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地养护存在的问题及提升管理水平的对策
2020-01-09梁建法
梁建法
(杭州鸿志园林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1100)
0 引言
所谓公园绿地,主要是指具备公园作用和性质的绿地称呼,其属于有着独立性特征并且对公众开放的绿地。在社会经济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公园绿地作为人们休息娱乐的场所,本身产生的作用是极高的。所以,采取何种方式来强化公园绿地创新力度,提升服务效率是面临的首要问题。
1 对于公园绿地管理期间各项问题的分析
在最近几年中,虽然绿地管理工作的养护水平、管理效率等均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可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绿地管理水平和各项行业之间的水平相比较来看还有着明显的差别。
(1)没有制定健全完善的体系和规范性的考核标准。受不健全绿化管理制度的影响,使得平时的管理工作得不到良好的约束,问题频繁出现,具体表现为没有制定清晰的任务目标,管理效果难以发挥出来,后期工作得不到良好开展。而且单位内部也没有依照公园绿地实际情况而引进与之相符的考核形式,普通绿地和公园绿地没有进行分级考核。从中看出,该项类型的考核在公园绿地监管期间产生的效果不高,不利于确保绿地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2)投入的养护费用较少。在公园绿化工作开展期间,相关人员依旧是秉承以往单一的理念,比如过度重视建设而忽视管理,或者是因为绿地养护资源属于开发区域自身筹集的资金,经费缺失。
(3)硬质景观长年没有得到维修。伴随着时间的发展,公园绿地中的硬质景观日益老化,有待进一步维修,具体表现为陶土砖掉落以及金属漆面生锈等方面,有的公园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改进,比如运动器械老化严重,座椅遭到损害等。这些问题长时间没有得到解决的话,后期必定会产生较高的安全隐患。
2 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针对于上述绿地管理期间存在的各项问题,产生的原因表现在以下几点:
(1)制度管理方面:因为单位考核体系不健全,过于形式化,因为以同一项标准考核不同级的绿地,无差别化考核。考核期间各项部门没有积极参与进去,导致检查形式比较单一,当要求整改以后,也没有认真对待。
(2)职能监督方面:行业监督管理不严格,没有将业主的职能体现出来,管理力度较弱。绿化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是监督,可是因为养护资金落实不在财政方面,因此行业主管部门难以全方面进行管理,落实的联动体系只可以起到指导效果。有的建设单位没有成立专业性的绿化管理机构,绿化管理水平处于较低的状态。
(3)经费管理方面:要想和游客的服务意识以及需求相一致,除了实施精细化的养护工作之外,还必须遵循人性化的基本管理原则。可是从实际情况来看,绿化养护费用少之又少,这是因为除了强化绿化养护力度之外,还必须实施服务管理作业,具体涉及到了安全检验、服务咨询等。可是此项工作还面临着经费问题。
(4)理念方面:相关人员并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一昧的觉得所谓公园绿地管理养护,其实就是绿化方面的养护工作,所以根本没有加大对园林景观的维护修缮力度。对于绿化期间的设施陈旧现象,也没有落实规范性的维修资金计划意识,导致费用不充足。
3 提升公园绿地养护管理水平的主要对策
要想抑制各项问题的出现,达到公园绿地管理水平和服务效果提升的目的,就应当全面落实基本职责,制定出完善的管理对策。
3.1 制定健全的公园绿化管理体系
(1)制定健全的管理体系:要想更好的对公园绿地进行管理,提升绿地管理水平,就应当制定健全的体系,组织专业人员来检验制度执行情况,加大改进力度,明确存在的各项问题,以此实现优化的目的。
(2)做好人性化管理工作:除了实施绿化养护以外,还需要将绿地内包含的各项设备、安全提醒等要点放在平时考核环节中,和绿化检查体系相互联系到一起,以此将公园绿地管理的人性化体现出来。
(3)落实行业和业主联动考核:依照行业管理提出的高要求,做好和绿化管理职能部门以及业主方的联动工作,定期检验绿地情况,组织人员共同讨论和学习。
(4)实行公园绿地和公建绿地的差别化考核:考核是判断绿化养护质量的主要方式,而制定健全完善的公园管理考核体系是很有必要的。从公园绿地实际开展情况来看,相关人员应当制定出完善的考核准则,从绿化景观养护、设施设备维护和安全文明管理以及服务功能等方面入手开展有关的考核工作,落实差别化管理,以此达到稳定开展的目的。
3.2 将公园绿化规划设计和建设以及养护管理环节相互联系起来
在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对生态景观进行合理规划,将空间的功能全面体现出来。在选取植物物种的过程中,必须选择本地乡土植物,做好各项园林植物构建生态群落景观的研究工作,将信息反馈给设计人员,保持规划设计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这样一来,既能够将景观特征有效体现出来、优化环境,还可以减少成本输出,为养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3.3 减少园林公园绿化养护成本
为了更好的开展园林绿化养护工作,应当对资金进行合理调整,提升资金利用率。当前阶段,因为绿化工程所需要的资金数量比较多,这就要求绿化部门制定出专项资金使用计划,将经济效益发挥到最高,而采取何种方式来应用专项资金是各项部门面临的重点问题,政府财政资金输入是确保公园设施稳定运行的关键,当完成公园绿地建设工作以后,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实施日常考核工作,然后由行业进行托管,财政年度加以补贴,或者是依照行业主管部门结合建设单位要求来提升公园养护费用标准。其次,节省绿化养护输出除了能够优化资金使用率之外,还有利于促使园林绿化养护工作稳定运行,从中看出,园林绿化未来发展趋势是朝着低成本节约型园林迈进。所以,在城市园林公园养护期间应当减少成本输出,为园林养护构建良好的循环行为,制定完善的方案,呈现出极高的养护效果,从而为园林建设提供优质服务。
3.4 加大宣传监管力度
加大日常巡查力度,禁止出现偷到和踩坏树木花草的行为,有效的保护植物,遵循执法必严和违法必究的基本原则,全面打击违规行为,比如随意修剪和砍伐以及占用绿地等现象。其次,不定期通报违法案件,加大舆论监督管理力度,借助各项网络平台来宣传有关于的绿化知识,多加呼吁市民关爱绿化,多关心绿化,构建良好的绿化氛围。
3.5 创新养护管理模式
(1)累积丰富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找寻新型的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形式,遵循走出去和请进来的理念来引进新的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开辟出新的绿化管理道路。
(2)落实竞争体系,健全绿地养管公开向社会招投标的基本体系,保持招投标的公平公正以及合理性,以免出现低价中标现象,使得费用不足而导致绿地管理质量降低。
4 结语
公园绿地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其对于公园服务和创新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强化公园养护力度,全面监管绿地,及时探究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完善对策,将公园绿地服务效果发挥到最高。