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的策略分析
2020-01-09张悦炀邵立郡
张悦炀 邵立郡
(桓仁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本溪 117200)
森林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丰富的森林资源为我国国民生活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对于建设“美丽中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森林不仅可以产生大量负氧离子,净化空气,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还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但目前人们对森林资源重要性的意识程度依旧不够,乱砍滥伐事件时有发生。因此,确保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对当前森林资源的管护是十分有必要的,同时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有力的保障具有重要作用。
1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的意义
1.1 控制森林消耗量
森林资源管护的主要目的在于制止滥砍乱伐等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发生,有效的减少森林资源的消耗量,确保林木的正常生长,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中国作为木材消耗大国,一直以来木材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对林木资源的高需求,始终威胁着我国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天然成熟林濒临枯竭的境地,中龄林也已经被提前砍伐,森林的可用资源已经无法满足我国发展的需求。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护,确保林木的正常生长,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控制森林的消耗。
1.2 保护森林生物和景观
森林是动植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森林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种资源。但近年来由于滥砍乱发、森林火灾等事件的发生,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动植物种类和数量锐减。所以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保护动植物家园,是保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措施。同时,高质量的森林资源还可以带给人们巨大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森林氧吧”深受人们的喜爱和青睐,吸引了不少游人体验。因此,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不仅能够保护动植物更好繁衍,还可以为森林景观旅游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1]。
1.3 防治森林灾害
近年来森林火灾、气象灾害和病虫灾害频频发生。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不仅能够对一些病虫害进行提前的检测和预防,还能针对具有破坏性的森林火灾,建立及时的火警预报系统,建设防火的工程,从而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管护工作的加强,能够将自然灾害对森林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化程度。与此同时,合理的安排林木采伐,使得林木实现有效生产,还可以起到防沙固土的作用,避免山洪的爆发。
2 加强森林资源管护的有效策略
2.1 加大管护宣传力度
对于森林资源的管护,当前人们尚未形成良好的认知和保护意识。换言之,当前许多国人都还没有认识到森林资源的重要性,这也是导致滥砍乱伐等一系列违法行为频发的原因之一。这些违法行为的发生,对我国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和阻碍。因此,各地林业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森林资源管护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强人们对森林保护的思想观念。通过播放保护森林的公益宣传片、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等措施来增强人们保护森林的意识,在思想根本上解决乱砍滥伐问题[2]。通过有效的宣传,充分激发起人们对森林保护的自觉性、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上下一心的管控格局。
2.2 加大科技技术和人才投入力度
在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中,我国各地区大部分还处在传统的人防人管阶段。高新科技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为森林资源管护带来极大便捷,也可促进森林资源管护系统化、整体化、规范化。由于我国森林的占地面积较大,林木的分布范围较广,个别地区山高水远、地形险峻,这无疑为传统护林管护工作带来巨大难度。因此,扩大高新监管科技手段在森林管护方面的应用可大幅下降森林资源管护难度,例如无人机巡航、监控指挥设备普及等方式,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管护远程监控指挥调度,使得相关违法行为或森林灾害发生实现更有针对性、时效性处置。同时,打造出一支专业化的人才团队,实现科技手段发挥最大效能,提高精准防护,同样对提高森林资源管护效能更加具有实际意义[3]。
2.3 健全森林管护机制
要想真正落实对森林资源的管护,就要不断健全森林管护机制。生态、防火、病虫害等方面,都要制定明确的标准。首先,要对森林资源进行科学的经营和管理,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利益的最大化。森林物种丰富,很多森林资源中都含有珍贵的树种,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构建良好的生态安全体系,对天然林、水源林、自然保护区进行重点的管护。其次,要实施裙房群管方式,发动人民群众共同监督,拟定责任巡护制度、护林检查制度等[4]。要将森林资源的保护责任明确到具体的单位和个人,合理的划分负责的区域和管护内容,充分落实工作人员责任,明确分工,确保森林资源管护工作顺利实施。
2.4 加强管护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对于森林管护水平起到决定性作用,完善的设施设备才能更好的对森林资源实施管护[5]。各地林业主管部门应根据当地的森林资源保护情况,拟定相对应的财务计划,保障用于森林资源管护的资金到位且充足。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比如建立瞭望台、修建防火线、防火林、维修林区的公路等等,为森林资源有效保护提供坚实基础。并且要对管控人员进行资金投入,结合当地的人均收入标准,给予管护人员合理的工资待遇,从而保证森林管护工作的有效进行。其次,为管护人员配置巡逻车、水车、喷洒农药的机具等等,从而有效进行管护工作,当火灾等灾害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治理,减少损失,更好的保护好森林资源。
2.5 深化封山育林
为了更加有针对性的管护森林资源,可以对一些树木生长比较缓慢的地区,以及植被比较稀少的林区,深化封山育林,巩固封山育林成果,分时间段对林区进行封闭保护[6]。要将封闭的时间及区域告知当地的民居,严格规范其采伐行为,并禁止无关人员入内。同时,森林的封闭区域一定要有醒目的提醒标识,每天派专人巡查,对于在此阶段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严厉的处治,形成震慑,确保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直到植被真正恢复,实现对森林资源的有效培育。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森林资源的管护,不仅能够维护生态的平衡,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森林资源的有效管护,采取合理科学的保护措施和手段,来保证林木的正常生长,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动植物更好的生长,为森林景观旅游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尽可能的控制森林的消耗,最大程度上保护好森林资源,真正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