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设问题,构建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

2020-01-09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怀斧小学李清河

天津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梯形三角形数学

■福建省晋江市内坑镇怀斧小学 李清河

在对小学阶段学生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时,课堂是否具有活力和生机的关键点在于教师在问题的运用和设计方面的能力,如果教师能够合理设计和运用问题,将会大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时必须对问题进行合理利用,提高课堂的整体活力和生机,让学生能够真正地参与到知识的学习当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逐渐掌握和形成学习的主要技能。

一、教师在课堂中设计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丰富学生在问题设计当中的参与度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必须重视学生在整个问题创设之中的参与程度,进而提高学生在问题创设当中经验的积累和体验。这也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合作交流、独立思考和实践操作的能力。学生数学经验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第一,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时养成在数学思辨当中的逻辑思考经验。第二,学生在数学这一科目的思考当中由教师引导之下感悟出一些技巧性的经验。第三,在书写联系当中割裂地操作性活动当中积累出来的直接性经验。第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分工和协作交流以及沟通积累所得的学习经验。

(二)在设计问题时讲求“度”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的“度”主要指的是教师在课堂当中进行知识的讲授时必须建立在目前学生具备的实践经验、思维能力以及知识能力的基础之上,必须符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让学生可以得到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两方面提高。

(三)引导学生自主创设问题,提高课程环境的活跃度

平等、民主和友善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教师在为学生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注意三个问题。问题的设计首先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让学生拥有可以进行深度研究的空间,学生在这一空间内能够使用自身所有的知识、技巧和经验进行问题的解决,让班级当中不同知识程度的学生都可以体会到数学给予的快乐。其次,教师必须善于激活学生在数学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适当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让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进行交汇,进一步提高学生在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提高其自信心。之后教师设计数学问题时,需要根据学生爱动手和动脑的特点,多让学生动手和动脑,激发学生自身内在的动机,在进行数学操作方面问题的研究时,多让学生独立思考,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二、多元化小学数学课堂中问题设计的具体策略

(一)巧妙设计问题,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以往教学中采取的填鸭式教育方式已经完全不能符合当代教育的要求,因此,在如今的小学数学课堂当中教师必须积极设计各类各样丰富的互动活动,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数学知识的教学。小学阶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必须对知识重点进行把握,进而设计出恰到好处的问题。此外,教师想要更好地采取问题的方式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激活,必须充分考虑问题的难易度。

例如,教师在教授梯形的面积计算这一知识点时,在教学时必须建立在学生对梯形特征有基本认识,且掌握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式,具备一定程度的空间观念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直接给学生一个梯形进行问题的设计,向学生提问如何以求三角形面积的方式将梯形转化成为已经学过的图形来进行面积的计算?学生在了解完问题后将会对其进行自主探究,学生将会认真进行梯形和三角形两种图像关系的思考,思考之后不难发现梯形能够分割成为两个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高÷2,梯形分割后的两个三角形面积计算方式为上/下底×高÷2,梯形的面积则为他们之间相加之和,进而可以推导出梯形面积公式为(上底+下底)×高÷2。

(二)合理进行问题的设计,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学内容主要是语言、文字、符号和图标,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采取问题的方式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问题,提高学生在思维活动的参与度,进而锻炼学生问题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设计出比较合理的问题,采取以问题为导向的方式让学生可以自己动手进行操作,经过个人的真实感受获得一定的心理体验,增强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采取直接的方式验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征,在提出该问题之后学生可以自己进行操作和验证,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准备不同长度的小木棒,让学生自由选择长度组成三角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进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

(三)设计开放性问题,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教学活动当中,问题是比较关键的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小学阶段的数学课堂当中,学生极容易走神,而教师采取提问的方式则可以让学生将自身的注意力放到教学活动当中。为了更好地提高问题在课堂之中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广阔的思考空间中进行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出比较具有挑战性和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分析和探究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的趣味性。

三、结语

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的问题设计时必须重视其质量,设计的问题要能够促进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理解方面的能力。当前,国内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教学依旧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问题有效性在课堂教学当中的重要性,提高备课整体质量,精心设计问题,让课堂提问能够成为学生和教师之间沟通和交流的纽带。如此,课堂提问不单单能够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率,还能够充分发挥课堂提问作用,真正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整体水平。

猜你喜欢

梯形三角形数学
玩转梯形
梯形达人
一类变延迟中立型微分方程梯形方法的渐近估计
三角形,不扭腰
梯形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画一画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