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交林营造特点及其关键技术

2020-01-09张星

花卉 2020年24期
关键词:混交林营林树种

张星

(山西省太行山国有林管理局坪松林场,山西晋中 032700)

0 引言

我国拥有种类繁多的树木,再加上我国国土面积巨大,因此在混交林营造技术中能够提供充分的营林资源和养分,通过大量的混交林营造技术,从而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变,实现营林技术的长远发展。

1 实施混交林营造在生态学上的意义

从生态学上而言,实施混交林营造首先可以充分利用空间,由于混交林营造具有层次分明的特点,使树木在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层面上对光照、空气、热量、湿度进行吸收,实现了混交林营造的快速成长,同时也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1]。其次是在生态学上可以改善理化性质,这是因为混交林和单纯林相比,林内的环境条件差异比较大,且光照量、湿度等都比较大,因此混交林营造中会有大量的枯落物,给微生物的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大量的微生物对于生态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混交林营造的特点

2.1 可以促进林木的健康生长

通过混交林营造可以增加林地生物的产量,从而有利于增加林产品的种类,对于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混交林营造技术实现对营林空间面积的充分利用,使森林中的营养物质可以被树木吸收,最终改善森林的生态环境,在这个过程中,使用混交林营造技术能够增加林地生物产能,提高森林的生产力。

2.2 可以提高森林的抗逆性

由于混交林营造技术是利用多种林木混交的方式,在整个混交林营造技术中具有营养结构多样性的条件,这对于鸟兽的栖息和繁殖具有很好的控制性,有利于避免大量病虫害的发生[2]。混交林营造技术中,由于林冠层次众多,枝叶互相交错,混交林营造技术还具有极强的抗风雪能力,使森林具有非常高的抗逆性,在遇到恶劣的自然环境时,能够抵御这些恶劣环境带来的影响。

2.3 可以充分吸收光能资源

在混交林营造技术中,通过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实现对不同生物种植的混交种植,对于空间用地实现充分的利用,同时在混交林营造技术中,根据树木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混交方式,还可以极大地利用地上和地下的资源,对于提高混交林营造技术的生产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2.4 可以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通过混交林营造技术可以更好地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由于当前生态效益已经成为森林的主要功能,在混交林营造技术中,对于水土、水源、空气具有一定的储存功能。在混交林营造技术中,树木的林叶层之间和腐植层比较厚重,也使林地土壤地质、透水性等都比较强,对于营林发展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2.5 可以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

通过混交林营造技术,可以很好地改善立地条件,这是因为混交林营造技术对于形成的复杂林结构和气候会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从而使树木的生长环境和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混交林营造技术还能加速森林营养物质的储备和养分循环的速度,实现对森林土壤力的维持和改良。

3 混交林营造及培育的技术要求

3.1 对营造林的要求

在进行混交林营造技术的过程中,首先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特性做好对营造林的选地工作,在选地中,首先需要考虑到的是土壤的肥沃程度和雨水情况[3]。一般选择在山下腹地种植混交林营造,这是因为山下腹地土壤水分相对较好,同时当出现大量的雨水天气后,可以更好地对混交林完成蓄水性以及对山体滑坡具有制约性。在混交林营造技术中,尽量减少盐碱地和沼泽地的种植,这是因为大部分植物并不适合盐碱地和沼泽地。

3.2 对营造林树种的选择

选择适宜的混交树种,是提高混交林营造设计的关键,这也是混交林发展的前提条件,对于混交林营造的成败具有关键作用。在混交林营造树种的选择过程中,其生态要求和生长特点需要具备相互协调的原则,有利于使营造林树种可以迅速达到成林成材的最终效果。通常可以选择的树木有杉木、稠木、椴树、山杨、胡枝子、沙棘等类型的树木,因为这些树木在混交林营造中具有非常好的生长优势和对生态气候的改善措施,所以一般情况下以选择这些树木种植为宜。

3.3 对营造林整地的要求

为了提高混交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可以对混交林营造采取蓄水的方式构建蓄水池,从而确保土壤湿热化。蓄水池的构建中,使用鱼鳞坑坑相沿的相同一侧,将生土和石块进行筑实坑沿,有利于蓄水功能的加强,同时还要定时定点的开辟蜗牛石,防止挖坑太浅,从而影响混交林营造树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

