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论数字插画艺术“意与境”

2020-01-09

陶瓷研究 2020年4期
关键词:纯度插画人文精神

洪 梅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杭州,311231)

插画是对书籍文献意境的艺术处理与形象化表现,将行云流水的文字内容视觉化,让受众在色彩、构图等视觉感官上咀嚼文章所表述的主旨,从而达到更能深入领会文章内涵,并展开想象的机会。随着时代科技的发展,插画艺术从手绘、雕版向数字化演变,赋予了书籍插画艺术鲜明的时代特征。在瓷器上作画,是陶瓷绘画艺术,用毛笔在宣纸上作画是水墨丹青,绘画艺术在有了人的行为力时,就将艺术与技术牢牢地绑在一起,不论绘画载体如何变,最后呈现的绘画艺术作品,都打上浓浓的人文色彩。同时,绘画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作画的技术载体与表现形式也随之改变,这就是艺术的时代性。

数字插画区别于传统插画,是数字技术融合与绘画创作原理的一类新型绘画形式,凭借Photoshop、Painter、Illustrator 等二维绘画软件的综合运用,形成强大的数字插画创作技术支撑,并凭借软件多样的编辑技巧,形成绘画、矢量、混合、图像处理等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平台,从表现手段与技法上为数字插画的构成表现提供了多样的发展空间。

“意境”是绘画创作中研究的重要问题。“意”是创作内涵和规律的表述,情与理的统一,“境”是创作形式与表述手法的统一。两者在创作的前期与过程中达到统一,形神兼备,情理相通,视为“意境”。

1 数字插画“形意”表现

这里的“意”以插画艺术中存在的人文精神实质性内涵为切入点,从人文的角度理解插画艺术。对于“人文”的理解是宽泛的,许苏民从价值观的角度阐述了人文精神的现实涵义,认为人文精神就是“人性—人类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以及表现在这种追求中的自由本质的展现”[1]。在本文我们所关注的人文范畴更多地集中于存在社会不同环境中个体的自我感官及其外置感性的艺术行为,是人作为个体存在对社会的反思。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必然是对人文精神的外在表现,是反映着时代的人文与社会状态;“艺术是反映时代、社会的。[2]”数字插画艺术也不例外,其创作内容与表现形式,反映着创作人对于当时社会人性存在感与内在精神的创作表现,是数字绘画技法对书籍中作者观点、内涵的“意”的表现,插画创作者要准确捕捉到文章的内涵,再加以艺术化;因此数字插画的艺术特征既有数字技术的表现手段,亦有艺术创作的人文精神特征内涵,是二者的结合体。

社会从机械文明走向信息时代,人性在社会发展到当下得到从未有过的释放,我们反思各类情感的叠加,激昂与颓废并存,迷茫与期冀共生,自我存在感亦成为自媒体时代的特征,人性价值观在积极与消极中相生相长,这些情绪折射出人机相处条件下的表现特征。并且在“文化快餐”出现于文化市场的基础上,出现了另类的变异,这就是当前社会的“即食文化”。之所以这样定义,是因为现今我们面对数字化、信息化时代的巨变,我们文化载体、艺术形式、文化传播途径都以网络化传播形式为主体,在手机、PAD 等终端载体上完成文章阅读与编辑,即拍即用,即时作画的自媒体数字信息影响了每一个艺术创作人,故我把这种现象称为“即食文化”。从“快餐文化”到“即食文化”,是对现代人文意识在过长的人机交流条件下,产生的彷徨、失落、孤独等情感上的诉求,在艺术创作中往往通过形式的唯美来达到自我的心理满足,这就是为什么现代数字插画追求绘画形式美的完美性,且成为数字插画艺术风格主流原因之一。在这多样的人文色彩背后,插画创作者对于社会情感的洞察与捕捉,集中体现在数字插画作品中。正如鲍宗豪在《数字化与人文精神》中谈到的:重视人的价值,强调人作为主体的地位与作用;追求人自身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谋求人性自由、个性解放;这句话成为数字插画艺术表现内容的人文色彩的内涵积淀。

2 数字插画“形境”表现

绘画表现形式是数字插画艺术创作的最终落脚处。这里的“形境”从绘画手法与表现技巧的角度,来阐述插画在构图、色彩以及技法方面上如何表现作品的情感诉求。强调个性与自我意识的后现代思潮与19 世纪以来的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则更注重个体及独特价值[1]。数字插画创作者在创作中追求绘画艺术的个性化与形式化表现。

