传统课堂上更充足的动力和精力。

三、以“人”化人,融合德育理念

小学年龄段的学生处在思想发育的关键时期,而纵观以往教育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多是刻板地传授知识,学生也只知道死板地执行,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并起不到多大的帮助,对于塑造学生的优良性格也并无助益。因此教师应积极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秉承以“人”化人实现与教师与学生的深度交流,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与德育水平的目的。

以《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为例,文章通过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景象,向学生展现出一个物产丰富、环境迷人的小兴安岭。在课文教学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应的图片进行对比,在课堂中播放的图片已经不似课文中提及的小兴安岭那样迷人多彩,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许多动物行迹罕见,被肆意砍伐的树木,只剩下光秃秃的树桩,细长的树苗上挂着白色塑料袋,这正是随着人民水平的飞速高涨,小兴安岭的环境遭到极大破坏,人们为了经济,疯狂掠夺自然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学生在观看完这些图片后感慨良多,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内心的感受。这样的教学引导,不仅实现了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热爱环境的社会公德意识。

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许许多多文学作品都蕴含着无数教育资源,教师以课文为引导,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德育观念与社会公德心。

四、教师教学反思,完善教育效果

教学无止境,教学方法的深度探究需要教师立足班级教学的真实情况,深度分析自己在教学中遇到问题及失误并及时加以改正。通过教师自我反思,为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使校本研究趋向丰富、多样、人性的方面深度发展,进而实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素养,扎实的语文能力。

以《月光曲》一课堂教学为例,在以往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讲授法提升学生的掌握程度,针对校本内容进行深度分析的过程中,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出疑问:是否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以贝多芬的故事入手?作为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贝多芬在人生巅峰时候双耳失聪,这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无异于最致命的打击,学生了解贝多芬相关的人物经历之后,在《月光曲》一文学习过程中,则会深刻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正如著名教育家张伯岑曾说过:“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教会学生锻炼身体,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教师的深度教学反思恰恰体现了其对于课堂教学的尊重,只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学生之所向,急学生之所急,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教学质的进步。

五、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深度研究语文课堂新锐探索方法十分必要,在这一过程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脚踏实地、努力探索、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积累更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及方式方法。这既是语文新课改赋予教师的历史使命,更是推动所教学生茁壮、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

猜你喜欢

伯牙深度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伯牙鼓琴
知 音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高山流水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