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名医验方调研的岭南医学区域性特色探讨
2020-01-09刘成丽
刘成丽,李 辉,饶 媛
1.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2.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深圳 515000) 3.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广东 广州 510006)
地域医学往往是区域文化的承载。岭南医学萌芽于远古岭南古人类的生活、生产、文化活动之中,是岭南文化积淀的产物[1]。验方作为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和研究的有效手段,最具中医特色,从某个意义上看,名家验方直接代表了地区中医药学发展的学术水平,验方的特色则直接体现地区中医药学的特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岭南名医,立足于本地实际,十分重视临床经验的总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岭南地区名老中医验方的整理与研究”项目整理出的1 009首验方,均为岭南地区名医治疗本地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经验总结,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医疗实践相结合的体现,彰显了独特的区域性特色。
1 因地制宜的本土化特色是岭南医学之根
岭南北倚五岭,南临海洋,形成了一个与中原地区天然阻隔的区域[2],与中原文化相比,岭南文化具有浓郁的本土区域化特色。岭南地区名中医在临证中,针对岭南的地理气候特点与民众体质,常从湿论治,喜用岭南当地之生草药防病治病,并以汤粥、凉茶等特有的药膳模式融入百姓生活,彰显了独特的本土化特色。
1.1地卑土薄,人多中湿湿邪为岭南六淫之首,岭南之湿一年四季均盛,岭南医家及群众常常称之为“湿气”,形象地突出了岭南湿邪的特点。岭南医家早就发现,“岭南地卑土薄,土薄则阳气易泄,人居其地,腠理汗出,气多上壅。地卑则潮湿特盛,晨夕昏雾,春夏淫雨,人多中湿……”[3]。岭南名医在临证中,常从湿论治本地常见病多发病。
如名老中医罗广荫观察到南方人之痹证,表现为肢体筋骨、肌肉、关节酸痛、麻木、重着、屈伸不利关节肿大的居多,而游走为主证者较少,实为湿邪所累居多[4]。自拟“土地骨方”为基本方,该方由二妙散合五苓散加减化裁而成,泄肾水而通关节,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
广东省名中医罗致强结合地域湿度大和当地饮食习惯偏于生冷凉润的特点,认为湿病的发生在岭南地区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并进一步提出:“因湿而成瘀,因瘀而患病,是岭南地区心血管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5]在治疗上抓住“湿”这一关键,总结出治疗心血管疾病湿瘀证的“化湿汤”。方中四君子汤健脾益气化湿,南药木棉花和土茵陈祛湿力强,枳壳理气行滞,泽泻淡渗利湿,从健脾化湿利水的角度,起到化湿祛瘀的效果。
岭南妇科学家李丽芸根据岭南气候、环境及人群体质特点不同,结合女性下生殖道的解剖特点,提出湿邪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的主要病邪[6],并可导致不孕,提出辨病辨证相结合,内外兼治以达调补脏腑、调理冲任、祛湿化浊、健固督带之效,为临床化湿助孕法开辟了新的治疗途径。