2.1 构图形式

插画创作者要准确捕捉到书籍文章中所表达的观点、内涵,再加以艺术化的表现,在创作上有着非常注重构图与色彩配置,如对称式构图,四平八稳,和谐共生,能够将文章中的情绪很好地表述出来;如果文章表述的内容矛盾冲突激烈,插画构图往往更倾向于均衡式构图,在对比中寻找到平衡点,受众在感受插画作品时,能够在构图的毫厘之间,感受书籍内容表达的情感。构成形式中分割是插画构图设计的主要手法之一,通过对插画版面的分解,而形成新的画面格局。

数字插画的构图以对称式分割与均衡式分割的两种构图方式为主,分割构图成为创作的第一步,受众会通过构图布局对作品有了最直观的感性认知,这也是插画创作如何体现作品诉求对象、内容、情感等因素的开始。

对称式分割构成是一种相对传统的构图手法,大多以“轴”对称为主。从视觉感官角度看,对称是一种特殊的均衡,具有稳定、端庄、整齐与平静的视觉特点,插画的创作过程中,表现作品的稳重与安静感。相较于对称,均衡式分割更具有视觉感知的动感。均衡是现代构成艺术的主要形式,通过画面在形状大小、虚实关系上的分割,找到视觉或心理上的平衡感,让插画构图的“比重”关系达到形式均衡的美感需求。其中均衡形式通过“点”和“线”两个元素表现最为集中。通过“点”元素在紧与疏、大与小的不规则构成中,形成虚实空间,构建富有节奏感的均衡构成;“线”元素在一个中心或多个中心向外、向内呈发射状态中,表现均衡感的张力,从而能带动画面视觉力量感和冲击感。这种均衡式的平衡感把握要通过创作者在不断的实践摸索着找到规律。

2.2 色彩形式

插画作品的另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色彩情感。色彩情感通过不同色相、明度与纯度的交叉运用,让受众透过作品感知兴奋、宁静、愉悦、忧郁、悲伤、凝重等情感诉求。

根据插画表现的需要来设定作品色彩,色彩配置有其规律可循。在客观环境下的色彩描述与以人的情绪为主体,都可以通过色彩三要素的交叉、协调与组合,准确地表现书籍中所表现的情感诉求,形成了千变万化的色彩情感世界。

色彩的冷暖组合在高中低纯度、高中低明度的穿插中体现场景设计的情感诉求,可以被准确地表达出来。以春夏秋冬四季色彩表现为例,夏季炎热的高纯度高明度基调,冬日寒意的高明度低纯度冷色系基调,秋日温馨的中纯度中明度暖色系基调,以及春天生机盎然的高明度中纯度冷色系基调都是在纯度与明度直接进行相互转换。以人的情绪为表现主体,色彩的选择与配置更加细腻和微妙。例如,为表现插画中角色矛盾并不突出的忧郁情感,色彩配置的选择应处于中纯度低明度的位置,色相选择上跨度较小,对比感削弱,表现是一种趋缓的但是却让人稍感颓废的情感。与之相反的让人振奋的情绪,色彩配置能够表现出清新、带点刺激快感的情感特征,使用高明度与中低纯度跨度较大的色相配置更容易表现这一情感;相对而言,兴奋与愤怒的情绪有相似之处,但根据人情感的分类,区别在一种是积极一种是消极的对比,所以具体在使用色彩配置上,可以运用暖基调的高纯度中高明度色彩对比关系表现积极情绪,更为贴切。插画中的色彩就是要明确地烘托文章表述的气氛,配合情节发展,通过色彩的感知运用表达诉求内容。

3 结束语

数字时代人文精神的根本问题,是人与机器、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在数字信息中所流动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历史、艺术等信息,还蕴含着深层次的科学理念和人文精神[3]。科技发展给插画艺术打开了新的视野,数字插画艺术因为其数字化表现特征,多元的表现手法为信息时代插画个性创作提供新的栖息地,成为表现社会价值、人文理念、以及艺术表现的单元载体,创作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前所未有的迸发与释放。

猜你喜欢

纯度插画人文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就要紧紧粘住你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退火工艺对WTi10靶材组织及纯度的影响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磷酸法合成肌苷酸工艺的优化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无脸小插画
间接滴定法测定氯化铜晶体的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