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病虫害防治的问题及防治技术研究
2020-01-09程灏
程灏
(山西省太谷县林业局 山西晋中 030800)
林业建设发展不但能够提高生态效益,同时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生态建设中,林业生产发挥着积极作用,为环境保护提供重要保障。从近年林业种植来看,病虫害是影响林业正常成长的重要因素,不但影响到林业生产质量,还为种植户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整个林业的经济效益。虽然我国林业建设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与发展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病虫害防治工作更是有待加强。因此,探讨病虫害防治对提高林业建设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1 林业病虫害防治的作用
一直以来,病虫害防治都是林业种植的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种植效果,其作用不言而喻。总体而言,林业病虫害防治作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提高育苗成活率
在林业种植过程中,育苗成活率直接影响到种植效率。森林植被不但能够改善土壤流失,还可丰富资源,为动物提供栖息场地,同时还能够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提高树木成活率,提高种植面积。而且幼苗是树木生长过程中,极易发生病虫害时段,只有严格控制病虫害出现,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出病虫害影响,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1.2 改善生态环境
在病虫害防治时,关键因素就是要保障自然生态环境,采取无害、合理及科学的方式进行防治,才能真正符合打造绿色环保的林业理念。采用有效防治措施,不但能够降低病虫害对环境的危害范围,还可提高林木生存率,其生态环境价值极高。而且有效防治病虫害,还可确保植被不被破坏,建立自然生态环境。
2 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
病虫害防治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自然也是相关人士高度重视的问题,因此比较重视这方面工作。但是从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来看,在防治过程中还存在一定问题,其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2.1 监测水平有待提高
从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林业经济始终处于落后,经济基础不强,而且重视度不高,导致林业发展所需资金、科技及技术等各方面投入较少。在林业病虫害监测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种影响因素,导致监测效果不佳。因为各级领导不重视,导致监测人员工作积极性不强,监测水平不高,这是大多数林业企业的通病。因为监测与预报效果不佳,病虫害在爆发初期没有得到控制,虽然危害程度并不大,但是待危害程度较大时,控制难度必然增大。只要前期控制不及时,后期防治难度不但提高,还会为林业发展造成损失。
2.2 不重视防治工作
从防治现状来看,无论是领导还是工作人员都没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也没有意识到防治不及时造成的后果,对这项工作不重视,这就成为影响病虫害防治的重要因素。从林业企业现状来看,比较重视林业的生产与经营上,重视短期内有种植多少树木,绿化面积达到多少;自然资金与技术都朝着生产与经营上倾斜,导致病虫害防治被忽视,技术落后,资金缺乏都让这项工作难以开展。同时,因相关人员不重视防治工作,自然防治意识不高,发生病虫害时未及时有效防治,必然会影响到林业种植工作。
2.3 防治技术水平低
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中,科技技术直接影响到生产力水平。从我国林业生产现状来看,生产水平始终提不高,就是因为病虫害防治工作不到位,必然会影响到生产力。防治水平不高,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科技水平较低,无法有效解决问题。比如采用传统模式喷洒药物,难度大,效果低;因缺乏高水平防治技术,必定无法确保防治治理,常常是防治后表面看达到效果,但是不久后病虫害又会重新出现,而且势头更加凶猛。从病虫害防治现状来看,防治中主要弱点就是缺乏先进防治技术,自然就无法达到防治效果。
2.4 创新思维不足
从病虫害防治现状来看,因资金和技术不到位,防治中所用技术依然以传统方式为主,防治方法并未得到改革与创新。因此,在防治过程中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可谓是老问题还没有解决新问题又不断出现,采用传统方法根本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必定会影响到病虫害防治效果。因此防治时,应不断提倡创新意识,通过创新及时解决存在问题,这样才能让林业病虫害防治得到飞跃式发展。
3 加强病虫害防治措施
从林业病虫害防治现状来看,因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必定对林业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因此,结合林业发展实况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3.1 提高重视程度
对任何工作而言,思想决定态度,而态度决定行为。因人们还没有真正意识到病虫害防治的意义,认识上存在极大缺陷,因此提高重视程度是首要因素。因此,各级政府与社会都必须要认识到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要提高其防治意识,加强防治工作人员的管控和要求,提高相关人员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同时,工作人员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出有效防治措施,尽可能把病虫害的危害降到最低。事实上,防治工作需要全员参与,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引起人们关注与重视这项工作,全员参与才能真正提高防治效果。
3.2 加强监测工作
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而言,必须要将监测作为首要因素。因此,全社会都必须要提高对病虫害监测的重要性,采用高科技技术全面监测,要及时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发现林区中出现病虫害,就必须要跟踪监测,并结合监测情况进行治理,必须要采取措施切断传播源头。只有真正切断源头,才能够彻底把病虫害消灭掉。而且加强监测,还能够及时观察病虫害变化的动态情况,要针对情况及时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将这些分析结果作为制定防止措施的依据,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
3.3 增加资金投入
资金是落实防治工作的保障,只要资金到位才能让各要素运转起来。林业企业必须要多渠道筹集资金,还要将这些资金运用到建设中。在资金筹集过程中,应该由地方为主,国家应结合实际情况适当补助,只有双管齐下才能逐渐提高资金投入力度。而且在资金划拨中,不能够混为一体,应该将病虫害防治所需作为专项资金,应落实专款专用制度,必须将这些资金用于病虫害防治中。针对资金使用,还必须要跟踪检查与专项审计制度,严格防范有人挪用转款,随意侵占这笔防治经费。
3.4 增大科技投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量投入有利快速提高林业生产力水平。
首先,必须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生态林业,将病虫害防治作为长抓工作,要贯穿到整个林业生产全阶段,毫不松懈。
其次,严禁防治过程中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农药,尤其是化学农药更不能随便使用。因结合实际情况,大力采用微生物农药。
最后,加大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推广与科研开发,探讨新的防治技术,积极推广飞机防治技术与喷雾喷粉机、系列喷烟机等各种新药械,采用诱虫灯、引诱剂等各种监测技术,综合运用防治技术,确保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5 加强创新思维
要提供防治效果,必须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工作人员必须要敢于创新,敢于突破,工作中要推陈出新。通过创新,才能真正提高病虫害的防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