广东省名中医劳绍贤教授是脾胃学说研究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他认为现代社会生活环境、饮食结构、体质因素发生变化,饮食偏于厚味、心理压力偏大以及全球气温逐渐升高,加之岭南地区气候本身炎热、潮湿,人多“湿热质”,故临床脾胃湿热证较为常见[7]。故治疗时重在分解湿热,而长于调理脾胃,通达气机,运用清浊安中汤、清热化湿复方等清热化湿、理脾和胃,疗效确切。
1.2药膳食疗,寓于生活岭南人擅煲汤,爱饮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岭南名医常将补益、降火、祛湿等功效的药物或食物加入汤粥中或制成凉茶饮品,寓治疗于日常生活中,成为极具岭南特色的药膳食疗文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岭南名医验方调研中,有典型岭南特色的食疗验方有86首,占内服汤方(839首)的10%。食疗验方中常用的药物有:千斤拔、海底椰、五指毛桃、枸杞子、鸡血藤、土茯苓、百合、黄芪、怀山药、荔枝核、龙眼肉等。其中千斤拔为岭南草药,其味甘性平,功能益气健脾,用于调补,作用平缓,为补而不燥之品;且补中兼利,能益肝肾,强腰膝,舒筋络。广东省名老中医张阶平的“脚软方”即以千斤拔15 g,鸡血藤15 g,鸡脚四对(或猪脚及猪脚筋)煲汤服,治疗脚软效佳。岭南骨科名医何竹林“大力汤”,用千斤拔配五爪龙、狗脊、杜仲、土茯苓、牛大力各30 g煲排骨,经常饮用可治腰肌劳损,体力消耗过大者煎服可去劳倦。精于中草药研究的赵思兢治风湿心一方,用千斤拔、鸡血藤、五爪龙、牛大力和猪骨或猪心同煮,也可加适量米酒同煮,又可浸酒半斤,每服酒30 g,或将酒和猪心炖服。海底椰是南方夏季常见的汤料之一,有滋阴润肺、除燥清热、润肺止咳等作用。陶葆荪的“海底椰汤”用海底椰9 g煲瘦猪肉(或蜜枣),清而不寒,生津而不滋腻,用治慢性支气管炎久咳伤津,颇为见效。
制成代茶方也是岭南名医临证常用的方法之一,深受群众欢迎。如广东省名中医邱志楠教授在临床中发现岭南名药青天葵平喘之力胜似麻黄,镇咳之效强于款冬花,祛痰之力大于贝母,且有调理肺气之功[8]。邱教授将其与黄芩、百部、龙利叶、款冬花、巴戟天等药配合制成天龙茶,泡水服用,扶正祛邪,适用于急性支气管炎中后期或慢支急性发作者,对顽咳有佳效。广东省名中医李俊彪治疗水痘,在用基本方腊梅解毒汤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红萝卜60 g,竹叶卷心10 g,竹蔗30 g煮水当茶;后期加用马蹄60 g,竹蔗60 g,薏米30 g煮水当茶,疗效倍增。广东省名老中医何炎燊的代茶方,用桑寄生30 g,黑大豆50 g,大枣肉20 g每日水煎代茶,主治中风后手指麻木无力。方中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通经络;黑大豆活血祛风;大枣补脾和胃益气生津。看似平淡,而能肝肾阳明同治,味甘可口,和平实效。
岭南地区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多发,邓铁涛教授结合岭南人生活习俗,拟定一条适合冬春季节防病的凉茶组方——“预防甲流基本方”(主要成分为金银花、菊花、蒲公英、桑叶、白茅根、甘草等),此方既清热解毒又不会过于苦寒,轻清甘淡,无论体质如何,大致都合适。这六味中药配方已制成“邓老凉茶”植物饮料。
2 务实致用的科学精神是岭南医学发展的保障
古代岭南地区艰难的生存环境促使岭南人去探索如何利用现有条件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了岭南文化务实致用的精神品质。岭南地区名中医注重实效,不尚空谈,注重临床经验的总结,用药组方简、便、廉、验,立足于本地,体现了务实致用的科学精神。
