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2020-01-09张永华
张永华
(永胜县农业机械技术推广中心,云南永胜 674200)
0 前言
永胜县幅员面积4950km2。辖9 镇6 乡,150 个村,1411 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0.42 万人,其中农村常住人口30.15 万人,占总人口74.59%。全县总耕地面积41.17 万亩,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马铃薯、蚕豆、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烤烟、甘蔗等。农业的地位举足轻重,随着近些年来,农村人口外出打工者的队伍越来越大,从事农业生产者越来越少,因而农业机械化成为我国农村农业生产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化具有诸多优点,此种模式不但可以提高种植效率,还可以节约成本,减少大量的劳动力,多因素角度的实现增收增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是国家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而落实的一项惠民政策,加大农民使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作业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广大农民购概率、用概率均显著提高,农机化装备结构及水平也得到明显改善,农机化生产水平大幅上升,实施效果显著,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急待完善[1]。
1 永胜县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概况
永胜县农机购置补贴从2006 年实施至2019 年,累计补贴资金7002 万元,购置机具36237 台,有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微型旋耕机、步进式插秧机、起垄机、植保机、地膜覆盖机、薯类收获机、稻麦脱粒机、播种机、微型节能冷库等,受益农户31874 户,农民购置和使用农机的热情和积极性空前高涨,这期间该地区现代农业装备水平及农业综合生产力均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为农户提供农机购置补贴,更好地缓解了农户的生产成本,同时在各种农机引入实际生产耕种以后,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改善,为永胜县农业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2 永胜县农机购置补贴存在的问题
2.1 补贴资金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永胜县属丘陵山区,大多田块都是梯田,单块面积较小,土地零星碎化,且沟埂较多、较高。使我县农机程现小型机具多、大中型机具少的局面,大型农机具推广使用难度大,农机作业效率相对低的情况。与此同时,在进行农机购置补贴申请的时候,整个的程序比较复杂,农户需要经历繁杂的手续,在层层审核以后,才能得到审批,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比如说农户在春天提出补贴申请以后,很有可能在秋天才会审批下来,很难满足农户在农机方面的需求。从永胜县的农机购置补贴情况来看,所能提供的补贴资金并不能满足实际需求,造成许多农户无法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对农业生产产生了不利影响。
2.2 不同区域补贴比例问题
永胜县立体气候,立体资源地域广阔,不同区域经济水平相同,因而购买力与购买情况也不一样。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其农机购买力也较强,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农机购买力则较弱。鲁地拉、山区、光华、东山、松坪、大安等山区乡镇对小型旋耕机、植保机械等比例需求大,三川、期纳、涛源等坝区乡镇对谷物联合收割机等大中型收获机械需求大,由于中央对于农机补贴制定了一个标准,有的地区充分受益,而有的地区却发挥不了太大作用[2]。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同区域在补贴方面存在的差异,造成各项购置补贴优惠政策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同时很难适应不同地区的实际需求,影响了具体政策的执行效果。
2.3 补贴机具使用的相关问题普遍存在
永胜县贫平困山区绝大部分的使用者是首次接触和使用新机具,这些区域位于边远山区,群众接受教育少,文化程度低,存在操作不熟练,疏于常规等问题,需要购买时生产厂家予以具体解释说明,农机部门也应提供一定的技术服务培训;部分机具产品质量不达标,农民购进后售后服务跟不上,农机使用损坏时在市场上买不到相应替换的零部件,因而农机具损坏未得到及时修理,耽误农耕[3]。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当前的农机具中,科技含量相对较高,如果用户对这些科技了解不够清楚,则会使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对农民的生产产生了一定的阻碍。在当前农户借助购置补贴购买农机具以后,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农机具的使用情况,但是并没有接受相应的技术培训,影响了高科技农机具作用的发挥,特别是在操作技术不到位或者不熟练的情况下,很容易损坏农机具。
2.4 制造企业及经销商售后指导服务工作不到位
购机补贴涉及千家万户,做好销售和售后服务工作任务很难。在购买时有些经销商均有承若售后服务,但并未履行兑现;产品质量不稳定,破损后零配件难买,质量不合格的产品广泛出现在市场上,挤入补贴通道,引起经销商和用户不满意;导致在销售旺季,因质量导致无保证货源、服务不到位;一些售后服务人员业务、技术不强,出了质量问题拖拉延误。在缺乏完善售后保障的情况,一旦农机具出现质量问题,很难及时进行故障的排除,影响了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对农业发展产生了很大的阻碍。
