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书法课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研究

2020-01-09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肖玉龙

天津教育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人文书法美的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教育局 肖玉龙

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巨大的文化魅力。但在现在的书法教育中,不管是学校课堂教学还是校外书法培训机构,教师对书法的教授,很大程度上只停留在书法的实用功能,单纯把书法作为一种书写技能,以技法教育为主,忽视了书法的审美功能,忽视了它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缺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让我们的中华瑰宝少了一份儒雅之气。我曾在中小学书法教育的成果展览中和培训机构的检查中抽问了一些学生,问他们学习书法你觉得有趣吗?学生当中有百分之五十的回答:没去,有百分之二十的回答:不知道,再问为什么要学习书法这个话题时,有百分之七十五说是爸爸妈妈让我来学的,或者是因为我的字写得不好看。这样的书法教育即不利于学生书法审美观的形成,也让学生对文字魅力产生枯燥,缺乏培养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对此,我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有效地进行积极的实验研究,用书法艺术的结字、线条、布局等美感的实践教学,寻找提升学生人文知识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的有效途径,感受书法家书写、创作时的精气神,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渗透地域人文情怀,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学习书法是源于父母的意愿,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为了转变学生“要我学”的观念,我在课堂中渗透地域人文情怀,引导学生了解自我与发展潜能,例如邀请国学书院教师以及本地有名的书法家一起与学生谈论古诗、词,创作和临摹书法的场景和意境,模拟诗人吟诗舞剑、醉酒当歌、挥毫泼墨时的情怀。比如张芝临池学书、王羲之磨穿铁砚、怀素的血液求教等典故吸引学生。如岳飞是民族英雄,他书写的《满江红》字里行间充分表现出精忠报国的豪情壮志和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唐代书法家柳公权性情耿直,书法也骨力遒劲,被称为颜筋柳骨。运笔在心,心正则笔正,利用中华民族的内在文化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创作灵感,扭转学生被学习的局面,让学生从故事中懂得学习书法的意义和作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倡导文化,提高学生品书、鉴赏能力

书法教学中,要着力将诗书画结合,引导学生通过画面欣赏书法,通过诗文欣赏书法,领悟书法意境,让学生逐步了解何为品书,懂得读书破万卷的道理。书法的美,是书写者心灵的流露,是对人生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所特有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品书、鉴赏能力的学习兴趣,我倡导品书文化,如曹操把钟繇的书法作品定避而玩之,细细揣摩了三天;王羲之的《兰亭序》之所以可以独步天下,这除了王羲之有着深厚的书法功底外,还有着优美的诗句。宋代的著名书法家都是文学家、大诗人,如苏东坡的寒食诗、黄谷山的松风阁诗、米蒂的茹溪诗等将优美的诗文与书法融为一体,诗文熔铸才情,书法散发一曲显得更美,通过品书文化的熏陶,激励学生感受中华书法的魅力所在。在不同水平的书法作品中找出美的线条、美的结字姿态、美的章法布局、美的气韵美以及美的节奏,从而形成丰富美的形式,风格独特,提高学生的品书、鉴赏能力。

三、互助交流,促进人文素养与技法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书法的综合能力,我经常让学生通过网络多媒体、中国书法杂志等找典故名作的历史背景,体会文人墨客的思想情怀,学生在分享书法艺术的同时相互交流,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学会与他人沟通。王羲之的《兰亭序》在唐初如此盛行,有的飘若浮云,有的矫若惊龙,这不正是春江花月夜那种跌宕起伏的艺术形式吗?此外,我认为有效的评价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是一个观念问题。东山明先生曾说,会夸奖的人才是会教育的人。在点评中,不应评价学生作品的对与错,而是要根据学生实际水平能力的强弱给予肯定,给予表扬,在多元化的教育评价中,使其书写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这样,学生在思维上就没有任何拘束和限制,他们才能积极参与书法技能练习,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书法的效果就更好,教育作用就更大,这样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修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四、生命化课堂建设,培养学生书写能力

目前,各学校由于位于城乡衔接点和流动人口增加,初中班级学生人数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进程,如何破解这些制约发展的瓶颈,笔者通过几年来的摸索和探索,探寻让书法课堂向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不断改革课堂教学的设计,提高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多元智能的发展,在书法生命化课堂教学模式中,探讨以下几种教学模式:

1.观察能力的培养。书法教育要求学生具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孙过庭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例如:指导学生学习颜真卿《勤礼碑》。加强横细竖粗、撇如柳枝、捺入踢腿等特点的示范,并强调三不写记,不坐端正不写字,不看清楚不写字,笔拿不正不写字,除了笔画的特点外,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所临摹的字点、体态走法,行与行之间以及字与行之间的关系,观察不同的字体中笔画的变化。训练久了,学生品帖、临帖的能力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2.想象能力的培养。古人运用天地山川草木禽兽来形容书法的形式,我指导学生欣赏书法妙品时,往往会引起强烈的共鸣和无限的遐想,有的作品使人想到万里无云,有的作品使人想到细水长流,有的令人想到草原上骏马奔腾,总之,自然界一切具有动态的事物,如舒展的花瓣,柔软多姿的垂柳,长空中搏击的雄鹰,大地上曲折奔腾的河流以及人的歌舞等都能与书法中的神情、意境联系起来,所以书法教学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使学生想象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3.创作能力的培养。学书法从临帖入手,最终达到创作独具风格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我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先专而后博,有所擅长和精通,再求发展创造,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一气呵成,作品自然彰显了个人特色,才能得到观赏者的好评。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书法技能,还内化了学生的心理品质,从而塑造了更健康、更阳光的自我。

总之,立足书法课堂教学,提升中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通过调查、理论分析和实践探索,利用有效的生命课堂及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实践与渗透,循序渐进地润泽学生人格,为学生营造一个传统文化的氛围,使学生在不同的学段有步骤地掌握书法的知识技能,发展对书法的感知、欣赏、表现、创造的能力,对提升学生文化艺术素养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人文书法美的
人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书法欣赏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