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松病虫害防治技术及造林措施探讨
2020-01-09戴奇武
戴奇武
(山西省管涔山国有林管理局,山西忻州 036700)
油松为重要的造林乡土树种,常构成大面积的纯林或与栎属植物组成混交林。油松可以用来采集松脂,提取松香与松节油。其花粉可以入药。木材较之于五针松,强度较大,为用材树种。其树龄长,老树树形优美,为重要园林树种。
1 油松的生物习性分析
油松树苗是一种自然分布范围较为广的松科作物,也有短叶松、赤松等别称。对土壤贫瘠有着良好的抵抗作用,同时也能在多风地区抵抗大风。
油松对土壤要求不严,耐瘠薄,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酸性、中性或钙质黄土上均能生长良好,但在低湿处及黏质土中生长不良。春季为生长旺盛期,实生苗6—7 年即可开花结实。1—2 年生幼苗稍耐荫蔽,成年树若光照不足,则生长不良甚至死亡。耐寒,可耐-30℃的低温,喜温凉气候,在一定程度上比较耐干旱和瘠薄的土壤,但对年降水有一定的要求。
2 油松常见病虫害和防治措施
油松病虫害的防治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作,加强油松病虫害的防治,采用科学手段进行防护和控制,不仅可以提高树木质量,为实现生态平衡和经济效益产出提供有效支撑。
2.1 油松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2.1.1 油松球果螟
(1)病害症状:油松球果螟1 年发生1 代,以初孵幼虫在树干皮逢和受害球果、被害新梢下结网越冬,翌年5 月先蛀入雄花序,后蛀入嫩梢和2 年生球果,或直接蛀入新梢、一年生球果。被害球果停止生长,渐变黑褐色,幼虫蛀孔处大而园,常结松脂形成被膜,外有粘连褐色虫粪。有转梢危害习性,被害梢变黄枯死。可造成被害松树球果不结实,梢头丛生,树干畸形,影响树木生长。
(2)防治方法:①越冬幼虫春季上树危害期,树冠喷洒2.5%敌杀死4000 倍液,90%敌百虫晶体500 倍液,1.8%阿维菌素1000 倍液,40%杀螟松800 倍液,5%氟虫氰2000 倍液;②6 月下旬—7 月上旬成虫出现期,每隔7d 喷洒80%敌敌畏500 倍液,40%杀螟松500 倍液,20%杀灭菊酯3000 倍液;③发现被害枝梢和球果,人工剪除,集中深埋或烧毁;④成虫发生期,夜间用灯光诱杀;⑤卵期每亩释放赤眼蜂1 万~2 万头。
2.1.2 油松松针锈病
(1)病害症状:油松感染到松针锈病的主要病原是黄檗鞘锈菌,其主要侵染油松的松针部位,表现特征为松针生长缓慢、枯黄脱落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油松的死亡。
(2)防治措施:喷硫磺粉或0.3~0.5oBe 石硫合剂,或用80%代森铵500 倍液,或用50%退菌特500 倍液等防治。或用双佳杀菌500 倍液,或用禾林道杀菌剂600 倍液等防治。用0.3~0.5 波美度石硫合剂,扫斑1000~1500 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 倍、双佳杀菌1000 倍液,每半月喷洒一次。
2.1.3 油松毛虫
(1)病害症状:1 年发生1 代,以初孵幼虫在树干皮逢和受害球果、被害新梢下结网越冬,翌年5 月先蛀入雄花序,后蛀入嫩梢和2 年生球果,或直接蛀入新梢、一年生球果。被害球果停止生长,渐变黑褐色,幼虫蛀孔处大而园,常结松脂形成被膜,外有粘连褐色虫粪。
(2)防治措施:4 月底以前可采用烟雾剂防治措施,即分沟系施用敌马烟雾剂,每亩施用1kg,烟堆距离10m,使烟雾弥漫林内,使幼虫窒息致死。
2.1.4 红脂大小蠹
(1)病害症状:红脂大小蠹主要危害胸径在10cm 以上松树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至1m 左右处。成虫或幼虫取食树木韧皮部、形成层,危害时先向上蛀食一段短坑道后,即转向向下蛀食,直达主根和主侧根。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红脂大小蠹从侵入树木到该树死亡,仅需2—3 年的时间。该虫和横坑切梢小蠹在新抚育林分混合发生,致死率极快、极高,危害相当严重。