2.1验方组成,简便实用岭南地区名中医内服验方中,药物组成少于3味的有52首。如赵思兢治疗痛经的“妇科血积块痛方”,仅由49片紫荆花叶组成。邓铁涛的“番石榴叶止泻汤”,只用新鲜番石榴树叶30片(干品15~30 g)。紫荆花叶和番石榴树叶在岭南地区随处可见,易得便廉。
岭南医家还善于应用食疗和外治法治病。本研究整理出外治方93首,约占总验方的10%。如罗广荫的“水肿验方”,由广东商陆60 g、白鹤藤30 g组成,水煎后用痰盂盛装,然后趁热熏坐,熏坐后即大量大小便,水肿随即消去。又如张阶平的“脱肛屡效方”将脚鱼头斩碎,瓦煅灰为末,用蕉叶成药托入,即效。再如杨志仁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疼痛,红肿腐烂成脓的“金银花甘草汤”,仅以金银花15 g、甘草6 g水煎,漱涤咽喉,简便实用。
2.2用药轻清,善用花类岭南地区的名老中医根据岭南人多病阴虚内热、湿热互结的特点,提出祛湿慎用辛燥,以免耗气伤阴;养阴慎用滋腻,须防助湿以碍脾胃;选药尽量采用当地常用药、季节药,以精、简、轻、便为特色;尤善以花入药,辛香疏散,醒脾祛湿,既能透邪外出,又能清热护阴,形成了独特的清热祛湿护阴法。如广东省名中医杨干潜总结其先师温病名家郭梅峰治疗高热的经验,认为六淫化火,多灼于阴,因而护阴清热乃为治疗发热症的主要根本大法。并结合广东特点,不宜滥用辛燥伤阴,挟风亦常只用苏梗轻解,以白薇代连翘之苦,以花类代薄荷之散,芳香透解,护阴惜液,慎防汗伤心液[9]。按此而立感冒方、梅峰温病方、小儿方等方。常用甘淡性平之南豆花以疏散风邪,并取其芳香醒脾去湿,达到芳香清解,甘淡平调的效果,尤适于儿科。其小儿方临证加减也多用花类,风热感冒加葛花、杭菊花,风寒加苏梗、茉莉花,寒咳加款冬花,热滞呕加葛花,风寒呕加川朴花,热滞加鸡蛋花,暑疖加银花[10]。又如省名老中医岑鹤龄擅长内科肝胆病的诊治,认为舒肝解郁药多带香燥,能伤肝阴,选用花类可使燥性减轻。常用素馨花、合欢花、厚朴花等代替辛燥的香附、枳实、青皮之属,自创丹芍三花汤以疏肝养阴解郁,治疗慢性肝炎效果颇佳[11]。
3 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是岭南医学的活力之源
由于岭南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使岭南文化常与中原文化等外来文化发生碰撞和交汇,从而形成一种开放兼容的文化心态。在人口南迁及海外医学涌入的过程中,岭南医家展现了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既传承了中原医学,又勇于汲取外来医学新知,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岭南医学。
3.1传承中原,发扬创新岭南地区名医学术渊源于传统中医药学。经初步统计,在精选的839首内服验方中,共130首是由经典成方化裁而来,占15.5%。如刘伟胜治疗风热咳嗽的经验方“清热宣肺汤”,即是在桑菊饮的基础上加鱼腥草、瓜蒌皮而成,以加强清热宣肺,化痰止咳的功效。又如梁剑波在《秘传外科方》复元通气散基础上,结合自己临床经验,化裁成“复元通气饮”[12],治疗乳腺增生症,效如桴鼓。
