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020-01-09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正阳初中毛向阳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正阳初中 毛向阳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大力开发学生对美的品位能力,使学生的精神世界获取更丰沛的情感滋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加快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下面我们对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简单分析。
一、引导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体验美
知识的学习是有限度的,但是想象力却囊括着世间的万物,推动着社会不断发展。因此教师想要培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就要通过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来进行第一步的探索教学。初中生的思维具有跳脱活跃的特征,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这一特征,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想象力,以教材内容为中心主题,让学生自由地想象,体验教材文字所要表达的美,在无限的想象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审美能力。此外,教师也可以使用教具或是现代信息技术来强化学生的感官体验,以此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认知,进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在文字和想象中自由地转化,感受文学艺术的魅力。
例如,朱自清的《春》一文,教师可以通过音频播放的形式,让学生在范文朗读中闭上眼睛,用想象力结合课文内容,感知课文中的美景。“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学生的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浮现春天轻盈灵巧的步伐,似乎虚无缥缈,又那么生动形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仿佛真的看见一个婴儿颤动着睫毛,睁开了迷蒙的双眼,巍然的高山罩上了一层梦幻的绿色纱衣,春水饱满、清澈,太阳的脸也变得更柔和、红润。
这一幅幅美景源自文字,但通过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文章美感获得了更上一层楼的润色,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深刻,也让教材的美感得到了升华。
再例如,学习《观潮》时,很多学生都没有实际的生活体验,因此无法在脑海中形象地将潮水上涨的样子想象出来,教师就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播放潮水拍打堤坝的声音,再配上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让学生有一个想象的空间。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让学生的思维在想象空间自由翱翔,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记忆,也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开发和对文字内容美感的体验能力大有裨益。
二、激发学生审美情感,让学生创造美
具有艺术美感的文章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美景的体验,同时也能开发学生对美好情感的感知能力,教师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其实也是一个丰富学生精神世界,让学生内心情感更细腻的过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些增加情感体验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情感的体味能力,让学生能够感受情感、表达情感,从而达到审美能力的显著提升,并且能在创作过程中运用真情实感,确保学生更好地创造美,感知美,进而形成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确保学生语文学习上不断地进步。
例如,在进行光未然的《黄河颂》一文赏析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音乐播放《黄河大合唱》的形式,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音乐高昂的旋律中,领略黄河恢宏的气势,在铿锵有力的歌词中,感受中华儿女激流勇进、不屈不挠的思想情感,让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熏陶的同时,对情感的审美能力也得到有效开发。
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一些情感交流会,以亲情、友情或师生情为交流主题,让学生通过讲述和家人、朋友或老师相处过程中的有趣事,打开学生情感世界的大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情感体会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在阅读中对情感感知的敏锐度。学生的精神世界丰富多彩,才能迸发更多创意的灵感,学生只有拥有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创造出更多的美,教师也就实现了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运用审美的教学目标。
此外,值得教师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创造美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为,学生的成长环境各不相同,导致了学生在审美眼光上也各有差异。尤其是在现阶段社会发展异常迅速的阶段,关于美的表达形式也是各种各样的。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爱好、习惯,有选择性地加强学生对美的认识。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能根据自己个人的艺术审美爱好强行干涉学生的审美爱好。因此,教师可以选择多种多样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让学生进行阅读赏析,以此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表达形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讲解文学内容时,也不要把作品的风格进行绝对化的讲解,要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大胆地尝试各种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的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表达出自己对美的感受,从而创造出属于自身美的表达形式。
例如,在教学中,很多文学作家都有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品,但是在学习时,教材只会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内容,教师就可以进行适当的筛选,将一些个人特色较为强烈且符合现阶段学生发展认知的作品筛选出来,然后供学生阅读,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学生因年龄较小,选择了不适宜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借鉴。
三、鼓励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审美能力得到拓展
美来自生活,生活中处处都充满着关于艺术、关于美感的素材,因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深入生活、观察生活,让生活做学生最好的教师,使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在生活的广阔天地下,更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的审美思维。生活是酝酿美感的源泉,蕴涵着无限的美好体验,世间万象,姿态万千,大到宇宙奥妙之美,小到一草一木的生机,自然景观的大美风光,人文景观的文化底蕴,优美乐章的动人旋律,人与人之间相处的温暖瞬间等,都能给学生带来美好的精神享受,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比如,在学习《苏州园林》时,为了让学生欣赏到园林之美,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播放一到三组苏州园林的景色让学生欣赏。再通过教师语言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到文学的美除了通过刻画人物的风貌也可以是还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再比如,生活中的美需要对比才能够衬托出来。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美的眼睛以外,还要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培养学生善于对比的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打好课外的审美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做一个简单的课堂实验,让学生发现生活中强烈的“美、丑”对比。
如,教师可以拿一朵玫瑰花问学生:“这朵花美吗?”学生会回答教师:“美。”教师再把花朵揉碎询问学生:“那现在这朵花跟刚才比美吗?”学生回答:“不美了,因为花朵不完整了。”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中的美需要艺术形式的衬托才会更有视觉冲突感,才会让原本美丽或丑陋的事物更具有冲击性,也会更加容易引起人情感上的共鸣。例如,在学习“桃花源记”时,就有强烈的视觉冲突和对比,能够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教师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学生拥有高水平的审美能力,才能增强对美感的感知能力、表达能力和运用能力,教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开发,为文学创作赋予更具有艺术美感的灵魂,实现我国素质教育的伟大目标,同时也能够实现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