(2)防治措施:①常规的药剂防治,如高毒农药注射、埋药等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极大限制,需投入巨大的人力且效果不稳定,自从2016 年“透翠”面世后,蛀干害虫的防治有了革命性的改进,仅需喷树干或整株喷雾,就可以解决蛀干问题,操作简单,效率和效果都有极大提升;②成虫防治。5 月中下旬是油松红脂大小蠹成虫活动高峰期,5 月下旬,纵坑切梢小蠹开始为害油松梢头。因此选择4 月中下旬使用“攻牛”兑水1500 倍全株喷雾可有效降低三种油松蛀干害虫的危害。“攻牛”的持效期可长达60d,从4 月中下旬保护到6 月中下旬,一年仅需施药一次;③幼虫防治。小蠹和吉丁虫主要是以幼虫危害油松,或危害韧皮部或蛀空树梢,而且为害隐蔽、时间长,给防治带来极大困难,要求养护人员经常到现场仔细观察,发现受害症状,及早进行防治;④刮除老树皮,可以及时发现吉丁虫的一些危害症状或吉丁虫的幼虫等,刮下来的树皮收好,统一烧毁。
2.2 油松病害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根据病害的致病机理和发生规律,现制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加强林地管理,提高树势,增强树木抗病性,及时清除林下的杂草,增强林地的排水性,避免林地的湿度过大。及时清除枯死及重病株,减少侵染源。
3 油松种植技术
3.1 选地整地
油松喜肥沃、疏松、土层较深的地块,选择地势平坦、灌溉方便、排水良好、土层深厚肥沃的中性(pH6.5~7.0)沙壤土或壤土,而且要有较高的腐殖质含量,深耕后不耙。在播种之前,要进行土壤的消毒,否则后期会滋长非常多的有害作物,同时会有害虫伤害到作物的根茎,影响作物的产量。一般来说土壤消毒都有常用的药剂,现在网上和实体店都有销售,买来之后按照规定的量对土壤进行消毒,不能消毒过度,按照合适的量进行土壤消毒。
3.2 播种育苗
播种前,种子要进行催芽处理,可用45℃温水浸种24h,然后捞出用湿布进行覆盖,每天进行喷水,一周后种皮开裂即可用来播种。播后用素沙土进行覆盖,土厚要超过钵高2cm,然后进行喷水,并经常保持钵土湿润。
播种后,为了保持适宜的地面温度,促进种子迅速发芽和出土,不进行灌溉和覆盖。在保水性能较差的沙地,播种后及时抑制水分,条件允许时可使用土壤增温剂喷洒床面,便于保温保水,加快发芽。如果土壤水分不足,可以进行灌溉,但灌溉会使苗床表面的土壤变硬,降低地面温度,延缓幼苗出苗,造成幼苗生长不良。
3.3 移植栽培
油松的幼苗通常是1.5~2 岁的幼苗,不需要移栽就可以在苗圃中种植出来。需要育苗超过2.5 年的,应当进行移栽和栽培。早春时移栽芽满、根发达、针粗绿、无病虫的幼苗。
油松的种植主要是孔栽,要求孔的根部要大、深、牢固,使土壤和根系能够紧密接触。栽植油松时,每畦一行,定点在畦的中央,穴为30cm×30cm,下留松土4~5cm,若是草绳包装的土球,可以不解开;若是尼龙绳和塑料包装的,一定解下,免得造成栽死苗的恶果。将苗栽好后,平好畦面,就可以浇灌。若苗叶发黄,是缺铁,需施硫酸亚铁。油松的移栽多采用浸浆法,每丛2~4 株,每丛植株数量根据栽培目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为了提高油松的成活率,在启动、选择、包扎、运输和种植过程中,保持油松幼苗的含水量是非常重要的。实践证明,4h 暴露后的幼苗成活率大大降低。
由于种植前严重失水,即使存活下来,其生长高度和直径也明显下降。油松移栽后,应加强抚育管理,做好除草、松土、蓄水保水工作,为移栽苗的生存创造条件,满足定向栽培的要求。
3.4 抚育管理
加强抚育管理,松土除草不能缺少。改善土地的蓄水问题,以免杂草的竞争,给幼苗幼树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春天的季节土壤解冻是生长的鼎盛期,需要松土保墒,能使油松高质量的成长。夏天是早操滋生的季节,正是油松成长的正值期,这时候要及时铲除杂草,可以改变土壤通气和吸水性的状况,促进油松成长顶级萌芽的发育。
油松幼苗抗旱能力强,春季不宜过多灌溉,以免影响地面温度,使幼苗生长缓慢。从6—7 月,灌溉量可以增加。在雨季,应注意排水,防止淤积和内涝。
油松幼苗喜密生长。因此,不宜在早晨将幼苗分开,利用遮荫促进幼苗的旺盛生长。建议在6—7 月间将秧苗分开。幼苗间伐可人工降雨或灌溉后进行,间伐后可及时进行灌溉或土壤松动。
油松耐瘠薄,但亦喜肥,充足的肥料可使苗子生长旺盛。在生长期,合理适量施用追肥,前期施用氮肥,后期施用磷钾肥,对加速苗木生长有较好的作用,不会发生肥害。冬季可结合浇冻水施用一些牛马粪。第二年可按头年方法在生长期内进行追肥,秋末施用牛马粪。从第三年起可按第二年方法进行施肥。
3.5 修剪整形
在油松苗木的管理前提下,对于受冻的苗木要晚一点修剪或者轻剪,对于一些内向枝、病虫枝、下垂枝、交叉枝及时进行疏剪,明显受冻枯死的部分需要及时的剪掉。造型苗则应按应用要求来进行修剪,修剪造型应注意循序渐进,去除冗枝、病虫枝、疏除生长方向不合适的旺长枝。对于塑造工艺型枝还要采取拉枝、摘心等技术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