岭南医学虽与中原医学一脉相承,但民众体质与疾病谱有异于中原,因此岭南医家在继承中原医学理论的基础上,不套用中原的“常法”,因地制宜,灵活变通。正如《岭南卫生方》序曰:“比至岭南,见外方至者,病不虚曰,虽居民亦鲜有不病者。因思岭以外号炎方,又濒海,气常燠而地多湿,与中州异。气燠故阳常泄,而患不降;地湿故阳常盛,而患不升。业医者,苟不察粤地山川窍发之异,有以夺阴阳运历之变,而徒治以中州常法,鲜有不失者。”[13]如广东省名老中医李仲守临症极重养阴,虽推崇张介宾“形以阴言,实惟精血二字足以尽之”之说,但又不主张以熟地的滋腻养阴。他根据岭南病证多有湿浊兼夹的实际,临床多见“虚不受补”“实不任泻”的虚实兼夹之症,主张以甘寒清养为主,甘寒并用,既能胜热,又避免伤正[14]。他治疗热入血分的“凉血止血方”,即以黑栀子、丹皮苦寒泻火,麦冬、知母、赤芍、生地、玄参甘凉养阴,凉血止血。邓铁涛教授结合广东地处南方卑湿,有脾土易受困而聚湿生痰的特点,认为南方冠心病与北方冠心病患者以瘀为主略有不同,“临证观察,冠心病患者一般以心阳虚而兼痰浊者为多见,”[15]单纯以活血化瘀法治之疗效不佳,临证常用温胆汤加党参、丹参,效果突出,被同行推为邓氏温胆汤,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已将其作为常规用药。广东省名老中医杨志仁的“疏风清热汤”原是他父亲所从师的佛山喉科世医柯师母所传授,杨老在实践中体会到南方人的喉病,以热证与阴虚者较多[16],故在原方14味中,舍去辛温的当归尾、川芎、白芷,加入苦寒之黄芩、浙贝母清热燥湿,化痰散结,使适应证更广,取得更好的疗效。
在与内地医学文化的交流中,岭南医家敏锐地意识到,江浙名医创立的温病学说,与岭南的气候特点、常见病多发病相适应[17]。岭南名医继承温病学说而有所发展,认为与江浙一带不同,岭南炎热多湿的地理环境及人们体质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岭南热病的发生多兼湿[18]。如常见之外感风热病,往往热不易退或热退后仍觉沉重疲惫困乏,此为热虽去而湿未清之故,因湿性重浊粘腻,热与湿邪胶结难化,热随湿留,湿困而热难解。因此,岭南瘟病的倡导者刘仕昌提出,清热祛湿合用是治外感高热的关键[18]。如刘老的“湿热清”验方,选用清热而兼疏透之品的柴胡、青蒿等,加用微温之防风,辛温之苍耳子、藿香、秦艽通达上下,疏畅气机,使湿热胶结之邪逐渐通解分消。该方解表清里并举,辛凉辛温同用,祛湿止痛兼顾,尤其是清热祛湿合用,切中岭南热病兼湿的病机,故治疗外感高热每获速效。
3.2汇通中西,汲取新知岭南历来得风气之先,西方医学亦自广东传入。近代岭南出现了一批致力于中西汇通有志医家,如陈定泰、陈珍阁、朱沛文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岭南地区的名中医更是注意吸收西医之长,与中医学的辨证论治互参,强调专方专药治病,使中医中药治疗更有针对性,提高了临床疗效。据不完全统计,所收内服汤方中,直接用西医病名为验方的有437首,约占52%。
如黄省三针对当时爆发的流感疫情,根据西医学的传染病学知识,结合传统中医学的辨证论治,制定了“流行性感冒实验新疗法”[19]三型五方:无并发症之单纯型流行性感冒,用“黄氏流行性感冒有效汤方”;有并发症之单纯型流行性感冒,用“黄氏黄芩竹叶汤方”;肺炎型流行性感冒,用“黄氏玄参竹叶汤方”;肺炎型流行性感冒重症者,心脏衰弱,加用“黄氏强心有效汤”;流行性感冒有咳嗽症状,或热退后咳嗽仍不止者,用“黄氏贝母紫菀汤方”。黄氏治流感系列方成为岭南地区防治流行性感染性发热性传染病特色疗法之一。
4 小结
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岭南地区名中医验方的调查和整理研究,发现岭南名医在辨治当地疾病的过程中,深受岭南文化的影响,体现了岭南传统中医学典型的本土化特色、科学的务实精神和兼容的开放态度。正是由于具有这些特色,才使得岭南医学后起而勃发,成为全国中医氛围最浓厚的地区之一。岭南医学要发展,就应着重弘扬岭南医学本土化特色,大力倡导岭南医学中的科学务实精神,发扬开放兼容的“杂交”优势。岭南医学具有较强的人文特色和广泛的社会基础,必将蓬勃发展,大放异彩。正如国医大师邓铁涛所言:“中华文化黄河发源,长江发展,珠江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