2.5 技术和安全培训急需强化
调查发现,多数补贴受益对象均为第一次购买农机是新机手,购置农机之前均没有实际操作经验。而操作前均未接受过正规培训,只是请老机手带教几天就开始操作,农机理论、驾驶技术以及安全知识水平匮乏,由此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不容忽视,因而需提出相关制度对此进行合理规定,农机手的技术操作和安全培训需要尽快完善。随着各种机械化工具的不断应用,农机具在使用过程中的危险系数也不断提升,如果不能保持足够的安全意识,则会对农户的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但是从现阶段的农户培训情况来看,在采购农机具以后,并没有及时进行技术与安全培训,影响了农机具的使用效率。
3 对永胜县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相关建议
3.1 扩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资金规模
总体而言,永胜县未实现农业整体机械化,尤其在一些关键作物生长关键环节相关作业的机械化水平急待提高,与我国发达地区的机械化水平相比差距很大。目前,与农民收入及实际购买资金相比,国家给予的农机资金补贴量并不匹配,还远远不够,所以建议国家、省、市进一步扩大农业机械的购置补贴资金规模,重点补贴一些机械化水平低的环节[4]。通过对农机购置补贴的资金池进行扩张,更好地满足农户在采购各种农机具中的资金需求,发挥出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优势,更多地推动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落实。与此同时,需要构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集中社会中的闲散资金,推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规模的提升,为农户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3.2 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进行区域化
建议国家、省、市进一步提高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等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关键环节机械的单机补贴额度,让普通农民能够买得起、用得起,申请农机部门专款专用,为其开展工作提供经费保障,确保农机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永胜县落实农机购置补贴的过程中,需要对县域内的农业发展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同时结合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现状,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调整,提升其针对性。在实现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区域化以后,可以满足不同区域对农机具的要求,发挥出购置补贴的优势,让更多农户享受其带来的实际价值。
3.3 提高农机产品质量,做好售后服务
关于抓好质量关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机生产企业的主要责任,生产企业应切实做好零配件的质量检验,提高产品零配件质量。在各县建立农机销售“三包”服务站,解决农民购置农机后维修难、配件购买难等问题。组织并培养专门人员进行定期回访。多关注购机户、农机大户以及专业合作社关于农机问题的实际需求。在农机生产企业中,必须要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把控工作,保证所售卖产品的质量,与此同时,需要对售后体系进行完善,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售后服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对用户的技术培训,让农户能够了解各种农机具的使用技巧,熟练使用各种农机具,提高农机具的使用效率,发挥农机具在推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3.4 增强安全生产意识
在使用之前,对机手要开展专业的安全培训,无论“老手”“新手”都要参加。为了方便参与者学习,将多种培训方式进行有效结合,以集中培训为主,分散培训为辅;以短训为主,穿插长训;再培训的过程中,积极地进行生产和安全宣传教育,并注重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以提高实际操作技能[5]。通过长期规律的专业培训,提高机手的业务技能、操作安全意识以及综合素质。在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各项宣传教育工作,为农户提供更为专业的培训服务,保证其能够适应农业生产的需求,将各种农机具的优势发挥出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6]。
4 结束语
在当前的农业生产中,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出台,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打下根基。在这一过程中,永胜县必须要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进行深入的分析,乡镇农机管理部门需要落实各项要求,从本地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展更高效的农机购置补贴工作,实现农户购买积极性的激发,为乡镇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提供可靠保障。落实农机购置补贴可以更好地推动农民增收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