3.4 对营造林的培育方法

在混交林营造中,要及时对树木进行透光抚育,避免粗放的管理直接造成树木郁闭度过大以及通风透光不良而导致树木之间的竞争问题,使树木的生长受到抑制,使那些生长缓慢的树木造成枯萎和细弱而影响混交林营造。在林木的培育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适时地制定合理的透光抚育,同时也要根据林分的郁闭程度及时调节林木的密度,有利于混交林的病虫害,这对混交林营造技术的培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 混交林营造的关键技术

4.1 混交林营造技术的主要混交类型

在混交林营造技术中,最终成败的关键在于对林木间关系的处理,这是因为在混交林中,主要种植的树木需要通过伴生辅助树木下才能取得最佳的生长效果,因此在营造林的主要种植树木和伴生辅助树木的选择上需要做好对应合理的选择[4]。为了确定两种树木的混交方式,首先可以通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树木进行混交,有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其次在种植伴生树的时候,可以通过多种搭配的方式,对适宜混交且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进行多种混交种植,有利于使混交林的防护效果达到最佳。

4.2 混交林营造技术的主要混交方法

在混交林营造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混交方法有四种:①混交方法是株间混交,这种混交是在同一种植行内采取隔株种植的方式进行种植,适用于灌木和乔木这类型的树木种植;②行间混交,这种方法主要是采用两种树木互相间隔的种植方式,即一种树木与另外一种树木进行单行依次种植的方法,通常适用于灌木和主伴混交类型的树木;③块状混交,一般是将一种树木栽种成不同规则的区域,然后和另外一种树木区域以此配置的方式进行混交种植,通常进行块状混交适用于那些矛盾比较大的树种或者低价林改造区;④星状混交,这是一种对少量植株进行点状分散与其他树种大量植株栽种的混交方法,采用星状混交,可以满足那些喜好阳光条件的营造林植被。

4.3 混交林营造技术在树种间的关系

通常在混交林营造技术中,由于不同树种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生态联系,所以在面对不同树种之间互为对方的生态条件,对于外界环境条件发生联系时,混交林树种之间由于错综的复杂关系,使之相互作用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在混交林营造中,任何两个树种混交的时候,都需要掌握两种树种的利害关系,将有利、有害的情况分开,同时还要对那些有偏向性喜爱的树种进行明确,避免在种植中出现错误的种植导致适得其反的效果发生。

4.4 确定合理的混交比例

在混交林营造的过程中,各种树木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所以对于不同的混交比例选择一定要有所注意,避免出现互相影响的情况,根据混交林的培养目的要求实现对相关树木比例的分配[5]。因此在混交比例的设定中,可以防止优秀的树种被过分排挤,同时还可以保障弱势树种的数量,有利于形成稳定的混交林,从而有利于确定混交比例时确保树种始终占据优势。在混交林营造的过程中,对于竞争力强的树种可以适当的减少种植,而对于竞争力较弱的树种,可以适当的增加种植。

4.5 通过抚育调整种间关系

当混交林种植后,应该根据混交林树木的情况,采取去弱留强、去劣留优、去密留疏的原则,从而有利于混交林树木的生长和管理。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树木进行补种换植、割灌修枝以及防病虫害等进行混交林抚育管理,对于抚育管理中,可以培养异林复层林,从而使种间关系维持到互相持有的状态,最终确保混交林的健康稳定性的发展。

4.6 充分利用科学技术降低营林成本

在混交林营造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提高现有的营林技术水平,避免使用传统的营林方式,采取高科技的技术方式,从而使整个营林过程在科学的管理方式下进行育种、栽植、施肥、杀虫等工作,使混交林实现最终的定量生产,提高混交林的种植效率。

5 结束语

在混交林营造的过程中,不同的树种在混交林中的配置方法不同,所以混交林营造的方法也不同,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以及树木的生长特性选择不同的混交林种植方式,使我国的混交林营造水平得到提高,有利于逐步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情况。

猜你喜欢

混交林营林树种
“China tendrá nuestro apoyo para ingresar al CPTPP”
基于GC-MS流苏树种子挥发性成分分析
关于提高造林质量及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的研究
树种的志向
树种的志向
关于营林前期准备及栽培技术研究
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探讨
试论营林绿化的重要性及营林绿化规划
新乡学院特有树种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