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古典诗词教学

2020-01-09安徽省桐城市卅铺中心小学黄爱国

天津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古典古诗词诗词

■安徽省桐城市卅铺中心小学 黄爱国

一、古典诗词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2019 年9 月份开始,新一批入学的中小学生已经迎来新版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此次教材改版,在换掉40%的课文的同时,文言文的比例大幅提升,相较于以前的人教版,整个小学阶段古诗文总数增幅高达80%,共选优秀古诗文124 篇,平均每个年级20 篇左右。古典诗词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其在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逐步提升,学生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了解、学习古典诗词,感受、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在多年的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语文交流活动中,我发现语文课堂上对于古典诗词的教学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现状,探讨其中的解决办法,从而更好地践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版)中所提出的“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一项要求。

二、小学语文课堂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

(一)教学侧重点把握不准

传统古典诗歌的教学,教师注重对诗歌进行逐词逐句的翻译,根据翻译的白话文要求学生进行背诵,侧重点在于翻译和背诵两点,这样做缺点有三:其一,人为割裂了古诗原文和译文,学生对诗歌原文的感悟甚少;其二,古典诗词的最大特点是言约义丰,换句话说,短小的语言中蕴含的意境是丰富而博大的,这些意境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并不是几句译文就能简单概括的,这样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想象力的发展;其三,侧重于翻译与背诵的课堂教学,使古典诗歌的美感荡然无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逐渐形成畏难情绪。

(二)教学方法单一

注重翻译与背诵的古诗词语文课堂教学,就如同古代的私塾教学,学生摇头晃脑地背诵却不求甚解。如果翻译的内容是教师事先准备好再传授给学生的,那么课堂教学仍然停留在“授人以鱼”的层面,当学生下次遇到新的诗词时,完全不知从哪里下手,如果遇到一个陌生的作者,就更显得手足无措。背诵的环节可以是多样化的,但如果背诵只是同学互相比赛速度的一场游戏,那么这场游戏策划无疑是失败的,获得第一名的学生并没有在背诵中获得除速度以外的任何东西,这样的课堂环节难免流于形式。

(三)学生与作者间存在较大的距离

我曾经在课堂上问过学生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最喜欢的诗人是谁?学生能够说出李白、杜甫的名字,但是再问为什么喜欢他们,学生便沉默下去,不知如何回答。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不仅要有师生之间的对话,还要有师生和作者之间的对话,在以往的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作品本身,就作品讲作品,而作品以外的背景知识、文化常识不去涉及,导致学生无法和作者进行隔空对话,进而不了解作者本人的生平经历,也就更谈不上对作者诗歌的热爱,这样无形当中拉开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

三、针对古典诗歌课堂教学现状的解决办法

(一)建构学生头脑中关于古典诗歌的完备体系,并适时强化

古典诗歌按照题材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战争诗、咏物抒怀诗、赠友送别诗、羁旅思乡诗、咏史怀古诗等等。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时,可以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作为同类题材进行比较阅读,帮助学生区分、感受李白和王维各自不同的诗风,但要注意主次分明;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这首诗时,可以将他的《春夜喜雨》作为补充材料,帮助学生全面认识杜甫的人格、情怀等等。

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做到的是构建学生头脑中关于诗歌知识的完备的体系,并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诗歌学习的总结。例如:在班级里开展相关的诗歌活动,让学生自己总结学过的送别诗或其他题材的诗歌,学生纷纷上台介绍自己了解的诗人,而这些对于诗人的了解,有的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的资料,有的是学生参加活动之前查阅相关资料得来的,这样不仅有利于适时总结有关诗歌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诗歌的兴趣。

(二)改变单一的“授受”教学方式

诗歌教学乃至整个语文课堂教学,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教师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模式,导致语文课堂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缓解课堂死气沉沉的气氛,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诗歌”二字之所以放在一起,是因为诗与歌原为一体,是文学与音乐的有机结合,那么我们在教学有关诗歌时,可以适当地加入吟唱环节,多媒体播放吟唱,鼓励学生吟唱,教师自己吟唱,这种方式不仅能将学生的心留在课堂,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背诵诗歌本身。古典诗歌本就言简义丰,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应该摆脱书本的禁锢,学生在预习的时候已经看过书本,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设置好相关问题,且层层深入,利用问题推进课堂教学环节,课堂不再是教师单一的讲授,而是抛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在理解诗歌这一层面上,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建构之后,可适当将主动权交给学生,聆听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

(三)介绍相关背景知识,拉近学生与诗人的距离

解读文学作品需要“知人论世”,进行诗歌教学同样如此。例如,在教杜甫的《春夜喜雨》时,首先要了解作者的生平,生平阅历影响着诗人的创作风格;其次是熟悉该诗的写作时代背景,只有对诗人进行全方位的“解剖”,才能使读者脑海中的诗人形象“立”起来。这些背景知识的传递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想要了解的诗人,自觉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后以讲故事的形式在班级进行交流,每位学生都有交流的机会,这就意味着每位学生都会去了解诗人,无形中拉近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只有读者和作者进行跨越时空对话,读者才会更好地和文本进行对话。

(四)举办古诗词朗诵大会

脱离了朗诵的背默无疑相当于死记硬背,在读中感悟作者的情感似乎成了空中楼阁,通常一节课下来,要么学生读诗不超过三遍,要么缺乏适当的点拨引导,导致课堂过于讲究“读”的形式,殊不知作者的情感可以通过反复朗诵来体悟,诗歌的美感也可以通过朗诵来感知。诗歌在吟诵时,韵脚若是开口音,情感一般比较外露、奔放,韵脚若是闭口音,情感相对比较压抑、内隐。例如,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的韵脚“闲”“厌”“山”,属于窄口洪音,给人一种冷漠、旷达的感受。所有这些,只有在朗诵时表达出来,才能再现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举办古诗词朗诵大会,能有效改变课堂教学形式,同时也能达到更好地体悟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目的,真正做到语文教学活动形式和内容上的升华。

(五)运用多媒体,创设课堂情境

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有关情境,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等方面的冲击,学生会不自觉地进入教师创设的课堂环境中去,从而较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此外,有了多媒体的支持,学生对时间和空间的依赖性大大降低,教师可以将古诗词教学扩展到课外教学,同时,还能将课外的素材融入课内,增强文学作品的现实性。

四、结语

学好古典诗词,培养文学素养,在小学阶段就应该打下基础。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猜你喜欢

古典古诗词诗词
踏青古诗词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怎样读古典诗词?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
古典乐可能是汪星人的最爱
古诗词中的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