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童话活动中发展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研究

2020-01-09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幼儿园

天津教育 2020年35期
关键词:同伴童话内容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幼儿园 俞 霞

一、当前童话活动中同伴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中的童话活动特指以童话为载体衍生出的系列活动,包括童话欣赏活动、童话讲述活动和童话表演活动。幼儿通过参与童话活动,促进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通过观察发现,当前童话活动中同伴交往方面主要问题:

(一)教师指导评价粗浅,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部分教师认为童话的价值主要在于促进幼儿语言和艺术领域的发展,通过讲述童话、表演童话提高其表达能力、表演能力,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并没有关注到童话活动对于幼儿社会交往的意义,更没有发现“从童话故事中我们能了解到更多的关于人类内心问题的信息,更多的正确解决他们在任何社会中的困境的办法。”其童话教育理念有待更新。

(二)内容选择随机,幼儿缺乏同伴交往认知

若是教师讲述童话,教师则经常在班级图书区随意拿出一本童话故事进行讲述,仅把它当成过渡环节、让幼儿安静的手段,或是空余时间的消遣,既没有考虑童话的内容是否对幼儿发展同伴交往能力具有价值,又缺乏完整性、计划性、连贯性。虽然幼儿对于教师所讲的童话有较强的兴趣,但其内容并没有考虑他们对同伴交往认知的需要,幼儿经验的发展是断裂的。

(三)组织形式单一,幼儿缺少同伴交往机会

部分教师组织的童话活动形式单一,如欣赏活动中仅为教师讲幼儿听,讲述活动便是幼儿轮流讲故事,表演活动也仅重视表演技能的训练。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缺乏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在童话活动中发展大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支持策略

(一)更新教师活动理念,科学设计活动目标

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全面把握童话活动的价值,意识到培养同伴交往能力、树立科学活动理念的必要性。

首先要明确整体的发展目标,不以知识技能的习得为主要目的,而是培养幼儿对童话的感受与欣赏、理解与表达,养成乐于合作、自信大方等优秀品质。在设计具体的活动目标时,也要精准把握每个活动幼儿在同伴交往方面可能有的发展点,多为幼儿创造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丰富同伴交往的经验。

(二)基于幼儿兴趣经验,合理选择活动内容

在内容选择方面,要改变基于教师经验的传统模式,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的、满足幼儿兴趣和需要的童话内容。以幼儿感兴趣的童话为切入点,不断生成、调整活动方式,促进其新经验的生长与发展,这正是杜威所说的“经验在交互中得到连续的发展。”除了倾听幼儿的心声,教师要同时兼顾内容与同伴交往的关系,因为和同伴交往有关的童话内容可以提升幼儿的交往认知。如《丑小鸭》可以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重要性和如何获得友谊的技巧,《夏洛的网》可以通过小猪和蜘蛛的故事让幼儿探讨友谊与生命。在选择具体的童话内容时,教师首先可用“好朋友”的话题引入,引导幼儿发现同伴的重要性,并用倡议书、调查表等方式,让幼儿记录下自己最喜欢的童话。最后,教师综合考虑幼儿喜好和童话内容,确定活动内容。

(三)观察幼儿行为表现,灵活设计活动形式

我们可以基于幼儿的行为表现,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童话活动,如小组欣赏、混龄讲述、同伴表演等,丰富幼儿同伴交往的机会,让幼儿在真实的交往中体验争吵的难过、理解协商的意义、学习交往的策略,从而提高其同伴交往能力,继而达到社会性发展。

1.童话欣赏活动

在依据幼儿兴趣和需要选定活动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和幼儿一起欣赏该童话,在欣赏过程渗透关心、帮助等亲社会行为。如在欣赏《七色花》的过程中,教师可带幼儿梳理珍妮是如何使用七色花的前6片和最后一片花瓣的,通过了解珍妮行为、体会珍妮前后心情的变化让幼儿理解友谊的珍贵和帮助同伴的重要性。对于篇幅较长的童话,教师可以采用“童话连载”模式,利用每天餐后、睡前等过渡时间和幼儿一起欣赏,并组织幼儿讨论书中关于同伴交往的经典语句。

2.童话讲述活动

在童话讲述活动中,教师可以大胆尝试让幼儿自主选择多样化的讲述形式,可以采用先主动、后轮流的策略,给予每位幼儿展示、交流的机会,让所有的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活动中。同时,对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组织不同的分享形式。如对于不愿主动上台的幼儿,与其逼迫或听之任之,不如寻求家长帮助,让家长陪幼儿一起讲述童话,增强其自信和勇气。对于主动大方、自信满满的幼儿,则可以为他们创造更大的舞台,让他们去平行班级、去弟弟妹妹班级介绍自己最爱的童话,让他们在跨班分享的过程中扩大交往范围、增加积极的同伴交往体验。在幼儿对童话讲述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之后,幼儿还可以开展“童话大王”活动,让愿意的幼儿轮流讲述童话,一起来当“童话大王”。在内容选择上,既可以是班级当下欣赏的,也可以是幼儿自己感兴趣的,以提高幼儿参与讲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童话表演活动

在经历了听童话、分享童话后,我们可以尝试让幼儿在童话表演活动中,包括角色分配、道具制作、正式演出等环节自主分组合作,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在角色分配时,同伴协商分配角色;在制作道具时,同伴合作使用材料;在童话表演时,同伴互助演出剧本。教师不以书面语言能力、表演技能作为评价标准,而是关注幼儿交往中的体验和榜样,发现幼儿的闪光点,鼓励合作、协商、分享等亲社会行为。如在《三只小猪》的表演中,当幼儿出现争抢角色的行为时,教师并没有立刻干预,而是在一旁密切观察,给予幼儿充分体验争抢带来的影响。接着,教师发现有幼儿想到了“猜拳”解决,于是在评价时做了鼓励和强化。

猜你喜欢

同伴童话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专题·同伴互助学习
寻找失散的同伴
童话镇
嘿,这欢乐的日子!
秋天的童话
午夜童话镇
主要内容
相约钓鱼身亡 同伴应否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